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盛佳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良机不再——兼论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被引量:1
- 2004年
- 刘盛佳
- 关键词:区域经济经济结构经济资源
- 开凿两沙、沙谌运河的初步探讨被引量:6
- 1996年
- 认为开凿从长江沙市港至汉江沙洋港运河,沟通长江和汉江两大河流;开凿沙洋至谌家矶的沙谌运河,既和三峡工程完工后自重庆至上海直通10000t级船队的航运配套,缩短250km航程,又可通过分期过洪,根本解除长江中游平原的水患威胁,还是中线南水北调工程向汉江下游补偿水量的工程之一,效益巨大。
- 刘盛佳
- 关键词:南水北调
- 21世纪湖北暨武汉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被引量:7
- 2001年
- 21世纪湖北暨武汉开局便面对东部现代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态势 ,但在腹部七省市中 ,湖北暨武汉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台地优势 ,创造了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并通过区位优势、科教优势和水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提升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势能 ,扩大其服务范围和市场占有率 ,便可以在全国实现湖北暨武汉的崛起 。
- 刘盛佳
- 关键词:水资源优势市场占有率
- 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分析被引量:15
- 2003年
- 湖北省是一个较发达的省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超特大城市武汉的GDP总值超过省内其他11个大中城市的总和;全省人均GDP总值最高的十堰城区为全省最低的5县环绕,两者的最大差距达12.5倍;有8个县人均GDP未达世界上极端贫困线标准,16个县市未达贫困县标准;而最高记录却逼近3000美元,可称实现富裕标准.分析认为应用汽车拉动和高科技产业拉动的双拉动模式,实现武汉、宜昌和襄樊三大城市圈建设,对特困县和贫困县实施特殊政策,就可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刘盛佳
- 关键词:城市圈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
- 试论人文地理学思想史的范式——中国20世纪人文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与表达的基本构架被引量:5
- 2006年
- 21世纪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势必在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于20世纪及其初初叶以来的人文地理学思想的系统评价与科学继承。而应该怎样研究与构建人文地理学思想史就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 潘玉君王兴中刘盛佳武友德
- 关键词:范式
- 关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思考被引量:6
- 2003年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始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为什么提出武汉城市圈建设问题,武汉城市圈建设如何进行?我的看法是。一。
- 刘盛佳
-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建设城市场点轴理论中心地理论
- 从陆机《辩亡论》看赤壁之战的战址被引量:1
- 2005年
- 陆逊之孙, 陆抗之子的陆机, 在《辩亡论》中指出赤壁之战曹军的进军路线是:“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 邓塞是今襄樊市市区; 与陈寿“公自江陵征备, 至巴丘, ……公至赤壁”吻合, 因为江陵为汉县, 包括今荆州市市区和江陵县, 荆门市市区和沙洋县, 以及潜江市; 巴丘乃云梦泽的古称, 正好循古代夏口至江陵走夏水航线一致。加之文聘为江夏郡太守, 郡址先沔口 (今汉阳), 后石阳 (今黄陂), 所以赤壁之战战址是黄州。
- 刘盛佳
- 关键词:赤壁之战
- 地理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论说的解读
- 1998年4月3日,在黄秉维院士85华诞之际,我专程赴黄府拜访黄秉维院士,亲自聆听了他的地球陆地系统学说的论说。黄老从李希霍芬(F.V.Richthogen,1833-1905)的地球表层,即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 刘盛佳
- 关键词:地理学研究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地球系统科学
- 文献传递
- 略论地名、地图、地理产生的渊源关系被引量:5
- 1996年
- 认为地名、地图、地理在古代都是揭示地理实体的学问.根据古今文献记载的分析,人类认识地理实体的过程是由个体开始,继而研究各别个体的空间关系,进而揭示实体的构成、联系和性质,这一认识过程正好是由地名到地图再到地理;由其产生的渊源关系也揭示出三者皆是共同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科学。
- 刘盛佳
- 关键词:地名地图地理渊源关系地理环境
- 关于建立中部地区统一电网的探讨
- 2005年
-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制订之中,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目前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是煤、油、电、运;中部地区是四个制约的关键所在,建立统一的中部电网,既是解决全国瓶颈制约的钥匙,也是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
- 刘盛佳
- 关键词:能源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