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矿

作品数:10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综合征
  • 3篇慢性
  • 2篇流行性
  • 2篇内皮
  • 2篇肝炎
  • 2篇出血
  • 2篇出血热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验案
  • 1篇药物疗法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患者
  • 1篇乙型肝炎

机构

  • 6篇淮南市第一人...
  • 4篇安徽省淮南市...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淮南市中医院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鞍山市中医院

作者

  • 10篇刘新矿
  • 2篇马明珍
  • 2篇孙方明
  • 1篇平庆贺
  • 1篇陈炜
  • 1篇张念志
  • 1篇支立民
  • 1篇胡晓武
  • 1篇刘玲
  • 1篇王言忠
  • 1篇第加美
  • 1篇王学锋
  • 1篇朱永兵
  • 1篇董梅
  • 1篇吴子明
  • 1篇王鸿利
  • 1篇王瑜
  • 1篇王健
  • 1篇王国俊

传媒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辨证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验案3则
2020年
对3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医病机和证治特点。患者多因感受湿毒之邪所致,病位在肺,涉及其他脏腑。用药宜选苦辛、芳香、淡渗之剂,药性清灵,重在醒脾运化,忌用寒凉克伐之剂。疫疠湿毒之邪可从寒化而伤阳气,或从热化而成湿热,又或从燥化而伤阴,故临证须把握动态变化,疫病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病理特点,需灵活辨证,考虑情志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顺应异法方宜,重视舌象辨证,才能做到精准施治,提高疗效。
周静张念志刘新矿张晓娜王国俊潘中良陈晶晶李允栋朱笑笑李晶汪诗清陈炜董梅刘玲
关键词:验案辨证论治
血管内皮细胞在肾综合症出血热出血机理中作用研究
马明珍刘新矿平庆贺吴子明王学锋支立民王言忠胡晓武王鸿利第加美孙方明
重点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在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出血机理中作用,对确诊HFRS的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n=36)和正常对照组(n=36),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检测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7项灵敏指标,明确了在HFRS病程中血管...
关键词: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肾综合症出血热出血机理
拉米夫定治疗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2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疗程1年,对照组采用一般保肝、退黄、降酶治疗。结果:治疗组累计67.77%患者血清HBV-DNA阴转,最终持续阴转率67.44%。对照组HBV-DNA累计阴转率14.63%,最终阴转率为9.76%,两组疗效比较P<0.01。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的患者,52周时治疗组的复常率77.14%,对照组为18.18%,P<0.01。52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eAg最终持续阴转率40%,对照组HBeAg最终阴转率为7.14%,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血清HBV-DNA水平,促使ALT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刘新矿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肝患者CD25及CD2m5RNA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49例典型慢性乙肝患者,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和Real-tim e PCR法分别检测PHA诱导前后患者PBMC CD25和CD25 mRNA表达水平;用PCR法检测患者HBV-DNA载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静息态和诱导态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CD25和CD25 mRNA的表达水平不完全相同,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乙肝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低下,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降低,其表达水平与病情活跃程度、病毒复制水平相关。
王瑜刘新矿王健
关键词:CD25MRNAPCRPCR
麻疹17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麻疹流行的临床特点、预防接种及治疗转归,为进一步防治麻疹提供依据.方法 对177例麻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年龄分布呈两极分化,分别为婴幼儿(79.1%)及成年人(20.9%);麻疹临床症状典型,黏膜斑均见;婴幼儿麻疹患者并发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33/140,22.6%),并发症显著高于成年人;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重,多见肝功能损害(34/37,89.2%).结论 麻疹流行以典型性麻疹为主,婴儿、成年人发病率较往年明显升高.为控制麻疹流行,建议加强麻疹抗体滴度监测及疫苗接种.
朱永兵孙方明刘新矿
关键词:麻疹
乙型重叠丙型肝炎与单纯乙型重型肝炎临床对比分析
1995年
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临床上较多见。本文旨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索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所致重型肝炎与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所致重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现将资料报告如下。
刘新矿
关键词:重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慢性重型肝炎肝肾综合征
安徽省淮南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 探讨2005年至2006年淮南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2005年至2006年收治入院的所有1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进行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有群体聚集性。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100%,呕吐83.33%.意识障碍55.56%,伴颈抵抗88.89%?淤点或淤斑55.56%,CSF异常100%白细胞升高94.44%.合并有中毒性肝炎、肾损害为主。结论 该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是以学生为主。临床表现典型但无特异性,合并有多脏器损害,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防治结合。
刘新矿
关键词:脑脊髓膜炎奈瑟球菌脑膜炎疾病暴发流行
内皮素在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001年
刘新矿
关键词:内皮素出血热肾病综合征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后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5例和未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9例肝衰竭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及存活率。结果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516.27±59.16μmol/L,而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为478.58±63.4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分别为28.17±3.65s和25.54±3.69s;白蛋白分别为21.42±6.13g/L和25.74±5.27g/L;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35例患者死亡25例(71.4%),而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29例患者死亡14例(48.3%,P<0.01)。结论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肝衰竭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刘新矿
关键词:肝衰竭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
流行性乙型脑炎内啡肽类检测及纳洛酮治疗观察被引量:2
1997年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发病与内源性阿片多肽的关系,以及纳洛酮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将36例乙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收集治疗组纳洛酮治疗前极期和治疗后恢复期的血和脑脊液(CSF)标本,用活性炭吸附放免法检测其中内源性阿片多肽的含量,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用t、t′检验和配对t检验处理。结果:乙脑极期血浆强啡肽含量显著增高,明显超过正常人(P<0.01);而恢复期含量比极期明显下降(P<0.001)。乙脑极期CSF中亮氨酸脑啡肽、β内啡肽和强啡肽含量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含量比极期明显下降(P<0.001)。纳洛酮治疗组在退热、抽搐停止、神志转清和脑膜刺激征改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乙脑的发病与内源性阿片多肽释放增加有关。纳洛酮是治疗乙脑的有效药物。
马明珍刘新矿王严忠吴子明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内啡肽类药物疗法纳洛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