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媒介
  • 3篇视域
  • 2篇赏析
  • 2篇媒体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价值观
  • 1篇电影
  • 1篇调适
  • 1篇新媒介
  • 1篇新媒体
  • 1篇新闻
  • 1篇叙事
  • 1篇叙事风格
  • 1篇移动互联
  • 1篇移动互联网
  • 1篇意蕴
  • 1篇营利
  • 1篇影视
  • 1篇影视作品

机构

  • 1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黑龙江东方学...

作者

  • 12篇刘娜
  • 1篇李志飞
  • 1篇王霞

传媒

  • 8篇新闻传播
  • 3篇新闻研究导刊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 9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移动互联网媒介使用中的共享精神
2013年
随着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媒介的功能日益强大与普及,正在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是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共享作为马斯洛需求之一不仅兴起,并在移动互联网媒介的推波助澜下壮大,而且正在对社会关系、信息时效性和商业等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刘娜
关键词:新媒介移动互联网
沉浸式传播语境下传媒业的自我调适被引量:3
2016年
泛在新闻传播时代,新闻业态正在发生关涉到人类智慧化生存的深刻变革。良好媒介生态的建立与技术的更新间存在一种相互指引的关系,以VR技术为代表的沉浸式传播沉浸、交互、整合、影响的传播特色提升了媒介的综合效能。本文立足于沉浸式传播媒介语境下传媒业需自我调适的媒介现实,对媒介沉浸的技术逻辑、传媒业自我调适的媒介特色和传媒业的新闻自觉与美育进行了论述。作为技术存在、社会存在和观念存在的统一,沉浸式传播的媒介发力将助力于人与媒介间永续性共存模式的构建。
刘娜
关键词:VR
牛仔服饰媒介的表达意蕴探析
2015年
牛仔服饰文化形成了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一个仪式和景观,牛仔作为一种服装媒介延展了媒介的表达特性,开启了大众个性化表达的服饰媒介路径,其政治化的表达特性助力于现代民主政治社会的形成,而跨越性别的美学表达也使我们生活在牛仔的浪漫轻狂中,直至今日。
刘娜
关键词:牛仔装媒介表达媒介文化
东北影视文艺作品和谐意蕴赏析
2016年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剧烈变动和民众心理不安状态的加剧,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和消费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谐是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间状态的调和剂,和谐的精神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成长的软实力支撑,是追求美的人类天性驱使下极具韧性的精神力量。本文基于对东北题材影视文艺作品进行和谐关系、和谐状态以及和谐真意三个方面的研究论述,对黑龙江省影视文艺作品中的和谐意蕴进行分析,对东北题材影视文艺作品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
刘娜
关键词:影视作品和谐价值观
绮丽的爱情景观——初探《我的父亲母亲》叙事风格
2016年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自上映一直标榜清新、真挚的纯爱叙事风格,但是从叙事学的视角分析本片,其叙事风格却与片方宣传的清新文艺片有所背离。《我的父亲母亲》的影片叙事,在导演对小说原著的"强力阅读"之下,其重度能指化的人物塑造,空洞的空间叙事相互作用共同打造了一种景观式的叙事风格,在纯爱叙事的表象下呈现了一幕绮丽的爱情景观。经过对电影文本的叙事学分析,认为景观风格电影的产生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性延伸,折射了文化审美与精神生产过程中权力意识渗透的现实,同时也反映出了影像阅读过程中观看者综合能力的缺失。
刘娜
关键词:叙事风格景观叙事
《世界日报》“教育界”专栏鲁迅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2016年
鲁迅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学者,其媒介形象建构不仅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人士的生活情貌,同时也折射了媒介本身在文化人物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意图。本文从"教育界"专栏对鲁迅私人生活和鲁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鲁迅作为文化表征的媒介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得出鲁迅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媒介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层意义的结论。专栏对鲁迅的报道在丰富专栏内容,提升专栏文化品位的同时,背后深藏着专栏创造及诠释鲁迅作为文化表征之共享意义的媒介文化动因。
刘娜
关键词:媒介建构
媒介融合视域下国外媒体创新运作模式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信息化社会,媒介的社会化特质拓展了媒体多元融合的维度。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多媒体整合拓展了新闻报道的范围与反馈影响,多媒体联动的叙事模式背后,是媒介运作模式的嬗变与创新。本文选取了当下媒介融合的新闻实践创新实例,论述了非营利新闻和利基新闻模式的媒介特质及创新特色;同时,基于媒介融合的社会事实,对融合媒介的新闻自觉与美育进行探讨。
刘娜
关键词:媒介融合
微传播视域下公民社会形成的媒介助力
2016年
微传播对转型期社会的言论生态及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其在官民沟通和影响公共事件进程、凝聚公民社会力量等方面的高效性,都促使我们对微传播视域下公民社会形成的媒介助力进行研究。本文从公民社会形成的媒介场域特性;公民社会微传播的媒介内容特质;微传播语境下公民社会塑造的思路与路径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社会形成与作用机制的微传播媒介特性。在微媒介赋权的过程中,媒介信息自由与信息控制、发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张力,一个介于公民和国家之间,公民积极参加的社会活动领域正日渐形成。
刘娜
关键词:公民社会
新媒体视域下“拟态环境”理论媒介发展初探被引量:5
2016年
"拟态环境"作为传播学领域里探析媒介环境与受众关系的经典理论,李普曼借由"拟态环境"理论的提出表达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的质疑与批判。本文对新媒体样态下"拟态环境"理论的媒介延展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赋权带来的表层舆论复兴掩盖了社会深层的结构矛盾,"客观化"拟态环境的加剧促进了媒介的异化,后现代语境中的"拟态环境"打造造成了符号与社会存在间象征关系的割裂,催生了受众对仿真文化的消费诉求。媒介作为一道楔入在人与环境间的虚拟环境,体现了一种沉浸式的传播观,"拟态环境"理论视域下的媒介实质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社会控制机制。
刘娜
关键词:拟态环境新媒体媒介理论
不羁的向上与激愤——电影《萧红》中北方民族意蕴赏析
2016年
影片《萧红》取材自黑龙江省女作家萧红的生平,影片在展现萧红跌宕丰富的创作人生同时,也借由对萧红人生的影像重塑展现了坚韧不屈的北方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影片《萧红》中媒介符号建构的北国映像的研究;民族性叙事特色解析和影片与萧红原作对北方民族意蕴建构的对比探讨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萧红》中体现了不羁的向上与激愤交织的北方民族精神意蕴的结论。
刘娜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