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德义

作品数:15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阻塞性
  • 8篇阻塞性肺疾病
  • 8篇慢性
  • 8篇慢性阻塞性
  • 8篇慢性阻塞性肺...
  • 8篇疾病
  • 8篇肺疾病
  • 4篇蛋白
  • 4篇血清
  • 3篇衰竭
  • 3篇呼吸衰竭
  • 3篇并发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电泳
  • 2篇血清蛋白
  • 2篇正压通气
  • 2篇双向凝胶电泳
  • 2篇通气
  • 2篇通气治疗

机构

  • 14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14篇刘德义
  • 11篇马胜喜
  • 6篇刘雨婷
  • 5篇赵振波
  • 4篇彭燕
  • 4篇付月云
  • 2篇吴述光
  • 2篇张海生
  • 1篇黄河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医学信息(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蛋白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2011年
目的分析肺腺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双向凝胶电泳的差异蛋白质,从而寻找肺腺癌早期特异性的诊断指标。方法用固相IPG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肺腺癌患者及正常人血清总蛋白,用PDQuest凝胶图像软件分析,以识别差异蛋白质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然后利用Mascot查询软件搜寻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①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②经PDQuest7.1软件匹配分析,共筛选出22个差异的蛋白点,对7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胶内原位酶解-质谱指纹图分析,获得了7张肽质量指纹图谱,查询数据库鉴定出1个蛋白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结论①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血清总蛋白获得了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②肺腺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的蛋白质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蛋白点为进一步建立人肺癌的2-DE数据库奠定了基础。③SAA蛋白很可能是肺癌的一个潜在标志物。
刘德义付月云彭燕张海生黄河
关键词:腺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蛋白质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患者PSGL-1和 IL-6与ANXA1的表达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感染患者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白介素-6(IL-6)、膜联蛋白A1(ANXA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COPD组)及COPD合并感染患者(COPD并发感染组)各51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5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不同COPD分级并发感染患者、不同病原体COPD并发感染患者PSGL-1、IL-6、ANXA1水平,绘制PSGL-1、IL-6、ANXA1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PSGL-1、IL-6、ANXA1预测COPD并发感染敏感度、特异度,采用Pearson分析PSGL-1、IL-6、ANXA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FEV_1/用力肺活量(FVC)相关性。结果对照组、COPD组、COPD并发感染组PSGL-1、IL-6、ANXA1水平依次递增(P<0.05);ANXA1预测COPD并发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高于PSGL-1的0.740、IL-6的0.807,ANXA1截断值为>2.859 ng/L,敏感度为74.51%,特异度为86.27%;Ⅲ+Ⅳ级COPD分级并发感染患者FEV_1%pred、FEV_1/FVC低于Ⅰ+Ⅱ级,PSGL-1、IL-6、ANXA1高于Ⅰ+Ⅱ级(P<0.05);PSGL-1、IL-6与FEV_1%pred、FEV_1/FVC呈负相关性(P<0.05);ANXA1与FEV_1%pred、FEV_1/FVC无相关性;细菌感染者PSGL-1、IL-6水平高于支原体、病毒感染者(P<0.05);病毒感染者ANXA1水平高于细菌、支原体感染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PSGL-1、IL-6、ANXA1表达,可用于预测COPD并发感染发生风险,且PSGL-1、IL-6与FEV_1%pred、FEV_1/FVC呈负相关性,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ANXA1可用于病毒感染区分鉴别,PSGL-1、IL-6可用于细菌感染区分鉴别。
刘德义马胜喜赵振波刘雨婷吴述光
关键词:白介素-6膜联蛋白A1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结果 96例患者均为一次性插管成功,插管时间30 s-6 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救治COPD并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刘德义马胜喜刘雨婷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气管插管COPD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休克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对复苏效果的评价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感染性休克血浆炎性因子变化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用于复苏效果评价,以期为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50例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休克组、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COPD稳定期未合并有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为COPD组,休克组患者随机分为GEDI组与中心静脉压(CVP)组各25例,GEDI组在GEDI、CVP组在CVP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评价液体复苏效果;以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SPSS17.0分析。结果休克组患者IL-2、IL-4、IL-8、TNF-α水平分别为(74.29±12.38)ng/L、(2.84±2.27)ng/L、(287.47±40.11)ng/L、(20.38±3.55)pg/ml,高于对照组的(27.71±12.63)ng/L、(0.69±0.16)ng/L、(48.60±15.29)ng/L、(9.67±1.3)pg/ml(P<0.05),高于COPD组(36.16±10.41)ng/L、(1.12±0.33)ng/L、(87.67±26.46)ng/L、(14.61±1.56)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2、IL-4、IL-8、TNF-α水平较未合并感染性休克COPD患者及正常人群升高,采用GEDI进行液体复苏指导能明显弥补CVP不足,降低升压药物的使用剂量。
刘德义马胜喜赵振波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休克炎性因子
无创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通气对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包括氧疗+药物等)给予BiPAP通气,对照组予以n-CPAP。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动脉血气变化及PSG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PSG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1)。结论:BiPAP治疗效果优于n-CPAP,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刘德义付月云彭燕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治疗单肺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通气对单肺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单肺并呼吸衰竭患者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经BiPAP通气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气(pH,PaO2,PaCO2,SaO2)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1)。结论:BiPAP治疗单肺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刘德义付月云彭燕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单肺呼吸衰竭
白细胞及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和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感染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8月一2013年8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AECOPD)患者79例,检测所有患者的降钙素原、白细胞分类计数,根据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降钙素原≥0.5ng/m1)12例、B组(降钙素原0.1~0.5ng/m1)21例和C组(降钙素原<0.1ng/m1)46例;对比3组患者的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水平,并分析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3组降钙素原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均无显著的相关性;A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最高,达到(15.47±8.96)×10^9/L和(84.55±10.36)%,B组次之,C组最低;降钙素原水平升高,白细胞分类计数水平也升高,但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没有必然性。结论白细胞分类计数和降钙素原在COPD伴感染的诊断中无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规范临床用药。
刘德义马胜喜刘雨婷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细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1-磷酸鞘氨醇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关系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1-磷酸鞘氨醇(S1P)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0例健康对象(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ADAM33、S1P水平,并根据哮喘病情进行分层分析;分析血清中ADAM33、S1P水平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的关系。结果哮喘组的血清中ADAM33、S1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组的血清中ADAM33、S1P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外周血EOS、IgE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FEV1%、P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的血清S1P与外周血EOS、IgE呈正相关(r=0.629和0.572,均P=0.000),哮喘组的血清S1P、ADAM33与FEV1%、PEF%呈负相关(r=-0.382、-0.411、-0.574和-0.494,均P=0.000)。结论急性发作哮喘患者血清S1P、ADAM33水平升高,与患者肺功能降低、哮喘发作程度有关。
刘德义马胜喜刘雨婷
关键词:哮喘1-磷酸鞘氨醇
胸腺肽α1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分析胸腺肽α1(thymosinα1)对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诊断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呼吸、心率、PaCO2、pH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炎症因子IL-6、IL-8、TNF-α、PCT、CRP、WBC计数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应用胸腺肽α1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炎性反应进展,促进患者恢复。
刘德义马胜喜刘雨婷吴述光赵振波
关键词:胸腺肽Α1重症肺炎脓毒症IL-6PCTCRP
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早期诊断肺鳞状细胞癌价值
2010年
目的:建立肺鳞状细胞癌及正常人血清蛋白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寻找肺鳞状细胞癌早期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出肺鳞状细胞癌及正常人血清蛋白,用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质谱分析鉴定。结果:共识别出1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5个与肺鳞状细胞癌相关。结论:建立人肺鳞状细胞癌及正常人血清蛋白双向电泳图谱,鉴定出与肺鳞状细胞癌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可为肺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理研究提供崭新方法。
张海生付月云彭燕马胜喜刘德义
关键词:肺鳞状细胞癌蛋白质组双向凝胶电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