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锦燕

作品数:17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肠癌
  • 3篇细胞
  • 3篇腺癌
  • 3篇结肠
  • 3篇结肠癌
  • 3篇化疗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晚期
  • 2篇胃癌
  • 2篇消化道
  • 2篇疗效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给药
  • 2篇静脉给药方法
  • 2篇化道

机构

  • 10篇保定市第二医...
  • 7篇河北省保定市...
  • 4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保定市第一医...
  • 1篇保定市第三医...
  • 1篇保定市第五医...

作者

  • 17篇刘锦燕
  • 6篇胡伟东
  • 4篇王鹏
  • 2篇宋新梅
  • 2篇张艳丽
  • 2篇王颖
  • 2篇李海飞
  • 1篇赵丽娜
  • 1篇杨建新
  • 1篇燕虹
  • 1篇靳翠彬
  • 1篇石奇松
  • 1篇赵志英
  • 1篇杜宇
  • 1篇于晓军
  • 1篇马金海
  • 1篇陈伟
  • 1篇韩凤梅
  • 1篇任继媛
  • 1篇杨菁

传媒

  • 4篇中国药业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2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穗花杉双黄酮调节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穗花杉双黄酮(AMF)调节缺氧诱导因子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结肠癌(CC)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方法取CC患者的癌组织(CC组)和配对相邻正常组织标本(CON组),将CC细胞系HCT-116细胞分为:HCT-116组(未做任何处理的HCT-116细胞)、L-AMF组、M-AMF组、H-AMF组(50、100、150μmol/L AMF孵育HCT-116细胞)、HIF-1α/VEGF信号通路激活剂(DMOG)组(250μmol/L DMOG孵育HCT-116细胞)、H-AMF+DMOG组(150μmol/L AMF和250μmol/L DMOG共同孵育HCT-116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E-钙黏蛋白(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蛋白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CCK-8检测HCT-116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CT-116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HCT-116细胞侵袭、迁移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测定毛细管形成。结果CC组织标本和细胞中HIF-1α、β-catenin、VEGF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HCT-116组相比,L-AMF组、M-AMF组、H-AMF组HIF-1α、β-catenin、VEGF蛋白表达、HCT-116细胞OD值、迁移数量和侵袭数量及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VM管样结构数量依次显著下降,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依次显著上升(P<0.05),而DMOG组以上指标趋势明显相反(P<0.05);DMOG消除了H-AMF对HCT-116细胞有利的影响。结论AMF可能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来抑制CC细胞增殖和VM。
冯娜欣王鹏何明璇刘锦燕
关键词:穗花杉双黄酮结肠癌血管生成拟态
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50例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注射液、活血化瘀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基本痊愈时间和有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提高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胡伟东刘锦燕燕虹张颖赵丽娜
关键词:前列地尔奥扎格雷钠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进行临床Braunwald分级,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16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二组:A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B组冠状动脉正常、轻度狭窄或中度狭窄。结果60例UAP患者中,A组45例(占75%),B组15例(占25%)。A组中Braunwald分级,ⅢA或ⅢB者17例(占37.8%),B组中2例(占13.3%)。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中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36例(占80.0%),明显高于B组2例(占13.3%P<0.05)。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0%和55%。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并可对冠状动脉形态学进行良好评价,从而进行介入治疗的筛选。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石奇松赵志英于晓军刘锦燕任继媛侯湘岭陈伟靳翠彬王丛魁杨菁
关键词: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
胃肝样腺癌1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刘锦燕王鹏
关键词:胃肝样腺癌肝细胞癌胃癌患者胃癌诊断ISH原发性
腐蚀性化疗药物静脉给药方法的临床研究
张艳丽刘锦燕胡伟东张翠华郭庆丽韩凤梅曹永恩
该项目通过临床实践,化疗药物的原瓶滴注(即直接用阿霉素药瓶滴注)、恒速恒压给药方法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调节输液速度、调整输液瓶高度,实现了恒速恒压的给药方法,同时省去了微滴泵的使用,亦达到了降低血管损伤的作用,能有...
关键词:
关键词:静脉给药方法
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消化道癌和乳腺癌38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希罗达)对中晚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口服卡培他滨2500mg/(m2·d),分早晚两次餐后服用,d1~d14每3周为1个周期,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38例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42.11%,稳定44.7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6个月;主要毒副作用为手足综合征,其他有骨髓抑制、恶心、食欲差、皮肤色素沉着及腹泻。结论卡培他滨对中晚期消化道癌和乳腺癌疗效好,毒副作用较少。
刘锦燕
关键词:结肠癌乳腺癌卡培他滨
尿激酶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继发脑卒中1例
2012年
患者男,43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胸闷、气短2 d于2011年11月21日收入心内科住院,入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级,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高脂血症。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
胡伟东刘锦燕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脑卒中尿激酶继发双下肢水肿
经皮置管热灌洗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锦燕胡伟东孟建彬张艳丽王颖于长游马少忠马金海杜宇杨建新
恶性心包积液是晚期肿瘤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多彩经皮心包置管和心包灌液化疗,我们进一步把热疗应用其中,充分利用水的易加温、调控方便和良好的热均散等物理特性,以水作为热载体,利用水在体腔内与浆膜种植转移癌灶和转移淋巴结能...
关键词:
关键词:心包积液化疗置管
放化疗联合治疗牙龈疣状癌1例
2009年
刘锦燕胡伟东
关键词:牙龈疣状癌
赫赛汀联合盖诺治疗炎性乳腺癌1例被引量:2
2009年
患者女,31岁,于2006年1月因停经诊断为妊娠。3月发现左乳红肿、疼痛,未引起注意,亦未给予特殊诊治。6月底即孕7月时,因左乳红肿疼痛加重及左乳肿块于某医院就诊,经细针穿刺病理考虑为乳腺癌,后又前往北京某医院行左乳肿块粗针穿刺,病理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妊娠期左乳炎性乳腺癌。7月26日即孕31周时采取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并行双卵巢切除术,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卵巢转移。
刘锦燕
关键词:炎性乳腺癌赫赛汀乳浸润性导管癌盖诺临床表现诊断左乳肿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