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估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6例(9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激光组23例(46眼)和联合组23例(46眼).所有患者均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联合组于激光光凝术前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比较两组视力(logMAR)、视野敏感度,血流动力学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MV)、峰值血流速度(PSV)、最低血流速度(Vmin)及最大血流速度(Vmax)],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及生活质量[中文版低视力者生存质量量表(CLVQOL)].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视力、视野敏感度、CMT组间、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联合组治疗后2周视力0.15±0.05、视野敏感度(22.68±2.27)dB,4周视力0.11±0.05、视野敏感度(24.35±2.46)dB明显高于单纯激光组[0.19±0.05、(21.05±2.11)dB,0.15±0.05、(22.12±2.25)dB](均P<0.05);联合组2周、4周CMT明显低于单纯激光组(均P<0.05);术后联合组PI 1.05±0.1、RI 0.56±0.06明显低于单纯激光组1.23±0.13、0.65±0.07(均P<0.05);术后联合组MV(7.68±0.79)cm/s、EDV(4.11±0.42)cm/s、PSV(12.79±1.31)cm/s、日常生活能力(17.87±1.74)分、调节能力(13.78±1.41)分、读和精细动作(15.65±1.61)分、远视、观感及移动(35.74±3.62)分和CLVQOL总分(83.04±8.23)分均高于单纯激光组[(6.12±0.63)cm/s、(3.75±0.38)cm/s、(10.68±1.12)cm/s、(15.08±1.47)分、(12.35±1.23)分、(13.13±1.32)分、(32.13±3.15)分和(72.69±7.31)分](P<0.05).结论术前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有效改善视力,降低CMT,调节血流动力学,提高生活质量.
- 吕艳李娟谢慧
- 眼外肌麻痹的病因探讨及治疗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综合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病因探讨和预后分析。方法总结67例眼外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眼位、眼球运动、复视检查、CT、MRI、CTA、DSA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新斯的明检查等手段确定其病因,并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眼外肌麻痹主要临床表现有复视(74.63%)、头晕(62.69%)、恶心(53.73%)、发热(49.25%)、眼位偏斜(34.33%)、眼睑下垂(25.37%)、眼球活动障碍(20.90%)、血糖升高(17.91%)等;病因依次为糖尿病(17.91%)、颅脑外伤(14.93%)、血管疾病(13.43%)、炎症(10.45%)、重症肌无力(8.96%)等。随访2年后,有14例(20.90%)复发。结论眼外肌麻痹临床症状复杂,病因多种多样,预后较好。
- 李艳秋吕艳李婷
- 关键词:眼外肌麻痹病因预后分析
- 超声乳化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表麻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继发青光眼不伴房角损害9眼(术式Ⅰ);表麻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病人14眼(术式Ⅱ);球周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小梁切除术治疗病人13眼(术式Ⅲ);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术前平均视力0.06,术后平均视力0.5;术前平均眼压(27.63±2.31)mmHg,(1mmHg=0.133KPa),术后平均眼压(15.62±1.76)mmHg。结论:上述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恢复有用视力,控制眼压满意的理想效果。
- 徐公其王守丽吕艳
-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虹膜周边切除术小梁切除术
- 不同角膜缘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程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观察不同角膜缘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白内障患者46例(76眼),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3例40眼,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23例36眼,经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散光程度.结果 A组术前矫正视力为(0.13±0.10)D,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为(0.79 ±0.13)D;B组术前矫正视力为(0.14±0.11)D,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为(0.76±0.15)D,两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t=4.006、4.127,均P<0.01),两组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5,P>0.05).两组术后角膜前表面、后表面散光值均逐渐减少,术后3个月A组角膜前表面、后表面散光值为(0.45±0.24)D、(0.09±0.06)D;B组为(0.52±0.25)D、(0.09±0.07)D,均显著低于术后1d和术后1周(t=2.232、2.128,均P<0.05).术后3个月A组角膜前表面散光值显著低于B组(t=2.304、2.107,均P<0.05),其余时点两组角膜散光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早期视力恢复较好,且患者角膜散光改变小于经上方透明角膜切口手术.
- 李艳秋吕艳李婷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视力试验散光
- 经鼻内镜内下壁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内下壁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2例Graves眼病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6例。研究组接受经鼻内镜内下壁减压术,常规组接受眼眶平衡减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眼球突出度及视力变化情况、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眼球突出度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心理状态、健康状态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内镜内下壁减压术治疗Graves眼病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可以缓解患者眼球突出问题,帮助患者更好恢复视力,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 李娟沈玲吕艳谢慧
- 关键词:GRAVES眼病
- 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包囊32例临床观察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包囊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32例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20眼)患者给予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治疗组16例(19眼)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应用丝裂霉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眼部滤过泡的形态及功能是否正常,对出现滤过泡功能有误的患者再次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滤过泡包囊发生率(15.79%)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术后出现瘢痕化滤过泡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治疗手法总有效率(78.95%)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治疗后滤过泡包囊发生率相对较高,在滤过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降低了滤过泡包囊的发生几率,治疗手法很多种,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李艳秋吕艳
- 关键词:青光眼术后滤过泡包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