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福迁

作品数:22 被引量:237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卒中
  • 14篇脑卒中
  • 10篇康复
  • 7篇体外冲击波
  • 7篇卒中后
  • 7篇脑卒中后
  • 6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卒中患者
  • 4篇痉挛
  • 4篇痉挛状态
  • 4篇教学
  • 3篇学法
  • 3篇体外冲击波治...
  • 3篇偏瘫
  • 3篇综合征
  • 3篇康复训练
  • 3篇康复治疗
  • 3篇老年

机构

  • 22篇吉林大学第一...
  • 5篇吉林大学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22篇刘福迁
  • 18篇段好阳
  • 16篇李贞兰
  • 13篇闫兆红
  • 6篇刘娜
  • 6篇徐国兴
  • 2篇张红
  • 2篇聂文博
  • 2篇怀志刚
  • 1篇李品梅
  • 1篇李文茂
  • 1篇易江
  • 1篇付英姿
  • 1篇陈晶
  • 1篇李贺
  • 1篇蒋振刚
  • 1篇刘剑秋
  • 1篇韩成
  • 1篇张国栋
  • 1篇郝丽娜

传媒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高校医学教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机器人外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贾氏点穴及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祖国医学贾氏点穴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方面已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它以指代针的点穴疗法在患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特定的刺激线上,用手进行点、按、拍、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使"气"和"力"的作用刚柔并济,点穴时速率快、气感大、透筋达骨,并沿着经络-内脏的相关路线,渗透到患者体内。
安刚刘福迁刘剑秋付英姿
关键词:脑卒中微循环康复训练
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 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手法淋巴引流。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排水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手部水肿程度、患肢疼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肢水肿程度、VAS评分、FMA评分和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肢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水肿程度[(146.71±6.22)ml]、VAS[(2.39±1.01)分]、FMA[(59.84±5.99)分]、MBI[(72.04±8.9)分]较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脑卒中后早期SHS患者的水肿、疼痛,并能促进上肢功能恢复,提高ADL能力。
段好阳张国栋尹明刘福迁闫兆红
关键词:老年脑卒中肩手综合征
四肢联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观察四肢联动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四肢联动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周和6周后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3周和6周后,2组患者的TCT、BBS、MBI、FAC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3周后,治疗组的TCT评分为(37.09±10.9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3周后的(26.83±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周后,治疗组的TCT、BBS、MBI、FAC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6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联动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ADL能力。
段好阳刘福迁闫兆红张红李贞兰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躯干控制
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KOA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28例。药物治疗组患者接受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0MAc)评定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WOMAC各项评分(疼痛、晨僵、日常生活能力、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患者W0MAc各项评分(疼痛、晨僵、日常生活能力、总分)分别为(3.17±1.03)分、(2.23±0.91)分、(20.13±6.46)分、(28.37±11.62)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的(5.27±1.58)分、(3.32±1.14)分、(27.35±13.28)分、(40.16±5.9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16、3.440、4.691、8.015,均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药药物离子导入可显著缓解老年KOA患者的疼痛、晨僵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段好阳闫兆红李贞兰刘福迁
关键词:离子透入法高能量冲击波
不同参数下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小腿三头肌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
段好阳李贞兰刘福迁闫兆红徐国兴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16年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我国发病率为30%~50%,与国外发病率基本一致。王尊等认为,年龄是脑卒中抑郁的主要因素之一,老年人发病率为60%左右,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的风险高于其他年龄,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拒绝进食、
刘福迁李贞兰闫兆红孔繁时段好阳
关键词:早期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脑卒中抑郁症
双向运动模式与多向运动模式动态平衡训练治疗脑卒中后Pusher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Pusher综合征(Pusher syndrome)是脑卒中患者发生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平衡功能障碍,其发生率约为10%—40%[1—2],与我科室近5年统计的脑卒中后Pusher综合征的发生率21.5%基本一致。多数Pusher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躯干向偏瘫侧倾斜,少数表现为向后侧倾斜,当被动向中线或健侧方向移动身体重心时,躯干会出现抵抗[3—4]。
段好阳刘福迁谢建行闫兆红王立业怀志刚李贞兰
关键词:PUSHER综合征平衡功能障碍身体重心脑卒中患者脑卒中后
动态平衡训练仪中的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观察动态平衡训练仪中的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动态平衡训练仪训练,每日1次,每次2h,每周训练6d,连续训练8周。治疗组患者将运动模式设置为任务导向性训练模式接受接受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模式的训练,每日2次,每次20min,每周训练6d,连续训练8周;对照组不接受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只根据治疗师的提示口令,重复“向患侧或健侧倾斜-回归中立位-向健侧或患侧倾斜”动作,每日2次,每次20min,每周训练6d,连续训练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和对侧倾斜量表(SCP)分别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躯干控制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倾斜程度。 结果 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TCT、BBS、MBI和SCP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TCT评分为(42.74±7.3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的(30.26±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TCT、BBS、MBI和SCP评分分别为(75.22±7.81)、(48.16±6.47)、(71.31±11.34)和(1.42±1.08)分,均显著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54.63±10.92)、(40.70±5.64)、(63.96±11.32)和(2.62±1.10)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态平衡训练仪中的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倾斜综合征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并明显改善其倾斜程度。
段好阳闫兆红刘福迁刘娜徐国兴李贞兰
关键词:脑卒中视觉反馈任务导向性训练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塑形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塑形技术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恢复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组(CIMT组)10例,塑形组10例,作业疗法组(OT组)10例。CIMT组采用塑形技术+行为技术+限制技术;塑形组采用塑形技术+限制技术;OT组采用作业疗法+限制技术。所有组连续康复治疗3h/d,5d/周,共2周。采用运动功能活动指数(MAL)评定患侧上肢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能力;采用Wolf运动功能评定法(WMFT)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所有组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进行MAL评定,治疗前后分别进行WMFT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所有组治疗后1dMAL指数提高明显(P<0.01);CIMT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MAL指数提高明显(P<0.01),塑形组和OT组则无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组间MAL比较,CIMT组MAL指数提高最明显,与塑形组和OT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塑形组与OT组组间MA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组治疗前后WMFT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单纯塑形技术和强化作业疗法对运动功能具有同样的康复疗效;CIMT通过塑形技术和行为技术协同应用,显著提高康复疗效,并使康复疗效继续维持到治疗后1年;康复治疗中应重视行为因素的康复作用。
李贞兰刘福迁李贺
关键词:脑卒中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上肢康复
虚拟现实技术在平衡功能康复训练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展开了教育方式的创新,掀起了开发应用VR技术教学的热潮,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本文就VR技术在平衡功能康复训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VR技术教学应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段好阳刘福迁谢建航韩成蒋振刚李贞兰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法康复训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