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员

作品数:19 被引量:50H指数:5
供职机构:滨海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胰岛
  • 6篇胰岛素
  • 4篇疗效
  • 4篇病变
  • 3篇神经病变
  • 3篇肾病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糖尿病肾病
  • 3篇糖尿病周围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糖尿病周围神...
  • 3篇周围神经病
  • 3篇周围神经病变
  • 3篇细胞
  • 3篇2型糖尿病患...

机构

  • 9篇江苏省滨海县...
  • 8篇滨海县人民医...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滨海县人...

作者

  • 18篇刘青员
  • 7篇徐昌辉
  • 6篇朱静和
  • 4篇蒋凤
  • 4篇于建秀
  • 2篇施克传
  • 2篇徐书灿
  • 2篇钱雷
  • 2篇于露
  • 2篇朱静和
  • 1篇刘爱军
  • 1篇吴立华
  • 1篇丁玉才
  • 1篇韩国青
  • 1篇张永林
  • 1篇李冬玲
  • 1篇曹创
  • 1篇陈鑫
  • 1篇蒋凤
  • 1篇李冬玲

传媒

  • 4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大医生
  • 2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5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细胞检测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D8^+CD25^+Foxp3^+Treg(CD8^+Treg)细胞比例在2型糖尿病(T2DM)疾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90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L),分为45例T2DM伴正常蛋白尿患者(NMAU,MAL<30 mg/24 h),45例T2DM伴微量蛋白尿患者(MAU,MAL 30~300 mg/24 h),同时选择门诊体检健康人员45名作为对照组(HC)。通过特定蛋白仪检测患者mAlb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reg细胞比例;Luminex200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8、1β、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结果与HC组[4.43(3.26~5.75)%]相比,NMAU组[4.06(3.15~5.43)%]和MAU组[3.52(2.30~4.87)%]患者CD8^+Treg细胞比例降低,且MAU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HC组相比,MAU组和NMAU组患者血浆细胞因子TNF-α、IL-8、IL-6和IL-1β浓度均升高(P<0.05);MAU组患者CD8^+Treg比例与血清细胞因子TNF-α(r=-0.444 8,P<0.01)、IL-8(r=-0.341 2,P<0.05)、IL-6(r=-0.365 3,P<0.05)和IL-1β(r=-0.319 2,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reg对T2DM患者可能具有保护作用。结论通过调控T2DM患者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有可能减缓糖尿病的进程。
于建秀钱雷徐昌辉刘青员朱静和
关键词: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
短效胰岛素持续注入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持续注入治疗重症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6例空腹血糖≥16.7mmol/L的初诊2型糖尿(DM)病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CSⅡ)胰岛素治疗(CSⅡ组42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DⅡ组44例),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控制达标时间,胰岛功能恢复状况,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CSⅡ组显示出快速稳定的降血糖效果和长期血糖控制效果。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恢复亦较MD11组好;胰岛素抵抗改善CSⅡ组好于MDⅡ组。结论CSⅡ方式较MDⅡ方式更有效地控制血糖,B细胞功能恢复好,胰岛素抵抗下降快。
徐昌辉施克传刘青员丁玉才韩国青
关键词:2型糖尿病B细胞
CD8+CD25+FoxP3+调节T细胞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8+CD25+FoxP3+调节T细胞(CD8+Treg)在新诊断T2DM发病过程中的比例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7~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62例,其中肥胖患者30例(OB组,BMI≥28 kg/m2),非肥胖患者32例(T2DM组,BMI<28 kg/m2).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人群32名为正常对照组(NC).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8+Treg比例;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FoxP3 mRNA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OB组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及PBMCs FoxP3 mRNA均降低(P<0.05).OB组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与PBMCs FoxP3 mRNA水平(r=0.382,P=0.037)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FIns水平呈负相关(r=-0.421、-0.393,P=0.020、0.03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8+Treg可能是T2DM伴IR的保护因素(OR=0.637,95%CI 0.432~0.938).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外周血CD8+Treg细胞比例降低可能在T2DM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朱静和蒋凤刘青员于建秀
关键词:肥胖胰岛素抵抗
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美卡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8例行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31例为替米沙坦加常规治疗,联合组32例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加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并监测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替米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防止病情进展。
刘青员徐昌辉徐书灿
关键词:替米沙坦辛伐他汀糖尿病肾病
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评估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血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血容量、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B型利钠肽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TIR)、血浆脑钠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
刘青员朱静和
关键词: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心衰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4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5例。2组均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瑞格利奈治疗,B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2组均无退出病例。治疗前2组FBG、2h PG、Hb 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h PG、Hb A1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2组FBG、2h PG、Hb 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例,适应后症状缓解。2组均出现低血糖症1例,调整胰岛素用量后症状缓解。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Hb A1c均明显下降,且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
刘青员朱静和蒋凤于露
关键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重组甘精胰岛素
采用皮下泵入联合皮下注入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分析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联合餐前小剂量皮下注入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一治疗组(50例)和复合治疗组(5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胰岛素的方法为单一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联合餐前小剂量皮下注入胰岛素的方法为复合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降糖效果、C肽水平、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复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联合餐前小剂量皮下注入胰岛素的方法治疗重症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此方法解除高血糖毒性的效果较好,可作为强化治疗方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国章徐昌辉刘青员
关键词:胰岛素重症糖尿病
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2组患者治疗时间、降糖药物和饮食与治疗前保持不变,并给予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610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0.4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5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500μg,口服,每天3次。结果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尺、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VC)和腓、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阿魏酸钠注射液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刘青员张永林徐书灿
关键词:阿魏酸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
IL-35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IL-35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0例T2DM患者,其中单纯T2DM 36例,T2DM合并CAS 34例,同时选择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P35 mRNA和EBI3 mRNA表达水平;通过液相芯片仪检测各组患者血清IL-35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浓度。体外建立高糖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设低糖处理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25 mmol/L葡萄糖)、甘露醇组(25 mmol/L甘露醇)、IL-35+高糖组(50 ng/m L IL-35+25 mmol/L葡萄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HUVECs凋亡率和VCAM-1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9.37(3.72~14.55)ng/m L]相比,单纯T2DM组[5.01(2.37~9.87)ng/m L]和T2DM合并CAS组[3.92(2.15~6.36)ng/m L]患者血清IL-35浓度明显降低,且T2DM合并CAS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687.4(664.2~832.6)]相比,单纯T2DM组[785.2(754.5~938.1)]及T2DM合并CAS患者[932.4(892.6~1 028.3)]血清s VCAM-1浓度明显升高,且T2DM合并CAS患者s VCAM-1浓度升高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CAS组外周血PBMCs中P35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体外培养HUVECs后,高糖组刺激24 h及48 h后HUVECs凋亡率比低糖组明显增加(P<0.05),IL-35+高糖组刺激48 h后HUVECs凋亡率比高糖组明显降低(P<0.05);高糖组刺激48 h后HUVECs VCAM-1阳性率比低糖组明显升高(P<0.05),IL-35+高糖组HUVECs VCAM-1阳性率比高糖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证实IL-35在高血糖相关的内皮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
朱静和徐昌辉钱雷刘青员蒋凤于建秀刘娟利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硫锌酸联合爱维治治疗DPN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在控制饮食、运动、应用降糖药物的基础上,硫锌酸3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爱维治1.2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2周为一疗程;单用硫锌酸和爱维治,用法时间同联用组;对照组:维生素B12500μg,肌注每日次1次,2周为一疗程。结果:硫锌酸联合爱维治治疗DPN疗效最佳,单用亦有确切疗效,均无不良反应。
徐昌辉刘青员刘爱军
关键词:爱维治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