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必林

作品数:253 被引量:824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67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7篇农业科学
  • 44篇生物学
  • 11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2篇柔鱼
  • 47篇茎柔鱼
  • 42篇头足类
  • 41篇角质
  • 41篇耳石
  • 28篇外海
  • 21篇鱼类
  • 20篇渔场
  • 19篇渔业
  • 16篇种群
  • 16篇鸢乌贼
  • 15篇年龄
  • 15篇秘鲁外海
  • 13篇智利外海
  • 13篇生物学
  • 13篇鱿鱼
  • 13篇阿根廷滑柔鱼
  • 12篇同位素
  • 12篇微量元素
  • 10篇日龄

机构

  • 233篇上海海洋大学
  • 74篇教育部
  • 14篇上海水产大学
  • 5篇江苏省海洋水...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自然资源部第...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2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泰兴市水产技...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 1篇启东市海洋与...

作者

  • 247篇刘必林
  • 181篇陈新军
  • 53篇陆化杰
  • 49篇李建华
  • 41篇方舟
  • 34篇钱卫国
  • 26篇孔祥洪
  • 26篇田思泉
  • 19篇马金
  • 15篇曹杰
  • 15篇李纲
  • 15篇蒋瑞
  • 11篇倪震宇
  • 10篇李思亮
  • 9篇林东明
  • 8篇易倩
  • 8篇许巍
  • 8篇贾涛
  • 8篇张虎
  • 8篇张健

传媒

  • 35篇上海海洋大学...
  • 19篇海洋渔业
  • 19篇水产学报
  • 11篇海洋与湖沼
  • 10篇大连海洋大学...
  • 7篇广东海洋大学...
  • 5篇上海水产大学...
  • 5篇海洋湖沼通报
  • 5篇南方水产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海洋学报
  • 4篇大连水产学院...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渔业现代化
  • 3篇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2篇极地研究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年份

  • 16篇2023
  • 19篇2022
  • 21篇2021
  • 22篇2020
  • 16篇2019
  • 13篇2018
  • 13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14篇2014
  • 10篇2013
  • 14篇2012
  • 21篇2011
  • 22篇2010
  • 13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椭圆傅里叶变换的鱼类矢耳石和听沟形态识别被引量:10
2019年
为了解鱼类矢耳石和听沟的形态特征,根据2014年3-5月采自我国南海东沙群岛海域103尾圆鲹属鱼类(长体圆鲹Decapterus macrosoma、泰勃圆鲹D.tabl、无斑圆鲹D.kurroides)的矢耳石,进行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经图像处理后解析为椭圆傅里叶描述子,并对耳石整体形态轮廓和听沟形态轮廓重建得到20个谐次。从圆鲹属鱼类的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轮廓分别提取77个椭圆傅里叶描述子系数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耳石整体形态主成分分析显示,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41.3%和12.4%;而听沟形态的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分别解释了总变异的33.8%和30.1%。3种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100%、95.7%、100%,听沟形态的交互检验判别分析成功率为96.4%、95.7%、95.8%。研究结果表明,椭圆傅里叶变换分析对圆鲹属鱼类耳石整体形态和听沟形态识别效果显著。
欧利国刘必林方舟
关键词:矢耳石圆鲹属主成分分析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渔业生物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根据2011年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探捕期间采集的1178尾茎柔鱼样本,进行了茎柔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茎柔鱼胴长范围为201—421mm,平均胴长为290mm,优势胴长为260—320mm;体重范围为200—2650g,平均体重为1000g,优势体重为600—1000g;胴长与体重关系呈幂指数关系;雌、雄性比为2.59:1;性腺成熟度以I、Ⅱ期为主;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雌性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97.2mm;摄食等级以0—1级为主;与其它海域相比,该海域茎柔鱼个体差异明显,主要为小型群体。
陈新军李建华易倩刘必林杨铭霞陆化杰
关键词:茎柔鱼渔业生物学
基于耳石微结构的西北太平洋柔鱼群体结构、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根据2007年7—10月在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采集的样本,利用耳石微结构对其渔获群体结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雌性个体胴长为200~395 mm,日龄为123~258 d;雄性个体胴长为200~353 mm,日龄为127~274 d。7、8月渔获样本的优势日龄为151~180 d,9月为181~210 d,10月为211~240 d。孵化日期为2006年12月下旬至2007年6月上旬,其中1—4月为高峰期。雌性个体的胴长绝对生长率平均为(1.175±0.127)mm/d,雄性为(0.952±0.213)mm/d。其胴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和指数方程来拟合,雌、雄个体胴长和体质量生长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认为,传统作业渔场中大多数渔获属冬春生群,7—10月各月优势日龄组呈现出随月变化一致的趋势,进一步印证了柔鱼轮纹为日周期的结论。推测认为,柔鱼孵化后,从产卵场洄游至索饵场需要4~6个月的时间。
陈新军马金刘必林陆化杰曹杰
关键词:柔鱼年龄
2001年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产量分布与表温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3
2004年
根据 2 0 0 1年 2~ 8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的生产数据 ,结合表温资料 ,按经纬度 1°× 1°的格式进行分析 ,利用MarineExplorer4 .0软件作图。结果表明 ,产量主要集中在 6 0°W、4 5°S附近的公海渔场 ,2~ 3月为产量高峰期 ;4~ 5月产量开始下降 ;6~ 8月产量急速下降。在福克兰群岛海域平均日产量较高。作业渔场的表温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2~ 6月平均每月下降约 1.2℃。用K -S检验法对各表温值所累加的出现频度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表温与CPUE的差异性不大。
刘必林陈新军
关键词: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
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陈新军樊伟田思泉刘必林唐峰华陆化杰黄宝善高峰崔雪森马金伍玉梅官文江雷林袁红春熊鹏飞
项目隶属海洋渔业和海洋科学技术领域。柔鱼是中国远洋鱿钓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项目组针对1999年以来柔鱼年产量年间波动大且出现下降的不可持续开发这一重大关键问题,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于2001年开始利用生产信息船对柔鱼资源进...
关键词:
关键词:柔鱼资源调查渔场分布资源管理北太平洋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耳石的形态特征分析被引量:26
2008年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获得的114尾鸢乌贼(胴长为142~575mm)的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观测表明,鸢乌贼耳石具有很大的翼区,背区则较小,其形态结构与一些其它科种类如黵乌贼科有明显差异。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背侧区长DLL、吻侧区长RLL和翼区长WL等6个主要形态参数值与胴长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P<0.05)。随着胴长不断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逐渐增大,相对尺寸逐渐减小,背区、侧区、吻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则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42%、57%、49%和75%左右。
刘必林陈新军钟俊生
关键词:鸢乌贼主成分分析印度洋西北海域
中东大西洋翼柄柔鱼种群、年龄、生长及性成熟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解中东大西洋翼柄柔鱼Sthenoteuthis pteropu的渔业生物学特性,根据2020年5月中国鱿钓船在中东大西洋所采集的682尾翼柄柔鱼样本的体长频度和耳石微结构数据,对其种群结构、年龄、生长及性成熟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翼柄柔鱼的胴长为124~580 mm,优势胴长组为200~399 mm,体质量为80~6 365 g,优势体质量组为0~1 999 g,年龄为105~365 d,优势年龄组为100~249 d;根据耳石日龄及捕捞日期推算,孵化日期为2019年5月—2020年2月,高峰期为11月—次年1月;翼柄柔鱼样本初次性成熟胴长为370 mm,胴长生长符合Logistic模型;胴长的平均瞬时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分别为0.45%/d和0.77 mm/d,体质量的平均瞬时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分别为1.21%/d和13.93 g/d。研究表明,中东大西洋翼柄柔鱼主要为大型秋冬生群,本研究结果可为在该海域合理开发翼柄柔鱼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张鑫浩刘必林李纲李纲
关键词:耳石
海冰对南极磷虾资源丰度的影响
南极磷虾既是南大洋的重要捕捞对象,又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种类.因此,研究海洋环境对其资源丰度的影响极为重要.本文利用1997~2008年南极磷虾产量及各月南极海冰面积数据,分析南极磷虾产量的时空分布,以及海冰对南极磷虾...
陈峰陈新军刘必林朱国平许柳雄
关键词:南极磷虾资源分布海冰面积
一种用作鱼群诱集的柔体仿生鱿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作鱼群诱集的柔体仿生鱿鱼,包括仿生鱿鱼尾部、仿生鱿鱼胴体部分、仿生鱿鱼头部、仿生鱿鱼触腕部分、仿生鱿鱼电控部分。所述仿生鱿鱼尾部通过二次浇筑与所述仿生鱿鱼胴体部分连接在一起;仿生鱿鱼胴体部分与仿生鱿...
王静峰孔祥洪刘必林陈新军
文献传递
基于世代分析法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资源评估被引量:12
2010年
根据1996—2006年7~11月中国大陆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38°N^46°N、150°E^165°E海域的生产统计、平均渔获个体等数据,基于Pope提出的世代分析法估算了不同自然死亡系数下(M=0.03~0.1/10 d)柔鱼冬春生西部群体7月的初始资源量,以及该群体为对象的渔业管理参考点,包括最大可持续产量(MSY)和逃逸率,并且拟合了该群体补充量与亲体量的关系,推测了2006—2020年资源量和渔获量的变化。结果表明,M为0.06/10 d为1个临界点,若实际M<0.06/10 d则该群体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若M=0.06/10 d则该群体处于充分利用状态;若M>0.06/10 d则该群体还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补充量亲体关系表明,Beverton-Holt模型拟合效果略优于Ricker模型。要持续利用该资源,逃逸率应设在40%左右,其相应的MSY为10万t左右。文章模拟了M=0.06/10 d时不同捕捞强度下资源量变化状况,认为维持目前的捕捞努力量下,到2020年该群体的资源量都将处在稳定状态,且能保持每年9~10万t的渔获量。
曹杰陈新军田思泉刘必林
关键词:柔鱼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