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安青

作品数:8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肺炎
  • 4篇小儿
  • 3篇重症肺炎
  • 2篇胆红素
  • 2篇新生儿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治疗小儿
  • 2篇重症
  • 2篇小儿支原体
  • 2篇小儿支原体肺...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抗生素
  • 2篇红素
  • 2篇高危
  • 2篇高危因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黄疸

机构

  • 8篇深圳市宝安区...

作者

  • 8篇叶安青
  • 5篇刘纯义
  • 2篇陆必森
  • 2篇张侃
  • 2篇蔡家泉
  • 2篇洪涛
  • 1篇吴志军
  • 1篇江凡
  • 1篇司徒超
  • 1篇许锦姬
  • 1篇黄卫东
  • 1篇黄小红
  • 1篇刘亚秋
  • 1篇夏汉兵
  • 1篇王世俊
  • 1篇孙毅
  • 1篇丘喜琴
  • 1篇洪先欧
  • 1篇黄春芬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米诺环素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40例患儿,分为两组,均在普米克令舒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观察组使用米诺环素,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改善时间,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和喘憋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米诺环素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起效速度快,安全性高,可以考虑临床使用。
蔡家泉黄卫东陆必森张侃叶安青
关键词:米诺环素普米克令舒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性
氨溴索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作用探讨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氨溴索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119例患儿,对照组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氨溴索治疗,在治疗满一个周期后比较两组治疗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主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应用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缩短患儿的住院治疗周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蔡家泉刘纯义王世俊叶安青
关键词:氨溴索阿奇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剖宫产及其它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早防早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的水平与相关联的产式及有无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剖宫产新生儿总人数130例,其中47例需临床干预;非剖宫产新生儿总例数390例,其中87例需临床干预;其它高危因素组(头颅血肿、宫内感染及喂养困难及延迟排胎便的新生儿)总人数150例,其中45例需临床干预;无高危因素组总人数240例,其中42例需临床干预。统计显示,剖宫产组与非剖宫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2;P<0.05)、剖宫产组与无其它高危因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61;P<0.05),剖宫产组与其它高危因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5),其它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2;P<0.05)。结论剖宫产与其它高危因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相关系,而剖宫产更甚。积极处理孕期疾病,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于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意义重大。
洪涛叶安青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高危因素
红霉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127例疗效观察
2008年
叶安青司徒超刘纯义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红霉素疗效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感染
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对新生儿黄疸的评估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在评估新生儿黄疸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06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各302例。A组用高危因素评估新生儿黄疸情况,B组用经皮测胆红素值评估,C组用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评估。根据诊断结果给予相应治疗,比较各组诊断正确率和黄疸消退延迟的情况。结果 C组诊断正确率最高,为89.92%;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黄疸消退延迟发生率最低,需要临床干预例数最少;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因素联合经皮测胆红素能够较好地评估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及早诊断病理性黄疸和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明显降低黄疸消退延迟发生率,利于患儿健康成长。
叶安青洪涛黄春芬黄小红吴志军
关键词:高危因素经皮测胆红素黄疸新生儿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脓毒性休克中的鉴别诊断和监测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脓毒性休克中的鉴别诊断和监测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PCT水平,分析脓毒性休克早期和失代偿期上述指标变化。同时进行血细菌培养,比较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脓毒性休克时WBC、CRP和PCT水平。结果①68例患儿中脓毒性休克早期39例,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29例,两组患儿体温、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失代偿期患儿PCT水平明显高于脓毒性休克早期患儿(P〈0.01)。②68例患儿血培养结果显示。G+感染27例,G-感染41例,G+感染与G-感染患儿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患儿PCT水平显著高于制惑染患儿,G+感染患儿PCT在2.1~10.0¨g几者居多,占66.67%,G-惑染患儿PCT在〉10.0μg/L者居多,占73.17%。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小儿脓毒性休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可以作为诊断小儿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指标。
叶安青江凡洪先欧刘纯义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32
2008年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治疗组患儿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观察气促、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紫绀、肺部体征好转情况及血气分析动态检测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纠正缺氧,改善呼吸,恢复心率,缩短病程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经统计学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刘亚秋夏汉兵丘喜琴叶安青刘纯义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无创正压通气
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菌分析及治疗对策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小儿细菌性重症肺炎的致病菌种类,寻找其治疗对策,为临床抢救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首选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1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采用美国MicroScanA S4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216例重症肺炎患儿痰菌培养阳性者128例,检出率为59.25%,获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3株(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42株,大肠埃希菌13株,铜绿假单孢菌11株,阴沟肠杆菌7株),肺炎链球菌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其他细菌20株。在药物敏感试验中,检出的病原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有很高的敏感率;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喹诺酮类也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尤其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其次依次为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的敏感率高,但万古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喹诺酮类对小儿均有较大的不良反应,故对细菌性重症肺炎患儿的抗菌治疗,应首选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刘纯义张侃陆必森孙毅许锦姬叶安青
关键词:重症肺炎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