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旬
- 作品数:56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
- 2012年
- 民生问题是当前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由于所处历史时期不同,民生的内容也不同,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关注并保障民生,持续不断地改善民生。
- 吴大旬窦孟朔苏献启
- 关键词: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从“悔错字”文书看清代至民国清水江流域林业纠纷的调解
- 2024年
- “悔错字”文书是贵州地方大型档案资料清水江文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记载农林业生产、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纠纷调解,清代至民国时期大量遗存于清水江流域。通过整理与分析“悔错字”文书,文章着重对这一时期清水江流域林业纠纷的调解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调解林业纠纷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平安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吴大旬
- 关键词:调解
- 论唐代西域畜牧业对中原农牧业生产的贡献
- 2011年
- 唐代,西域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不断加强。西域大批良种牲畜引进中原,促进了中原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畜牧技术的提高。这是民族间友好交往、民族关系得到发展的历史见证。
- 吴大旬王卫红
- 关键词:唐代
- 论贵州世居民族的国家认同被引量:1
- 2014年
- 世居在贵州境内的各民族,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意识。他们能够确认自己的公民身份,对国家有明确的认同感。这从他们的活动参与、政治认同、身份认同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来。
- 吴大旬
- 关键词:国家认同世居民族
-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其治理思路——以贵州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为个案
- 2018年
- 发源于贵州高原西部、乌蒙山脉东麓的乌江,多年来由于该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开发,导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面临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依据田野调查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这里以位于乌江河畔的贵州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为个案,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及其治理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提出治理生态环境的思路和办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吴大旬岑超杨先依
- 关键词:生态环境
- 从牯脏节看苗族的民族认同——以贵州榕江县高排村为例被引量:3
- 2013年
- 民族认同不仅是各民族对自我身份的肯定,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寄托。贵州榕江县高排村苗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牯脏节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形成并强化苗族的民族认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 吴大旬刘慧
- 关键词:民族认同苗族
- 从有关碑文资料看清代贵州的农业管理被引量:7
- 2009年
- 管理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贵州由于实行严格的农业管理而获得了良好的生产成效。借助于清代遗留下来的有关碑文资料,文章对当时贵州加强农业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其成功的农业管理经验,尽可能为今天进一步搞好农业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吴大旬王红信
- 关键词:碑文农业管理清代
- 从出土文书看唐代伊州的屯田管理被引量:6
- 2005年
- 伊州是唐代西域的东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唐政府非常重视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在大兴屯田过程中,特别强化对屯田生产的管理,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推动伊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祖国边防,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 吴大旬
- 关键词:唐代吐鲁番出土文书
- 论彝族古籍文献的主要类型及其整理成就
- 2016年
- 彝族古籍文献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彝族古籍文献的主要类型及其整理成就进行了探讨。通过探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 吴大旬
- 关键词:古籍文献彝族
- 试析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与潜力——以贵州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指出了乌江流域世居着汉、苗、土家、仡佬、彝等民族,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但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对之进行深入探讨,深刻认知了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为乌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 吴大旬
- 关键词: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