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细胞毒性物质对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 24 h 内乳鼠头盖骨,对国外现行报道方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适合我国同类试验室条件下的骨组织细胞培养方法——酶消化分离培养法,并用该新方法培养出了具有典型特征的成骨细胞系。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具有耗时短、消化充分和对细胞损伤小的特点,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镜下细胞形态不规则,多呈三角形、多角形,有突起,胞质丰富、清晰。应用特异性染色方法,胞质中呈现相应的特征性染色。培养过程中,成骨细胞经历静止期、指数成长期和滞后期等三个阶段。培养 14 d 后,出现矿化结节。
为挖掘影响宁蒗高原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a)胫发育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本研究采集第6周龄(6W组)、12周龄(12W组)和18周龄(18W组)健康母鸡跖骨生长板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gene,DEGs)并随机选取6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通过KEGG通路分类、KEGG和GO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可视化分析,以及cytoHubba插件中的最大权团中心度(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MCC)、最大邻域分量密度(density of maximum neighborhood component,DMNC)和最大邻域分量(maximum neighborhood component,MNC)等3种算法,筛选出参与宁蒗高原鸡胫发育的候选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结果表明,12W vs 6W组得到66个DEGs,上调DEGs 15个,下调DEGs 51个;18W vs 6W组得到1814个DEGs,上调DEGs 768个,下调DEGs 1046个;18W vs 12W组得到2044个DEGs,上调DEGs 1049个,下调DEGs 995个。6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表明测序结果可信。KEGG通路分类筛选出312个与生长发育相关的DEGs,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得到105条信号通路(P<0.05),GO富集分析表明信号转导、ATP结合、细胞外间隙和细胞外区域等条目被显著富集(P<0.05)。综合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得到15条信号通路和164个DEGs,PPI进一步分析筛选出可能参与宁蒗高原鸡胫发育的信号通路,根据表达量聚类和cytoHubba插件算法,得到调控胫发育的关键基因。本研究筛选到Wnt、TGF-β、PI3K-Aκt、ECM-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周期、黏着斑和刺猬共7条信号通路,以及IHH、COL9A1、COL6A2、FGF7、HGF和WNT4等6个基因为影响宁蒗高原鸡胫发育的候选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并且IHH、COL9A1和WNT4基因在胫发育前期发挥作用,FGF7、HGF和COL6A2基因主要在胫发育后期发挥作用,IHH基因为影响宁蒗高原鸡胫发育的核心基因。该研究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