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国忠

作品数:186 被引量:1,380H指数:22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4篇农业科学
  • 53篇生物学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真菌
  • 27篇土壤
  • 23篇玉米
  • 17篇新记录种
  • 17篇镰孢
  • 17篇镰孢菌
  • 17篇记录种
  • 16篇豚草
  • 15篇斑病
  • 14篇英文
  • 13篇土壤真菌
  • 13篇病原
  • 12篇多样性
  • 12篇生物学
  • 12篇孢子
  • 11篇病害
  • 10篇三裂叶豚草
  • 10篇生物学特性
  • 10篇寄生
  • 9篇植物

机构

  • 128篇沈阳农业大学
  • 119篇大连民族学院
  • 24篇辽宁师范大学
  • 10篇辽宁省农业科...
  • 8篇莱阳农学院
  • 7篇广东海洋大学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辽宁出入境检...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黑龙江省农业...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辽宁省微生物...
  • 2篇河北职业技术...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解放军军需大...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武汉生物工程...

作者

  • 185篇吕国忠
  • 48篇孙晓东
  • 30篇赵志慧
  • 30篇杨红
  • 21篇白金铠
  • 16篇王雅玲
  • 15篇梁景颐
  • 14篇曲波
  • 13篇刘志恒
  • 13篇梁晨
  • 12篇刘伟成
  • 8篇苗则彦
  • 8篇刘绍芹
  • 8篇孙军德
  • 7篇周永力
  • 7篇刘长远
  • 7篇杨晓贺
  • 7篇赵奎华
  • 7篇梁春浩
  • 6篇柴同杰

传媒

  • 23篇菌物研究
  • 23篇菌物学报
  • 17篇沈阳农业大学...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辽宁农业科学
  • 7篇植物保护
  • 6篇大连民族学院...
  • 5篇菌物系统
  • 4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生物安全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莱阳农学院学...
  • 2篇植物检疫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15篇2009
  • 11篇2008
  • 15篇2007
  • 22篇2006
  • 10篇2005
  • 14篇2004
  • 5篇2003
  • 9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9篇1998
  • 6篇1997
  • 1篇1996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黑壳属和韦斯特壳属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被引量:2
2002年
梁晨吕国忠白金铠
关键词:新记录种
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在离体条件下,选择了6种白粉菌和49个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白粉寄生孢菌株之间存在致病性分化且差异极显著,致病性分化主要与寄主真菌和寄主植物有关,而与地理来源相关性不大。研究同时表明,白粉寄生孢有一定的寄生专化性。
梁晨赵洪海吕国忠李保华李宝笃
关键词:白粉寄生孢重寄生菌白粉菌
大花金鸡菊白粉菌重寄生菌——宿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大花金鸡菊白粉病菌棕丝单囊壳(Sphaerothecafusca)的重寄生菌—宿白粉菌(AmpelomycesquisqualisCes.)在PSA,O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以PSA最好,而在A&HA和Czapek上生长较差,且在Richard上不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适温20~25℃,适宜pH值4~9,光照促进产孢,而黑暗有利于菌丝生长。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水解乳糖等6种碳源为好,甘露醇最佳,淀粉最差;产孢以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为好,葡萄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蛋白胨和酵母膏为好,酵母膏最好;产孢以酵母膏最好。孢子萌发适宜温度10~25℃,相对湿度65%~100%和水滴中均能萌发,其中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值5~7,pH低于2和pH高10于孢子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
梁晨赵洪海李宝笃张英昊吕国忠
关键词:重寄生菌生物学特性
壳二孢属几个新种和新记录种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报告了壳二孢属(Ascochyta)新种4个:(木忽)木壳二孢(Ascochyta araliae Sun et Bai),朝鲜槐壳二孢(A.maackiae Sun et Bai),假酸浆壳二孢(A.nicandrae Sun et Bai)和花椒壳二孢(A.zanthoxyli Sun et Bai)。建立了新组合1个,即淡竹壳二孢(A.osmophila(Davis)L(?) et Bai))。此外,报告了国内新记录种19个。新种有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图。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SAU)。
孙军德吕国忠白金铠
关键词:壳二孢属真菌新记录种
枣树干腐病病原菌的鉴定被引量:22
2009年
对山西省枣树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菌分离与培养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DNA ITS序列分析,证明该病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无性阶段Fusicoccum aesculi。
赵晓军周建波赵子俊赵志慧吕国忠
关键词:枣树葡萄座腔菌
粘帚霉不同菌株发酵液对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英文)被引量:14
2004年
试验测定了8个粘帚霉Gliocladium spp.菌株的发酵液对3种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核盘菌Sclerotina sclerotiorun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HL-1-1、SH-1-1和SS-1-1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分别达83.48%、81.65%和78.68%,3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SDT-10-1的抑菌作用最小,抑菌率仅为23.24%。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121℃处理30 min,病原菌生长正常,抑菌作用消失;发酵液经60℃处理后供试菌株的抑菌效果明显,但效果明显降低。
马桂珍吴学仁杨文兰吕国忠
关键词:粘帚霉病原真菌热稳定性发酵液生物防治
空气真菌及其毒素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8年
对不同环境下气载真菌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空气真菌的危害机理、气传真菌引起的职业性真菌病及造成这种危害的临界值,介绍了空气真菌的检测方法,为深入开展空气真菌研究和有效控制其危害提供理论指导。
王雅玲吕国忠金黎明柴同杰
关键词:真菌真菌毒素
丝葚核属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英文)
2005年
杨瑞秀孙晓东吕国忠杨红梁景颐
关键词:新记录种核素
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对旱稻的化感作用被引量:20
2007年
研究了紫茎泽兰幼苗在不同收集时间段的自然根系分泌物对旱稻幼苗的根长、苗长和根鲜重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高浓度(30d)具显著的化感抑制效应,而在中浓级(20d)和低浓度(10d)下,则表现出一定的化感抑制效应或抑制效应不显著。
王紫娟刘万学蔡静萍万方浩吕国忠
关键词:紫茎泽兰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生物测定
温室土壤中分离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英文)
2006年
孙晓东杨瑞秀杨红吕国忠
关键词:温室土壤中国新记录种真菌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