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学飞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化疗
  • 4篇癌患者
  • 4篇肠癌
  • 3篇药学
  • 3篇药学干预
  • 3篇晚期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化疗治疗
  • 2篇预后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全反式
  • 2篇全反式维甲酸
  • 2篇晚期结肠癌
  • 2篇维甲酸
  • 2篇胃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20...
  • 9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刘学飞
  • 11篇尤振宇
  • 10篇刘渤娜
  • 10篇刘洋
  • 9篇苏晓辉
  • 2篇徐龙
  • 1篇冯博
  • 1篇孙琳琳

传媒

  • 4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接受化疗的结肠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184例结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结合心理行为干预)和对照组(n=92,接受化疗)。药学干预是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经临床药师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和指导用药;心理行为干预由心理医师针对给患者带来压力的因素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焦虑、抑郁发生率及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干预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6%、65.2%和67.4%,对照组为34.8%、43.5%和46.7%,明显低于干预组(P=0.002,P=0.0 0 3,P=0.003)。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症状为Median 4.1和Median 5.3,对照组为Median 8.5和Median 8.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32,P=0.038);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Median 0.4,Median 0.2),对照组为(Median 1.2,Median 0.8),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4,P=0.028)。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基线)时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总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前三个周期的SAS和SDS总分较对照组相应周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干预组总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P=0.031),情绪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3),食欲丧失、恶心和呕吐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29)。结论:心理医师和临床药师对结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药学干预可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能改善患者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药学干预心理行为干预结肠癌化疗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102例,接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和对照组(102例,接受化疗和安慰剂),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无病生存期、总生存期、KPS评分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56.9%,对照组为39.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在高分化和中分化的患者中,试验组患者的短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KPS评分提高率为69.6%,对照组为53.9%,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无病生存期分别为7.5个月和6.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的中位生存期为59.8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9.4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在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等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高脂血症、黏膜干燥和头晕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4;P=0.014;P=0.00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可延长生存期,但增加了由全反式维甲酸引起的不良反应。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胃癌化疗全反式维甲酸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m FOLFOx6方案化疗)和对照组(单纯m FOLFOx6方案化疗),每组89例。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期、KP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67.8%,对照组为50.6%,显著低于试验组(P=0.021);试验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率为79.3%,而对照组为57.4%,显著低于试验组(P=0.002)。试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中位疾病进展期分别为14.784、7.502个月;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12、6.244个月,均较试验组显著缩短(P<0.05)。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两组其它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延长其生存期,改善其生存质量,且能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晚期结肠癌化疗全反式维甲酸临床疗效疾病进展时间
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入组8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接受辅助化疗前随机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3),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的同时,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由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咨询并指导用药,优化对症治疗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化疗和常规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止吐药物的完全反应率、恶心严重程度、呕吐频次和生活质量。结果:化疗的前3个周期两组对止吐药物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7.2%和63.6%,46.5%和75.0%,44.2%和72.7%,干预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P=0.006,P=0.007)。干预组的急性和迟发性恶心较对照组轻(P=0.023,P=0.045),急性和迟发性呕吐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6,P=0.034)。生活质量测评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较对照组升高(P=0.028),恶心、呕吐和食欲丧失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25,P=0.045)。结论:临床药师对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进行药学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的副反应,并可改善生活质量。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的对症治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尤振宇刘洋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药学干预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生活质量
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生存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受贝伐单抗结合化疗治疗的6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探讨治疗时间、心血管副反应、K-ras基因型、单器官转移部位及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接受治疗超过半年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长于治疗时间半年以内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43)。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中位PFS及OS长于未出现心血管副反应的患者(P=0.014;P=0.032)。K-ras基因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的PFS及OS有统计学差异(P=0.024;P=0.039)。单器官转移至肝脏的患者与单器官转移到卵巢的患者,其PFS及OS无统计学差异(P=0.853;P=0.835)。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的患者,其OS长于未行维持治疗的患者(P=0.013)。结论:在贝伐单抗和化疗联合治疗的晚期结肠癌患者中,治疗时间和出现心血管副反应可能是患者的预后因素。行贝伐单抗维持治疗可使患者生存受益。
刘洋尤振宇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结肠癌贝伐单抗化疗预后
姜黄素联合阿霉素对肝癌PLC/PRF/5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药物增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联合阿霉素对肝癌PLC/PRF/5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药物增敏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不同的干预药物将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阿霉素组、姜黄素联合阿霉素组(联合组),MTT法检测3组肝癌PLC/PRF/5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检测肿瘤细胞Caspase-3基因的表达,TUNEL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细胞数,比较裸鼠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前后肿瘤组织的体积及治疗前后的体积差。结果阿霉素组细胞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细胞抑制率高于阿霉素组(P <0. 05);阿霉素组Caspase-3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P <0. 01),联合组Caspase-3基因表达高于阿霉素组(P <0. 01);在相同视野范围内,阿霉素组凋亡的肿瘤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 <0. 05),联合组凋亡的肿瘤细胞数多于阿霉素组(P <0. 05)。三组裸鼠治疗前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阿霉素组治疗后肿瘤体积及治疗前后体积差均小于对照组(P<0. 01),联合组肿瘤体积及治疗前后体积差均小于阿霉素组(P <0. 01)。结论姜黄素与阿霉素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阿霉素能增加PLC/PRF/5细胞的药物敏感性,这种作用可能与二者联用后能有效抑制PLC/PRF/5细胞增殖、促进PLC/PRF/5细胞的凋亡有关。
刘学飞张俊梅徐龙
关键词:姜黄素阿霉素增殖凋亡
78例脑膜转移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影响脑膜转移癌(LM)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78例L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治疗及随访的数据,并分析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应用Cox风险模型检验性别、年龄、KPS评分、确诊时间、脑转移、其他器官转移、近期疗效、系统治疗、鞘内化疗、全脑化疗和脑脊液(CSF)细胞检测结果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2天;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确诊时间、KPS评分、全身系统治疗、近期疗效、脑脊液中癌细胞变化与患者总生存期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KPS评分、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年龄、KPS评分、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刘洋尤振宇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预后因素
亚叶酸钙导致过敏反应1例
2015年
由于亚叶酸钙与氟尿嘧啶合用可增加后者的作用效果,所以在胃肠道肿瘤化疗中是常用的与氟尿嘧啶合用的药物。在临床上极少出现过敏反应,相关报道不多。现将我院出现的1例亚叶酸钙导致的过敏反应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直肠癌术后1月"入院。患者于2014年5月中旬间断出现大便带血,无腹痛,无发热。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皮试阳性),对虾蟹,
孙琳琳尤振宇刘洋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亚叶酸钙过敏反应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动脉栓塞(PE)的主要措施之一,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应用现状、种类、适应证、并发症、影响回收因素等方面介绍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及其意义。
刘学飞尤振宇冯博
关键词: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CAGE基因mRNA水平表达与直肠癌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癌相关基因(cancer-associated gene,CAGE)mRNA水平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及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4年10月间肠镜室检查的标本,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3组:直肠癌组(80例;为直肠癌患者标本),大肠腺瘤组(38例;为大肠腺瘤患者标本),对照组(40例;为距肿瘤边缘10 cm以上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CAGE在mRNA水平表达情况。甲基化特性PCR法(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CAG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将直肠癌患者分为CAGE基因甲基化患者组和CAGE基因去甲基化患者组,比较两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的CAGE mRNA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1);直肠癌组高于大肠腺瘤组(P<0.01)。3组间的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直肠癌组中,CAGE去甲基化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3.8%(48/65),CAGE去甲基化阴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3.3%(5/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为I-Ⅱ期的CAGE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直肠癌患者占24.6%(16/6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的占75.4%(49/65);而甲基化的直肠癌患者中,临床分期为I-Ⅱ期的占66.7%(10/15),Ⅲ-Ⅳ期的占33.3%(5/1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肠癌组织和大肠腺瘤组织中,CAGE mRNA水平呈高表达。直肠癌的CAGE基因mRNA水平表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和大肠癌腺瘤组织。CAGE基因启动子区的去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刘洋尤振宇苏晓辉刘渤娜刘学飞
关键词:直肠癌癌相关抗原去甲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