刘占坡
- 作品数:28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汶川8.0级大震孕育的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被引量:1
- 2008年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了8.0级地震,震源深度H=14km,地震烈度达到Ⅺ度。其强度和烈度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那么,8.0级大震为什么会发生在四川西北部阿坝州的汶川地区呢?本文拟从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的角度来探讨汶川8.0级大震的深部介质结构孕震环境。板内地震通常发生在大陆地壳内,
- 毛桐恩刘占坡姚家榴
- 关键词:结构特征壳-幔岩石圈地震烈度唐山大地震震源深度
- 大华北岩石圈块体的区域构造变形及动力学过程
- 岩石圈体的区域构造变形可以通过岩石圈块体的壳-幔组合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所谓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是指现今大陆地壳厚度(C)、上地幔顶盖层(即岩石圈地幔)厚度(D)、岩石圈厚度(L)3个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组合关系,用一...
- 毛桐恩姚家榴刘占坡
- 关键词:动力学
- 中国南北地震带岩石层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效应被引量:1
- 1998年
- 根据前人和作者最新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在计算机上完成了中国南北地震带1°×1°岩石层壳-幔结构比值R分布图的编绘;并根据该图研究了南北地震带的岩石层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大地热流分布、壳内高导低速层分布之间的联系;对地震活动等构造效应问题进行了讨论.
- 毛桐恩刘占坡徐常芳张洪魁余素荣雷孟京
- 关键词:岩石层地震带结构特征
- 1949年库车7(1/4)级地震的地震构造条件
- 1 区域地质构造发育概况库车大震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天山交接地带,大地构造属于塔里木古板块和天山古生代大陆增生带或大陆边缘造山带。其构造演化可分为前震旦纪和古生代洋—陆转化、碰撞缝合及中—新生代陆内构造发育两大阶段。第一阶...
- 徐杰周本刚杨晓平周庆陈国光冉洪流刘占坡
- 关键词:地震构造
- 文献传递
- 中国南北构造带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效应
- 中国大陆中部有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地貌分界线,它同时又是中国东西部大地构造的过渡带,所以,地球科学家称其为中国南北构造带。但对其界定认识并非一致,本文研究的南北构造带为100°~110°E 的南北向境内条带陆区。由于这一地区...
- 毛桐恩刘占坡徐常芳姚家榴孙为国赵明
- 关键词:南北构造带岩石圈组合结构
- 文献传递
- 南北带北段地壳上地幔密度与磁性结构被引量:4
- 1998年
- 利用对应分析约束下的重磁联合反演方法,计算了南北带北段4条地震测深剖面的地壳上地幔的密度和磁化率物性参数。结果表明:①自上而下区内存在中新生界地层与下伏地层(0.14~0.30g/cm3)、中上地壳与下地壳(0.10~0.20g/cm3)和下地壳与上地幔顶部之间(0.30~0.40g/cm3)3个密度分界面;②区内磁性参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浅部中新生界地层几乎无磁性,中上地壳磁化率一般为100~15000×10-6IS;下地壳磁性层磁化率明显升高,一般为15000~20000×10-6IS;③区内地壳各构造层的密度和磁化率存在明显的横向变化,其分区特征与大地构造分区基本一致。
- 殷秀华黎益仕刘占坡
- 关键词:密度结构地壳重磁反演
- 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及其构造效应
- 对于岩石圈结构的研究,通常是研究岩石圈的速度结构、电性结构、流变学结构及热结构等。本文则是通过研究岩石圈壳-幔组合结构特征来探讨岩石圈的非均匀性、力学变形和地震活动等构造效应。岩石圈(L)由地壳(C)和上地幔顶盖层(D)...
- 毛桐恩刘占坡
- 关键词:岩石圈非均匀组合结构
- 文献传递
- 京津唐地区密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
- 本文综合分析重、磁、震和钻井资料,计算了反映本区地壳内部和上地幔顶部密度结构的剩余异常 (△g1,△g2,△g3和△g4),以及保定-承德剖面Ⅰ和张家口-塘沽剖面Ⅱ地壳上地幔密度结构。从剖面Ⅰ和Ⅱ的密度结构发现:G界面以...
- 殷秀华刘占坡刘铁胜
- 关键词:密度结构地震活动性地壳密度
- 文献传递
- 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密度结构及其地质解释被引量:25
- 2003年
- 斜贯中国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 -太行山 -武陵山重力梯级带是一条地壳深部构造变异带。选择与其中段———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相垂直的阜平 -定州剖面 ,利用人工地震测深与布格重力异常资料 ,进行了地壳 -上地幔密度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该剖面的地壳 -上地幔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总体特征是剖面西部密度较低 ,东部密度较高 ,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基本上决定了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的形成。结合华北地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认为太行山重力梯级带是燕山期以后形成的 ,它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上地幔热物质的运动相关。
- 刘占坡高祥林黎益仕
- 关键词:密度结构人工地震测深燕山期地壳厚度
- 重磁对应分析和联合反演在塔里木东部剖面的应用
- 本文论述重磁异常对应分析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库尔勒-若羌综合地球物理剖面解释中的应用,以及重磁联合反演的结果,提出了一些对该剖面深部地质构造的认识。表达重力位和磁力位间线性关系的泊松公式,可以用于确定场源的磁化强度与密度的比...
- 黎益仕殷秀华刘占坡
- 关键词:联合反演重磁异常布格重力异常磁性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