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力斌

作品数:47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22篇理学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氮化
  • 10篇第一性原理
  • 10篇掺杂
  • 9篇氮化铝
  • 9篇纳米
  • 8篇电池
  • 6篇太阳电池
  • 6篇超导
  • 6篇超导薄膜
  • 5篇第一性原理研...
  • 5篇放电
  • 5篇放电过程
  • 4篇纳米材料
  • 4篇纳米材料制备
  • 4篇纳米片
  • 4篇发光
  • 4篇高温超导
  • 4篇高温超导薄膜
  • 3篇电子结构
  • 3篇阴极

机构

  • 40篇渤海大学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 3篇辽宁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阜新高等专科...

作者

  • 44篇史力斌
  • 11篇王秋实
  • 8篇张国华
  • 7篇李明标
  • 7篇张研研
  • 6篇张丽娜
  • 6篇董海宽
  • 5篇钟敏
  • 4篇王云飞
  • 4篇柯于洋
  • 4篇任瑞晨
  • 4篇张伟
  • 3篇齐义辉
  • 3篇郑岩
  • 3篇王东
  • 3篇修晓明
  • 3篇张琛
  • 3篇任骏原
  • 3篇朱革
  • 2篇王春杰

传媒

  • 7篇原子与分子物...
  • 6篇人工晶体学报
  • 5篇物理学报
  • 4篇渤海大学学报...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物理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大学物理实验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面HIT太阳电池TCO与非晶硅界面势垒的模拟优化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美国滨州大学研发的AMPS-1D软件,模拟了TCO与非晶硅界面势垒对TCO/a-Si:H(p+)/a-Si:H(i)/c-Si(n)/a-Si:H(i)/a-Si:H(n+)/TCO双面HIT异质结太阳电池光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电池的TCO/p+前接触界面势垒(对于电子)越高,越易形成欧姆接触,且电池的短波响应增强,使电池性能变好.模拟还发现,n+/TCO背接触界面势垒(对于电子)越低,电池性能越好.若背场重掺杂,在背接触势垒小于等于0.5eV时,电池的转换效率不会受到背接触势垒的影响;若背场低掺杂,在背接触势垒很小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与重掺杂相同的转换效率.
任瑞晨张研研史力斌李彩霞
关键词:太阳电池异质结TCO势垒
YBCO/LAO和YBCO/MgO超导薄膜的微波性质
2007年
利用微带谐振技术研究了YBa2Cu3O7/LaAlO3(YBCO/LAO)和YBa2Cu3O7/MgO(YBCO/MgO)超导薄膜的微波响应.通过测量微带谐振器的共振频率、有载品质因数、插入损耗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了超导薄膜的微波特性,获得了超导薄膜在绝对零度时的穿透深度λ0.对于YBCO/LAO,λ0=265nm;对于YBCO/MgO,λ0=280nm.本文还利用微带谐振器研究了YBCO/LAO和YBCO/MgO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
史力斌王云飞柯于洋张国华罗胜张雪强李春光黎红何豫生
关键词:超导薄膜YBA2CU3O7LAALO3MGO微带谐振器
非晶Si_(1-x)Ge_x:H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运用AMPS—ID程序研究了a-SiC:H/a-Si_(1-x)Ge_x:H/a-Si:H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特性.分析了a-SiC:H/a-Si_(1-x)Ge_x:H/a-Si:H薄膜太阳能电池短路电流、断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化效率随Ge成分(或含量)x和a-Si_(1-x)Ge_x:H层厚度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x=0.1和a-Si_(1-x)Ge_x:H厚度h=340 nm时,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9.19%.另外,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费英史力斌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
4d过渡金属掺杂石墨烯对HCN吸附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掺杂Y、Zr、Nb、Mo、Tc和Ru的石墨烯体系对氰化氢(HCN)的吸附作用。首先考察了HCN分子中H、C或N原子分别靠近吸附点的三种吸附构型。然后比较了吸附HCN前后掺杂石墨烯的能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掺杂Mo和Ru的石墨烯吸附HCN后的带隙大小变化大于20%,并表现为半导体行为,说明吸附后掺杂石墨烯的电导性能受影响较大。此外,进一步研究了掺杂Mo和Ru的石墨烯吸附HCN的过程,讨论了吸附能、带隙、晶格常数、HCN电荷和键长的变化,并分析了掺杂Mo和Ru的石墨烯的振动特性。研究表明,掺杂Mo和Ru的石墨烯对HCN的吸附非常敏感,这可能是开发HCN传感器的有用材料。
董海宽史力斌
关键词:石墨烯过渡金属掺杂氰化氢
Ba_8Si_(46)、Ba_8Cu_6Si_(40)和Ba_8Au_6Si_(40)电子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布居分析和态密度结果均表明,Ba8Si46化合物中Ba原子6s轨道上电子一部分向5d轨道转移,另一部分向笼上Si原子3p轨道转移.对于Ba8Cu6Si40、Ba8Au6Si40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u(Au)向Si转移部分电子,导致了Cu(Au)-6c与Si-24k原子间成键由共价键趋向离子键.带结构的分析表明三者均为弱金属,其中Ba8Cu6Si40和Ba8Au6Si40的导电能力更强一些.
郑岩史力斌
关键词:笼状化合物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一种铈掺杂氮化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光特性调控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铈掺杂氮化铝材料的发光特性调控方法,通过改变铈掺杂氮化铝材料中氧杂质的浓度,改变所述材料可见光范围内的发光颜色,在同一基质上实现不同颜色的可见光的连续变化,解决了现有的白光合成中使用不同基质材料,各材料间可...
王秋实付莹王雪娇史力斌陆晓东
一种二价铕掺杂氮化铝纳米分级结构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二价铕掺杂氮化铝纳米分级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LED荧光粉和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有如下步骤:将Al与Eu<Sub>2</Sub>O<Sub>3</Sub>粉末按100:0.5~1的摩尔比例放入混料机...
王秋实马晋文王闯史力斌吕航王月张伟张丽娜王春杰
文献传递
一种三价铥掺杂氮化铝锥形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三价铥(Tm<Sup>3+</Sup>)掺杂氮化铝(AlN)锥形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和发光材料的技术领域。将Al粉与TmO<Sub>2</Sub>粉末按100:0.5~1的摩尔比例混合均匀,压成压块...
王秋实朱革王闯钟敏辛双宇张伟张丽娜史力斌
文献传递
一种三价镝掺杂氮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三价镝掺杂氮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LED荧光粉和纳米的技术领域。本方法将Al与Dy<Sub>2</Sub>O<Sub>3</Sub>粉末按摩尔比100:0.5~2的摩尔比例放入混料机中混合均匀,压成压块;将压...
王秋实王雪娇王闯史力斌朱革辛双宇钟敏
文献传递
稀土掺杂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纳米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稀土掺杂氮化硼纳米片,涉及发光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实现同种基质材料调节不同稀土掺杂的发光性能并制备出氮化硼纳米片的新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有氮化硼粉末...
王秋实杨莉郑会玲王雪娇史力斌陈双龙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