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植华

作品数:91 被引量:707H指数:15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1篇宫颈
  • 45篇宫颈癌
  • 34篇子宫
  • 27篇子宫颈
  • 27篇瘤病毒
  • 26篇乳头
  • 24篇人乳
  • 22篇乳头瘤
  • 22篇乳头瘤病毒
  • 20篇人乳头瘤
  • 20篇人乳头瘤病毒
  • 20篇肿瘤
  • 17篇上皮
  • 17篇细胞
  • 16篇子宫颈癌
  • 13篇阴道
  • 13篇上皮内
  • 13篇上皮内瘤
  • 13篇皮内
  • 13篇内瘤

机构

  • 68篇深圳市妇幼保...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0篇深圳市慢性病...
  • 8篇北京协和医学...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北京大学深圳...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89篇刘植华
  • 27篇李晴
  • 22篇王月云
  • 11篇李卫红
  • 11篇黄美娥
  • 10篇彭绩
  • 10篇黄犁
  • 10篇袁世新
  • 9篇乔友林
  • 9篇王晨虹
  • 8篇李小玲
  • 7篇陈国斌
  • 7篇吴瑞芳
  • 7篇龙峰
  • 7篇林秋粉
  • 7篇徐波
  • 6篇叶梦兰
  • 6篇麦凤珍
  • 6篇谢建生
  • 6篇张燕茹

传媒

  • 16篇中国肿瘤
  • 7篇医学研究杂志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肿瘤学杂志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新知
  • 1篇护理研究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亚型分析
2011年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妇女人群子宫颈感染HPV基因亚型流行特征。方法应用PCR结合反向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对1455例HPV阳性感染者进行基因亚型检测。结果1455例阳性感染者,单一型感染1277例,占87.8%,混合型感染178例,占12.2%;前5位胛y高危基因亚型分别是HPV16、52、58、18、33;在2006~2008年与2009~2010年两个时间段之间,HPV16、33和52基因亚型构成比明显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颈感染HPV以单一型为主,HPV16、52、58、18、33是感染的主要高危基因亚型;HPV高危基因亚型构成比在不同阶段存在差异。
王月云彭绩马丁汪建梅谢建生蔡筠刘植华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工作开展以我院患者为例,均为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内膜异位症患者,选取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方法和治疗时间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各项激素水平进行比较时,甲组患者各项水平较高,均与乙组和丙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乙组和丙组患者的各项激素水平在无显著差异,表示为P>0.05,无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的差异较小,表示为P>0.05,而丙组与乙组和甲组的数据差异均相对较大,表示为P<0.05,丙组发生率较高。结论在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将腹腔镜手术与GnRH-a联合治疗方法进行应用,其效果显著于单纯的腹腔镜治疗,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石淑娟刘植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GNRH-A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
热凝治疗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热凝治疗对我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2018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内蒙古鄂托克县、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和城市地区(深圳)建立宫颈癌筛查队列中符合标准的20~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HPV阳性且接受热凝治疗(166例)或未接受任何治疗(2716例)对象进行随访评估。针对热凝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在其治疗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随访;针对未接受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进行每年随访,对所有随访过程中HPV和(或)细胞学阳性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或)活检。比较评估接受热凝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对象随访过程中的HPV清除率及热凝治疗对CIN病变的治愈率。结果分别有152例接受热凝治疗对象和2539例未接受治疗对象接受了随访评估,年龄M(Q_(1),Q_(3))分别为42(36,48)和47(41,54)岁,中位随访时间M(Q_(1),Q_(3))分别为23.4(12.4,24.5)和23.5(12.4,24.0)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热凝治疗组的HPV清除率(73.0%,111例)高于未治疗组(46.1%,1171例)(P<0.001)。与未治疗组相比,热凝治疗清除HPV16的OR(95%CI)值为2.8(1.3~6.1),HPV52为3.2(1.3~7.9),HPV58为5.8(2.1~15.6)。接受热凝治疗组中基线病理诊断为CIN者的治愈率为77.4%(72例),其中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和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的患者其治愈率分别为81.0%(47例)和71.4%(25例)。结论热凝治疗是清除HPV感染和治疗CIN病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我国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较高的HPV型别,清除率高于未治疗人群。
赵雪莲赵爽胡尚英段如菲刘植华段仙芝张询乔友林赵方辉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人乳头瘤病毒热凝随访
深圳妇女人乳头瘤病毒的型别分布被引量:44
2006年
目的 调查深圳市妇女生殖道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以及在人群中的分布。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的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社区15—59岁的女性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合格对象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采集受试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HPV-DNA的第2代杂交捕获(hc2)试验和HPV分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共1137名妇女入选。hc2和基因芯片对13种高危型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4.0%和9.8%,前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Х^2=27.198,P〈0.001),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kappa=0.498,P〈0.001)。基因芯片对低危型和其他型别HPV的检出率分别为1.9%和0.2%。高危型HPV阳性人群中16、18和58型HPV百分比依次为29.7%、18.9%和18.9%。低危型HPV的年龄别人群检出率(17—34、35—44和45—59岁)依次为1.4%、1.7%和3.2%。结论 16、18和58型为该人群最常见的3种高危型HPV,高危型HPV的年龄别感染率差别主要表现为HPV16在人群中的变化。低危型HPV的感染机会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石菊芳吴瑞芳刘植华周庆芝李霓乌兰娜李晴王倩刘彬李瑞珍乔友林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
卵巢良恶性病变组织中DNA聚合酶β(DNApolβ)和铁蛋白(FT)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卵巢腺癌、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DNA聚合酶β(DNApolβ)和铁蛋白(FT)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43例卵巢腺癌、15例浆液性囊肿瘤、15例黏液性囊腺瘤和10例正常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DNApolβ和FT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卵巢腺癌DNApolβ和FT表达阳性率(48.8%,58.1%)明显高于黏液性囊腺瘤(20.0%,26.7%,P<0.05)、浆液性囊腺瘤(20.0%,26.7%,P<0.05)和正常组织(0%,0%,P<0.01);组织学分级G1、临床分期Ⅰ+Ⅱ、无淋巴结转移及未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腺癌病例DNApolβ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G3、临床分期Ⅲ+Ⅳ、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病例(P<0.05或P<0.01);组织学分级G1及无淋巴结转移病例FT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G3和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结论DNApolβ和FT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卵巢腺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
龙峰王晨虹徐波刘植华黄犁
关键词:卵巢肿瘤铁蛋白
HPV基因亚型分布及其与CIN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妇女HPV基因亚型分布状况,及HPV感染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情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于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健康体检HPV分型检测阳性的妇女,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HPV分型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妇女2578例,年龄18~70岁,病理结果为正常或炎症者1983例,CINⅠ为278例,CINⅡ/Ⅲ为308例,宫颈浸润癌9例。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高危型HPV为HPV52、43、16、58、56;CINⅠ中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依次为HPV52、16、58、56、43,CINⅡ/Ⅲ中HPV基因亚型构成前5位依次为HPV16、58、52、33、18;随着感染HPV亚型增多,CIN构成比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CINⅡ/Ⅲ)以25~44岁年龄段相对多见。[结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妇女HPV基因亚型分布与其他地域存在差异。不同程度宫颈癌前病变HPV亚型分布可能存在差异,而HPV16、52、58在宫颈病变中均占有重要地位;HPV多重感染者,CIN风险明显增加;25~44岁有性生活妇女应为宫颈癌筛查的侧重点人群。
金玲喻栎瑾刘植华王月云李小玲麦凤珍杨丽芳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
深圳市社区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HPH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取开展妇女健康体格检查较好的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系统及尚未很好开展子宫颈癌筛查的深圳市龙岗区居民社区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对30~60岁妇女进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癌。结果:筛查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系统女性教职工1761例,HPV阳性者208例(11.81%),≥CINⅠ病变34例(1.93%);深圳市龙岗区紫薇社区妇女764例,HPV阳性者122例(16.00%),≥CINⅠ病变34例(4.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49,P=0.0044,χ2=12.9075,P=0.0003);HPV阳性者≥CINⅠ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HPV阴性者(OR=25.47,95%CI:14.35~45.23);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PV检测对预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病变)的临床价值,其敏感度:76.47%,特异度:88.69%,阳性预测值:15.75%,阴性预测值:98.46%。结论: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应将HPV感染者作为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健康人群普查能有效预防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人群自觉参与子宫颈癌筛查。
刘植华李晴李卫红彭绩周海滨
关键词:子宫颈癌HPVCIN
深圳市女性HPV感染及血清叶酸水平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深圳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血清叶酸水平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深圳市7家医院宫颈门诊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90人,CIN1有110例,CIN2+有136例。比较分析各组妇女HPV感染状态,血清叶酸水平及其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HPV感染率逐渐升高(χ~2_(趋势)=104.351,P<0.001)。正常组、CIN1组及CIN2+三个组间血清叶酸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13,P=0.014),其中,CIN2+组与正常组及CIN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r HPV+者血清叶酸水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43,P<0.001)。其中,CIN2+组与正常组及CIN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叶酸水平可能与子宫颈病变相关,且可能与HPV感染存在相加作用。
王月云张燕茹刘植华任晓慧袁世新周琳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血清叶酸宫颈癌
酶联亲和组化法测定子宫肌瘤及腺肌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雌、孕激素受体
1997年
采用酶联亲和组化法测定子宫肌瘤及腺肌瘤患者与正常女性献血员外周血白细胞雌、孕激素受体。此法与葡聚糖活性碳法的相符率为88.89%,并实用、简便、易行、可靠。
刘植华蔡桂茹卢运萍王世宣
关键词:子宫肿瘤组织化学
SiRNA干扰FOXF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2017年
目的研究siRNA干扰叉头框转录因子F2(forkhead box F2,FOXF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 Time-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iRNA干扰FOXF2前后Hela细胞中FOXF2mRNA、蛋白的表达变化来验证转染成功;同时用RT-PCR检测siRNA干扰FOXF2前后,Hela细胞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Snail、Twist、P53、E2F1、RB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iRNA干扰FOXF2前后,Hela细胞中E-cadherin、vimentin、Snail、P53、E2F1蛋白的变化。结果 siRNA干扰FOXF2后,RT-PCR、WB检测显示siRNA-FOXF2 1415组FOXF2的蛋白、mRNA均明显下降,验证转染率较高(P<0.001)。RT-PCR显示E-cadherin mRNA表达下降,vimentin、Snail及Twist mRNA表达升高;抑癌基因P53mRNA表达下降,致癌基因RB mRNA及其相关转录因子E2F1 mRNA表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及Snail蛋白表达上调;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下调,E2F1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siRNA干扰FOXF2促进Hela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并加速了肿瘤的进展。
刘丽敏刘植华何芳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