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华
- 作品数:177 被引量:74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VCR技术是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必需选择吗?--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贡献率分析
- 目的:分析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在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矫形贡献率并探讨其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行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的32例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
- 张宏其余洪贵王昱翔唐明星郭超峰刘少华邓盎高琪乐吴建煌刘金洋
- 关键词:后路矫形
- 人雌激素β受体RNAi反转录病毒载体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雌激素α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而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目的:构建人雌激素β受体RNAi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通过病毒介导其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雌激素β受体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3条针对人雌激素β受体干扰靶序列,并与pRNAT-H1.4/Retro质粒定向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RNAT-H1.4/Retro-雌激素β受体-shR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将pRNAT-H1.4/Retro-雌激素β受体-shRNA经脂质体转染至293细胞包装成反转录病毒。将包装好的反转录病毒,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hRNA作为对照,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结果与结论:3个连接了雌激素β受体-shRNA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分析证实目的序列己插入到预计位点,符合设计要求,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针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目的序列,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经脂质体转染至293细胞后成功包装成反转录病毒。反转录病毒载体能高效、稳定的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感染效率为70%左右。包装后的3种雌激素β受体-shRNA反转录病毒均能高效、稳定的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并显著抑制雌激素β受体的表达。其中以雌激素β受体-shRNA3为最佳的干扰序列。
- 王昱翔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邓盎高琪乐刘金洋吴建煌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Β人成骨样细胞反转录病毒载体
- 后路短节段融合固定合并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治疗幼儿腰椎结核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短节段融合内固定、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幼儿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4年6月,本院共收治年龄<7岁患有腰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患儿共17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4~7岁,平均5.1岁。均采用后路一期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前路二期病灶清除椎间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节段后凸Cobb角变化,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2个月。Cobb角由术前(24.18±7.15)°减少至术后(0.1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节段后凸(0.65±3.92)°,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JOA评分由术前(21.53±5.04)分增加至术后(28.06±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17例患者ASIA分级均恢复到E级。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脱出、移位、断裂。[结论]对低龄儿童脊柱结核合并后凸畸形,采用一期后路短节段固定植骨融合合并二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融合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张宏其肖力戈唐明星郭超峰刘金洋邓盎王昱翔刘少华
- 关键词:脊柱结核腰椎后凸畸形幼儿分期手术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0例报道)
- 1995年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0例报道)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普外科(410008)刘少华,曾狄荀1975年─1993年我科共收治乳腺癌787例,其中10例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占1.29%,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例均为...
- 刘少华曾狄荀
- 关键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转移癌原发性癌导管内癌化学药物治疗
- 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对脊柱感染的诊断效率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脊柱感染是一种比较少见且治疗棘手的感染性疾病。由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使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增加,同时检测技术进步导致检出率增加,因此脊柱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传统检测方法诊断脊柱感染存在敏感性低和耗时长等局限性。在脊柱感染的临床诊疗中,判断病原体的类型从而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许多患者在脊柱感染早期因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不能得到快速精准的诊断,造成诊断延迟,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带来灾难性后果。临床上急需一种高特异度、高灵敏度、耗时少的检测脊柱感染病原体的技术。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 NGS)是近几年新兴的前沿技术,其可以检测样本中已知的所有病原体,已应用于诊断临床上非典型的、罕见的感染性疾病。本研究旨在分析mNGS技术在脊柱感染术后诊断病原体中的敏感度,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82例脊柱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检测其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术中取得患者病灶组织标本,并进行微生物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和mNGS检测。根据mNGS检测结果,将82例患者分为针对用药组(n=71)和经验用药组(n=11)。术后定期随访,根据病理学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评价m NGS检测脊柱感染病原体的敏感度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mNGS检测脊柱感染病原体的阳性率(86.59%,71/82)显著高于微生物培养(18.99%,15/79)和PCT检测(30.23%,13/43)。针对用药组与经验用药组的术前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入院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对mNGS检测结果和微生物培养结果阳性率无明显影响(
- 郭超峰张广胡小江徐东宬唐博张宏其张宏其刘少华唐明星高琪乐
- 关键词:脊柱感染预后
- 小鼠脊柱结核模型的构建及椎体骨密度改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构建脊柱结核小鼠模型并分析其椎体的骨密度改变。[方法]60只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小鼠脊柱局部注射浓度为108CFU/ml的H37Rv标准菌株悬液0.1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1 ml。饲养12周后取脊柱标本送Micro-CT扫描。获得三维松质骨图像后,评估两组小鼠椎体骨小梁数量及骨小梁厚度差异。[结果]共6只小鼠在Micro-CT上发现了脊柱破坏的病灶。破坏的椎体骨小梁数及骨小梁厚度显著低于未受累的椎体(t=-5.710,P<0.001)和对照组相同节段椎体(t=-6.771,P<0.001),脊柱结核小鼠的椎体平均骨小梁数量较对照明显下降(t=-4.716,P<0.001)。虽然病灶椎的总体骨小梁数量及厚度降低,但在病灶周围存在大量硬化骨形成,病灶局部骨小梁数量及厚度显著增高(t=8.987,P<0.001)。[结论]小鼠脊柱结核病椎平均骨小梁密度下降,但病灶局部骨小梁密度增高。
- 高琪乐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李艳冰易小平刘少华王昱翔邓盎肖力戈
- 关键词:脊柱结核小鼠模型骨小梁骨密度
-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附24例报告)被引量:3
- 2006年
- 该文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回顾性分析24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表明5年生存率85.26(,与该院同期乳腺癌5年总生存率79.28((2429/3064)相似。笔者认为原因不明的腋下肿块,应考虑到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同时应予切除并送检病理确诊。腋下淋巴结转移癌的组织学结构对肿瘤来源能提供重要线索。该病宜选择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并予辅助性放疗、化疗。
- 海健毛杰刘少华唐利立申正堂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结改良根治术
- 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2004年12月至2014年9月收治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患者63例,其中16例行后路经寰枢椎侧块关节UCSS空心螺钉固定(Magerl技术)、植骨融合术,男9例,女7例;年龄8-14岁,平均(11±2.3)岁。寰枢关节旋转脱位按Fielding分型:Ⅱ型10例,Ⅲ型6例。其中1例(6.3%)单纯表现为头晕,11例(68.8%)存在斜颈畸形;14例(87.5%)出现枕颈部疼痛;1例患者(6.3%)存在高位脊髓压迫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再行Magerl技术固定融合寰枢椎。采用寰枢椎张口位、颈椎侧位x线片及寰枢椎三维cT评估螺钉位置和植骨融合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影像学评价采用寰齿前间隙(atlas.densinterval,ADI)和脊髓有效空间(spaceavailableforthecord,SAC)。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顺利完成双侧UCSS螺钉固定,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神经症状加重表现,影像学检查证实UCSS螺钉均通过寰枢椎侧块关节,所有置入螺钉位置准确,无寰枕关节活动受限。随访时间3—98个月,平均(38±14.6)个月。骨性融合时间为术后3-6个月。末次随访时临床功能改善率为93.8%。术后SAC较术前平均增加(6.06±1.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为(15.31±0.79)mm,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DI较术前平均减少(5.75±1.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ADI为(1.94±0.57)mm,与术后比较未见明显丢失。结论术前颅环弓牵引结合Magerl技术治疗儿童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唐明星张宏其刘金洋王昱翔郭超峰刘少华邓盎高琪乐王龙杰郭强
- 关键词:寰枢关节脱位儿童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8-03—2012-06诊治的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12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平均22个月。术后颈椎后凸Cobb角平均-5°,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平均-4.8°,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 邓盎王锡阳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王昱翔高琪乐
- 关键词:儿童下颈椎后凸畸形前后路联合手术
- 利用RNAi技术稳定抑制ERβ表达的人成骨细胞株hFOB 1.19细胞模型的建立
-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稳定抑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表达建立人成骨细胞株hFOB 1.19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设计3种特异性...
- 邓盎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王昱翔高琪乐
- 关键词:RNA干扰雌激素受体Β人成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