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我国进境原木携带检疫性病虫害概述
- 原木作为资源性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原木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口种类多、来源广、批量大,且逐年增加.同时进口原木的运输方式多样,在国内流向复杂,病虫害也较隐蔽,难于发现.这样极...
- 李媛刘靖涛刘英杰刘勇
- 关键词:植物检疫进境原木病虫害
- 文献传递
- 绿盲蝽触角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构建与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发掘研究
- 化学通讯对于没法借助语言和文字交流的昆虫来说是昆虫个体之间,以及与周遭环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至关重要的方式。嗅觉系统,是感受化学通讯的最主要的生理系统。昆虫嗅觉识别机制的阐明,有助于人们开发更加有效,更加绿色的防治手段来控...
- 刘靖涛
- 关键词: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荧光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我国进境原木携带检疫性病虫害概述
- 原木作为资源性产品,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对原木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口种类多、来源广、批量大,且逐年增加。同时进口原木的运输方式多样,在国内流向复杂,病虫害也较隐蔽,难于发现。这样极...
- 李媛刘靖涛刘英杰刘勇
- 关键词:进境原木有害生物植物检疫
- 文献传递
- 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7的表达及气味结合特性被引量:13
- 2013年
-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嗅觉识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运输外界脂溶性气味分子通过嗅觉感器淋巴液到达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s,ORs)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明确OBPs在昆虫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阐明昆虫嗅觉识别的机制,同时可为利用干扰昆虫嗅觉识别来进行害虫防治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克隆了一个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7基因(GenBank登录号:JQ675724),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以1-NPN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研究了AlucOBP7蛋白和10种棉花挥发物及6种性信息素类似物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在10种棉花挥发物中,AlucOBP7能够和2-己酮及水杨酸甲酯有效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55.13μmol/L和28.26μmol/L。在6种盲蝽性信息素类似物中,4-氧代-反-2-己烯醛和AlucOBP7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常数为23.14μmol/L。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及己酸己酯也能够和AlucOBP7有效结合,但结合能力中等,结合常数分别为30.58,39.26和35.81μmol/L。初步推测,AlucOBP7可能是绿盲蝽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并在感受性信息素和植物挥发物的过程中发挥双重功能。
- 纪萍刘靖涛谷少华朱晓强张永军郭予元
- 关键词: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性信息素原核表达
- 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31配体筛选及EAG测定
- 2024年
- 绿盲蝽Apolyguslucorum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了解其化学感受机制对该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化学感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深入探究绿盲蝽OBP家族成员AlucOBP3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采用荧光竞争结合试验和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系统分析了AlucOBP31对候选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及其电生理活性。荧光竞争结合试验结果表明,重组Aluc OBP31蛋白能够与16种配体化合物发生不同程度的结合,其中与植物挥发物β-紫罗兰酮的结合能力最强,而与十二醛和顺-丁酸-3-己烯酯的结合能力相对较弱。值得注意的,AlucOBP31能与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4-氧代-反-2-己烯醛结合,提示其可能参与绿盲蝽的性信息素识别过程。此外,AlucOBP31还对槲皮素、芦丁水合物、棉酚和单宁酸等4种非挥发性苦味物质具有强结合能力,暗示其可能在绿盲蝽的味觉识别中发挥一定作用。EAG试验进一步验证了AlucOBP31配体的电生理活性。绿盲蝽雌、雄成虫的触角对12种AlucOBP31挥发性配体均产生了明显的EAG反应,其中对顺-丁酸-3-己烯酯和4-氧代-反-2-己烯醛的EAG响应值显著高于其它配体,并且雄性触角对这些配体的EAG反应普遍强于雌性,提示AlucOBP31介导的化学感受过程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绿盲蝽AlucOBP31的结合特性及相应配体的电生理活性,发现该蛋白能够结合寄主植物挥发物、绿盲蝽性信息素组分以及多种非挥发性苦味物质,表明AlucOBP31可能在绿盲蝽的嗅觉和味觉识别过程中发挥多重生物学功能。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究AlucOBP31与其配体在绿盲蝽寄主选择、交配等重要生命活动中的生物学意义提供了研究基础,加深了我们对绿盲蝽化学感受机制的认知,也为绿盲蝽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
- 武娟张瑶瑶李仔博刘靖涛安兴奎刘顺李瑞军张永军
- 关键词:绿盲蝽配体结合EAG化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