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霄

作品数:134 被引量:527H指数:13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5篇生物学
  • 32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文化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7篇翼手目
  • 16篇种群
  • 14篇蝙蝠
  • 11篇区系
  • 8篇马麝
  • 7篇溶洞
  • 7篇自然保护
  • 7篇自然保护区
  • 7篇保护区
  • 6篇栖息
  • 6篇繁殖
  • 5篇蝶类
  • 5篇动物
  • 5篇山羊
  • 5篇生态
  • 5篇四爪陆龟
  • 5篇物种
  • 5篇陆龟
  • 4篇生态学
  • 4篇区系特征

机构

  • 108篇吉首大学
  • 20篇新疆大学
  • 17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中南大学
  • 7篇广东省昆虫研...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广东省生物资...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石河子农学院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34篇刘志霄
  • 47篇张佑祥
  • 22篇吴涛
  • 15篇梁亮
  • 14篇龚小燕
  • 11篇盛和林
  • 9篇许设科
  • 8篇邓凯东
  • 8篇阎中军
  • 7篇张礼标
  • 6篇汪承华
  • 6篇杨敏华
  • 6篇彭清忠
  • 5篇张代贵
  • 5篇丁宇晶
  • 5篇彭乐
  • 4篇李艳丽
  • 4篇邵永刚
  • 4篇王小明
  • 3篇陶双伦

传媒

  • 19篇世界生态学
  • 16篇动物学杂志
  • 10篇四川动物
  • 9篇吉首大学学报...
  • 8篇生命科学研究
  • 8篇兽类学报
  • 7篇生态学报
  • 3篇野生动物
  • 3篇高等理科教育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中国草食动物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激光与红外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0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3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爪陆龟消化、呼吸系统的解剖被引量:12
1996年
四爪陆龟(Testudohorsfieldi)的消化管总长度为体长的4.5—4.8倍。喙缘锋利,硬腭侧缘具细齿,舌不伸出口,食道扩展性强,胃呈囊状,被肝叶覆盖,小肠较长,盲肠发达。肝较大,重18.3g,分左叶、中叶和右叶,绿色胆囊位于右肝两小叶间。胰腺长条形,分布于十二指肠内。肺长囊形,紧贴在背甲的内表面,位于肩带和腰带之间。气管较短由15-20个软骨环组成,支气管较长由70个左右的软骨环组成。
许设科刘志霄
关键词:龟鳖目四爪陆龟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的栖息生态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龚小燕黄太福吴涛张佑祥彭清忠刘志霄
关键词:溶洞
几种代表性非人灵长类动物利手性的初步观察
2022年
人类利手性的起源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系最新拟定的125个待解决的Science前沿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能否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前肢行为中探寻答案?本文以长沙生态动物园和广州动物园圈养的几种代表性的灵长类动物作为观察对象,就其利手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 灵长类动物的显著利手性与其和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没有直接联系;② 在四肢行走的灵长类动物中,虽然存在微弱的利手性右偏好,但并没有群体显著性的利手性偏好,种群内的个体皆为混合利手;③ 白颊长臂猿(Nomascus leucogenys)存在特殊的利手性偏好,其移动行为与非移动行为的利手性偏好相反,这可能与其在树上荡行的习惯化行为有关。基于观察数据,本文认为,人类显著利手性偏好产生的时间可能早于人类从树上生活转移到地面生活的时间,人类的远祖在树上生活时便像长臂猿那样产生了显著的利手性偏好,人类的显著利手性偏好与直立行走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杨长淇蒋曦瑶蒋能杨沙沙瞿昕怡成思怡刘志霄
关键词:非人灵长类白颊长臂猿动物园
“生态学”概念的嬗变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实质——兼谈澳大利亚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几个视点
2014年
基于对“生态学”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生态调控,而生态调控是指“使生命系统内部协同,以及使生命系统整体与环境调适的行为”。这样,自然生态的维护、政治生态的协和、个人与社会生态的协调都可归结为“生态作为”或“生态关系的调整”。生态关系是指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当然也包括生命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生命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层级性、暂稳性和自演性、整合性和非线性;环境系统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扩展性和随机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环境系统因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随着生命系统内含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生态调控方式、方法也必然多种多样,可以不断综合与优化,产生越来越好的行为效果,但若作为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即使是细小的不良作为,也可能会极度放大,产生极度恶劣的效应。生态文明是指生态思想与方法贯穿于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即人类习惯于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思考和处置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没有全球性共同的“生态作为”,也不会有全球性的生态安全、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就是“生态作为”的自觉、规范与实施过程。基于一年的访学经历,笔者把政治、教育、社交、环保、城建和交通作为视点对澳大利亚的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进行了点滴简介,同时注意到,中国正处于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像初升的太阳,前景无限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已令澳人震惊,近年澳洲“汉语和中国文化热”的兴起就是澳人渴望了解或通晓中国的集中体现。的确,人类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需要更多更好地了解自然、自身和他人,人类每上一个台阶,都会感觉到自己更加渺小,
刘志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灰蓝山雀的繁殖生态
94年4月至1995年8月对灰蓝山誉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灰蓝山雀是新疆分布较广的一种留鸟。 营巢于树洞,巢材多羊毛,营巢期约10天,5月中旬产卵,窝卵数为6~8枚,孵卵期为15~16天,育雏期为14~16天。主食昆虫。
许设科刘志霄许山
关键词:繁殖生态
杂交稻种品系与真伪的可见-近红外光谱鉴别被引量:12
2009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杂交稻种品系与真伪的新方法。采集了5种稻种的光谱数据,各获取32个样本,随机分成训练集(125份)和检验集(35份)。光谱经S.Golay平滑和标准归一化(SNV)处理后,以主成分分析法(PCA)降维。将降维所得的前9个主成分作为新变量。分别用模糊模式识别、BP-神经网络、Fisher多类线性判别以及Bayes多类逐步判别四种方法进行分析。对35个未知样的预测结果说明可见-近红外技术进行杂交稻种品系与真伪的快速、无损鉴别是可行的,且PCA结合Bayes多类逐步判别是一种优选方法。
梁亮杨敏华刘志霄宋华湘
关键词:稻种
关于我国麝资源保护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对我国麝资源保护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国家财力有限扶持的情况下,可考虑采取许可证制度规范一批以资源恢复为主要目的的养殖企业,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重点扶持。
刘志霄梁亮盛和林
关键词:野生动物种源保护
文献传递
大菊头蝠冬眠期栖点选择的初步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是湘西及武陵山地区体型最大而典型的洞栖型菊头蝠,2016年1~4月对其冬眠期间在喀斯特洞穴中的栖点选择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湘西州境内所调查的28个洞穴中,仅于11个洞穴中发现并记录了其孤居倒挂的20个个体。冬眠期间,多数大菊头蝠的栖点高度介于0.5~3 m,安全性低,易受到人为干扰或其他动物可能的捕食。栖点位置主要选择在离洞口距离20~40 m的范围内,该洞段的微环境易受到洞外天气或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体温变化的幅度也较大,介于7℃~17℃之间,并与该洞段栖点的微环境温度呈正相关。针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及生态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种群保护建议。
黄太福彭乐吴涛龚小燕王敏张佑祥刘志霄
关键词:冬眠期武陵山种群保护
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稻米品种与真伪鉴别被引量:28
2009年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市场上5种稻米进行了鉴别.以ASD 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采集了5种稻米的光谱数据,各获取35个样本,随机分成训练集(150份)和检验集(25份),并分别采取全波段与特征波段(400~500nm、910~1400nm与1940~2300nm)两种方法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光谱经S.Golay平滑和标准归一化(SNV)处理后,以主成分分析法(PCA)降维.将降维所得的前9个主成分数据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的输入变量,稻米品种作为输出变量,建立3层BP-ANN鉴别模型.利用25个未知样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类模型预测准确率均高达100%,其中特征波段模型比全波段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说明利用可见/近红外技术结合PCA-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稻米品种与真伪的快速、无损鉴别是可行的,且提取特征波段是优化模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梁亮刘志霄杨敏华张佑祥汪承华
关键词:稻米主成分分析
湖北省五峰县和来凤县发现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被引量:1
2019年
2018年9~10月,在湖北省进行洞栖性蝙蝠调查时,于五峰县和来凤县发现了一种大体型鼠耳蝠,利用手抄网捕获了2只作为标本(1雌1雄)。基于详细的形态比较分析,将其鉴定为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为湖北省翼手目动物新纪录。标本保存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张佩玲黄太福吴涛瞿勇谢丽娟袁小玥朱莎严思思奉伶瑜张佑祥刘志霄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