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生

作品数:33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代谢组学
  • 19篇代谢
  • 8篇代谢组学研究
  • 7篇缺血
  • 6篇毒性
  • 5篇心肌
  • 5篇心肌缺血
  • 4篇药物
  • 4篇质谱
  • 4篇色谱
  • 3篇代谢组学技术
  • 3篇鼠模型
  • 3篇气阴两虚
  • 3篇肿瘤
  • 3篇组学技术
  • 3篇细胞
  • 3篇相色谱
  • 3篇菌群
  • 3篇化合物
  • 3篇分子

机构

  • 2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3篇苏州大学
  • 4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医院
  • 2篇江苏省食品药...
  • 2篇苏州卫生职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苏州市药品检...

作者

  • 33篇刘林生
  • 20篇王广基
  • 20篇阿基业
  • 10篇严蓓
  • 10篇顾胜华
  • 9篇曹蓓
  • 9篇张颖
  • 9篇缪丽燕
  • 8篇查伟斌
  • 7篇王新文
  • 7篇郝海平
  • 6篇赵春艳
  • 6篇石建
  • 5篇黄青
  • 5篇朱萱萱
  • 5篇李梦婕
  • 5篇郑媛婷
  • 4篇朱建国
  • 4篇郑天
  • 3篇郝刚

传媒

  • 3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生命科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药学进展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成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代谢物相对含量作为细胞数量指标进行数据校正的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细胞代谢物相对含量作为细胞数量指标进行数据校正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实现细胞内生化代谢的快速猝灭;通过优化提取溶剂以高效提取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再利用基于质谱、核磁共振等测定技术的代...
王广基阿基业曹蓓刘林生石建郑天李梦婕王新文赵春艳张凤逸
文献传递
肠道菌群对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0年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且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密切相关。药物进入体内后,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发生水解、还原、裂解等反应,使药物成分的活性或毒性发生改变,造成不同个体间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出现临床差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肠道菌群对药物的作用及药物在肠道菌群介导下发挥治疗作用或产生不良反应的机制,旨在为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王琳刘林生丁肖梁缪丽燕
关键词:肠道菌群个体化给药
代谢组学研究甲硝唑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机体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为技术手段,研究甲硝唑给药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整体代谢的调节作用,并采用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研究甲硝唑对金黄地鼠肠道菌群构成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模型动物血脂升高,并存在明显的体内代谢和肠道菌群的紊乱。连续给予金黄地鼠灌胃二周甲硝唑后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并能部分改善金黄地鼠因高脂饲料引起的代谢组学的和肠道菌群紊乱。但是,甲硝唑同时也可干扰机体的代谢,并能引起肠道正常菌群的紊乱,将其作为一个新型降脂药物应用于临床需进一步研究。
顾胜华阿基业査伟斌王广基吴晓磊刘林生
关键词:代谢组学甲硝唑肠道菌群降血脂药
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组学"时期新兴的一门学科,也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通过全面、定量检测生物样本中多种类型小分子化合物,来了解在内在和外界因素作用下生物体内源性物质的变化及规律,特别适合于临床上研究机体因受到遗传、生长、生理、环境因素和异物、病源等刺激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借助于代谢组学技术不仅能够描述疾病发生、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机体代谢机能的状态和变化,为临床疾病的诊断、病理机制的探索、新治疗靶点的发现等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还可以揭示外界干扰因素(药物/毒物、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等)对机体的影响,为药效评价和疾病病因的筛查提供基础数据。近年来,代谢组学在临床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展现了鼓舞人心的应用前景。该文分别就代谢组学在描述疾病发展状态、研究疾病诊断方法、探索疾病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药效学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曹蓓阿基业王广基郑天刘林生李梦婕石建王新文赵春艳
关键词:代谢组学心血管疾病癌症代谢综合征生物标记物
克罗恩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
2024年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消化内科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154例。采集患者首次确诊年龄、性别、既往史、身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克罗恩病分型、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疾病相关资料,Harvey-Bradshaw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 2002)评分和营养治疗情况。根据NRS 2002评分,将纳入患者分为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对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4例克罗恩病患者中,49.4%(76/154)有营养风险,33.7%(52/154)存在轻度或中度贫血。2组患者的年龄、分型、病变部位、疾病行为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的身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处于活动期的患者比例、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分布宽度、累及上消化道或肛周病变或肠外症状的患者比例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有营养风险且得到营养治疗的患者仅12例(15.78%)。多因素分析显示,红细胞沉降率>10 mm·h^(-1)和中度活动期是克罗恩病患者营养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克罗恩病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较高,但接受营养治疗比例较低,临床应重点关注中度活动期和红细胞沉降率>10 mm·h^(-1)的克罗恩病患者,加强营养风险筛查和干预,改善克罗恩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顾融融范小飞徐红梅殷晓芹陆玉华刘林生
关键词:克罗恩病营养风险筛查肠内营养
运用尿液代谢组学对抗结核药物肝毒性机制的研究
目的:通过结核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害后尿液代谢组学变化的研究,结合尿液中吡嗪酰胺及代谢产物的浓度探索肝毒性的可能机制,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招募临床确诊的结核患者,用药前后的尿液,并测定相关生化指标;基于...
刘林生曹俊缪丽燕
关键词:代谢组学抗结核药物代谢产物吡嗪酰胺肝毒性
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模型方证对应的代谢组学表征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探索"方证对应"的科学内涵,本研究以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为模型,以基于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检测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为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和普萘洛尔的保护作用。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后,无论从PLS-DA散点图直观观察还是药物纠正的异常的内源性化合物个数来看,生脉注射液都显示优于其他两种药物的效果,进一步用与心血管和睡眠密切相关的指标内皮素-1验证了代谢组学的结果。最后分析了受到调节的化合物及相关生化代谢通路,推测生脉注射液的作用与调节能量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多条代谢途径有关,这为生脉"方""对应"用于气阴两虚"证"心肌缺血提供了科学的证据。此发现说明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为传统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严蓓阿基业郝海平王广基刘林生查伟斌张颖顾胜华
关键词:代谢组学方证对应气阴两虚心肌缺血生脉注射液
一种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定量评价药效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定量评价药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基于质谱、核磁共振等测定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全面、定量测定生物样本中小分子化合物,再采用多变量数据处理方法建立多维空间数学模型,计算给药组与对照组的相对...
王广基阿基业刘林生曹蓓郑天石建李梦婕龚平王新文赵春艳陆益红黄青严蓓查伟斌顾胜华张颖
文献传递
一种DNA点突变定量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NA点突变定量检测试剂盒,包括如下组分:2条外引物,其脱氧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2所示,2条内引物,其脱氧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3、4所示;1条PNA探针,其脱氧核苷酸序...
陈之遥缪丽燕赵军黄晨蓉程宗琦朱建国边诣聪李畅张诗超刘林生丁肖梁
干姜热性作用的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基于气相质谱联用代谢组学平台研究干姜水提液对大鼠血清的影响,探索干姜热性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连续5 d给予干姜水提液,分析大鼠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线性统计技术分析差异代谢产物,解析内源性代谢产物变化及相关通路。结果正常大鼠在给药后,α-酮戊二酸、苹果酸及柠檬酸等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下降,天冬氨酸、谷氨酸及胱氨酸等生糖氨基酸中间产物也下降,推测大鼠在给予干姜提取物后体内三羧酸循环代谢通路及生糖氨基酸通路激活用于产生热量,与干姜热性功效相吻合。结论正常大鼠中干姜提取液可能通过增强三羧酸循环及生糖氨基酸代谢通路发挥了热性的功效。
刘林生缪丽燕
关键词:干姜能量代谢代谢组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