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铭

作品数:32 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剖宫产
  • 7篇妊娠
  • 5篇早产
  • 5篇胎儿
  • 5篇分娩
  • 4篇漂移
  • 4篇并发
  • 4篇并发症
  • 4篇产程
  • 4篇产前
  • 4篇车辆
  • 3篇动力学模型
  • 3篇阴道
  • 3篇阴道分娩
  • 3篇剖宫产术
  • 3篇子宫
  • 3篇力学模型
  • 3篇驾驶
  • 3篇车辆动力
  • 3篇车辆动力学

机构

  • 3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32篇刘铭
  • 15篇段涛
  • 6篇熊璐
  • 4篇裘佳敏
  • 4篇余卓平
  • 3篇刘丹
  • 3篇单震丽
  • 3篇蒋湘
  • 3篇周健
  • 2篇钱小虎
  • 2篇周木兰
  • 2篇李婷
  • 2篇花静
  • 2篇袁英
  • 2篇王晔
  • 1篇石琪
  • 1篇张治萍
  • 1篇钱俏
  • 1篇许传露
  • 1篇马振芳

传媒

  • 8篇中国实用妇科...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产科急救...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管理被引量:30
2014年
近几十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剖宫产率日益增高,造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剖宫产率升高的可能原因众多,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的重复剖宫产也是其中之一.因此,积极开展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近远期并发症成为产科学界关注的焦点.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累积,国际产科学界对VBAC的观念亦不断发生变迁,20世纪80年代认为VBAC安全、适宜,推荐有1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且无阴道分娩禁忌证者试行VBAC[1];20世纪90年代有关VBAC并发症报道日益增多,尤其是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及输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2倍[2],对VBAC的观念又趋于保守[3-4].因此美国VBAC试产率有所下降,2010年的报道显示稳定于10%左右[5].
刘铭段涛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剖宫产率升高CESAREANVBAC远期并发症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管理规范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指导价值被引量:85
2014年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和成功推行VBAC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3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 002例孕妇的资料,对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前后试行VBAC的116例有1次剖宫产史的单胎孕妇进行比较,规范实施后的95例为研究组,规范实施前的21例为对照组.采用f或x2检验比较2组孕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及入住新生儿病房等母儿结局. 结果 自2012年1月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后,VBAC试产率从1.8%(21/1 147)增加至11.1% (95/855),VBAC成功率达97.9%(93/95),仅2例因产时胎儿窘迫和活跃期停滞中转剖宫产终止妊娠.研究组孕妇产时出血[(246±127)ml]低于对照组[(260±35) ml](t=0.50,P>0.05);产褥病率1例(1.0%),高于对照组[0(0.0%)](P>0.05);产后住院(2.1±0.8)d,短于对照组[(2.1±0.5)d](t=0.22,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290±632)g,显著高于对照组[(2 837±1 057)g](t=2.59,P<0.05);新生儿l min Apgar评分8~l0分88例(92.6%),4~7分7例(7.4%),对照组21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为8~l0分(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P>0.05);研究组1 7例(1 7.9%)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33.1%)](x2=4.15,P<0,05).2组均无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或母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VBAC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VBAC和提高VBAC成功率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保障母儿安全和降低VBAC失败带来的严重不良预后.
刘铭刘丹李婷王伟琳单震丽盛丽丽苏秀娟周健裘佳敏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子宫破裂
脐带脱垂的预防和急救处理被引量:4
2017年
脐带脱垂是严重威胁围产儿生命的产科急症之一,处理的关键在于高危因素的识别和预防。一旦发生,恰当的救治可以显著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并可以改善其远期预后。因此,如何提高对脐带脱垂高危因素的认识并做好预防措施,如何恰当和迅速地处理脐带脱垂,是本文阐述的重点内容。
刘铭段涛
关键词:脐带脱垂
胎粪污染羊水处理被引量:30
2010年
胎粪污染羊水并不一定代表胎儿缺氧的存在,只有极小一部分会发展为胎粪吸入综合征。所以,探讨污染的羊水是否干预产科临床处理时,医生应综合考虑胎儿监护、头皮血pH值及病人的意愿等,从而决定进一步的分娩方式。
刘铭段涛
关键词:胎粪污染羊水胎粪吸入综合征剖宫产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动汽车漂移入库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动汽车漂移入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用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轮胎力饱和工况下的轮胎模型;2)采用面向漂移入库控制的TD3算法实现智能电动汽车漂移入库。与现有技术...
冷搏刘铭熊璐余卓平
文献传递
IOM孕期体质量控制标准对上海地区孕妇的适用情况初探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估美国科学院医学院(IOM)孕期体质量控制标准是否适用于上海地区孕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产妇的孕期体质量变化及妊娠结局资料,按WHO体质量分类标准将孕前体质量分为体质量过低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按孕期体质量控制是否符合IOM标准进行分组(未达标、达标、超标),比较不同组别包括出生体质量在内的各种妊娠结局,分析IOM体质量控制标准在上海地区人群中的适用情况。结果:纳入研究资料齐全孕妇6915例,体质量过低、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分别占15.7%(1086例)、76.4%(5281例)、7.3%(502例)及0.7%(46例),仅43.3%(2991/6915)孕妇孕期体质量控制达到IOM体质量控制标准。未达标、达标及超标组间,除低体质量组的巨大儿发生率,正常组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低出生体质量及巨大儿总发生率,超重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率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体质量变化与低出生体质量儿及巨大儿联合风险曲线图显示,当孕期体质量控制低于IOM时,风险最低。结论:IOM推荐孕期体质量控制范围不适用于上海地区孕妇,上海地区孕妇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孕期体质量控制以改善包括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内的妊娠结局。
宋月华蒋湘刘铭毛敬周木兰钱小虎马振芳韩志敏姚玉兰裘佳敏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低体质量儿巨大儿
产时宫内复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产时宫内复苏(intrauterine fetal resuscitation)是指为改善产时胎儿氧供而使用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变体位、吸氧、静脉补液及使用宫缩抑制剂等。对于产时胎儿健康状况的评估主要来自胎心监护,目前国外胎心监护相关指南”、把胎心监护图形分为3类,对于Ⅱ类及Ⅲ类图形,可使用产时宫内复苏措施后再重新评估,这些措施可能通过改善胎儿氧供而纠正或改善异常的胎心监护图形,为继续阴道试产提供依据,也为行阴道助产或剖宫产争取时间。对于胎心监护图形判断及产时宫内复苏措施的实施,建立在对母体胎儿之间氧输送生理机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现对胎儿氧输送的生理机制及产时宫内复苏措施讲解如下。
王晔刘铭
关键词:宫内复苏胎心监护图形生理机制FETAL宫缩抑制剂改变体位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动汽车漂移入库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智能电动汽车漂移入库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用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车辆动力学模型以及轮胎力饱和工况下的轮胎模型;2)采用面向漂移入库控制的TD3算法实现智能电动汽车漂移入库。与现有技术...
冷搏刘铭熊璐余卓平
早产两个临床热点问题探讨被引量:19
2017年
早产是多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发病最主要的原因[1]。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的早产率约为11%,也就是说,每年约有1500万早产儿出生,因此,早产一直是产科学界最关注的主题之一[2]。但近几十年来,产科的一系列防治早产的干预措施并没有明显降低早产率,目前认为产前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的治疗以及硫酸镁保护脑神经的使用是改善围产儿结局的最重要的产科干预措施[2]。
段涛刘铭
关键词:早产糖皮质激素围产儿死亡率
产前检查被引量:7
2007年
产前检查(antenatal care)是贯彻预防为主,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安全分娩和优生优育,减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降低围产期病死率的必要措施。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视围产期保健,在全国大城市建立围产期保健网,对孕产妇进行登记和产前检查,并逐渐推向全国,现在已形成比较成熟、规范的产前检查模式,大大降低了母儿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及医疗水平发展有差异,许多基层医院的产前检查尚不规范。
裘佳敏刘铭段涛
关键词:产前检查围产期保健妊娠合并症胎儿健康优生优育安全分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