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屾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L-2特异性抑制剂FK506延缓椎间盘退变的初步机理研究
- 目的:探讨IL-2特异性免疫抑制剂FK506(Tacrolimus)延缓椎间盘退变(Disc Degenerative)的机制。 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集退变椎间盘12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白介素2(IL-2...
- 吴春屾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受体表达
- 文献传递
- 扩大切除及跟腱重建术治疗小腿韧带样纤维瘤一例报告
- 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是一种极少见的肿瘤。通常的治疗方法是肿瘤边缘扩大切除,但是扩大切除的同时常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的肢体损伤。极少有文献报道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行扩大切除术的同时行重建术以尽可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患者,女性,5...
- 曹成邹俊吴春屾包肇华杨惠林
- 关键词:韧带样纤维瘤侵袭性纤维瘤扩大切除术重建术
- 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脊柱骨巨细胞瘤的效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脊柱骨巨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2011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脊柱骨巨细胞瘤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骶骨15例,骶骨以上脊柱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靶血管栓塞,栓塞后1-2 d内手术。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观察术后神经功能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栓塞并发症,肿瘤切除顺利,术中出血量400-5800 mL,平均1528.6 mL,输血量400-6000 mL,平均1514.3 mL。随访时间12-193个月,平均86.3个月,复发8例(28.6%),死亡2例(7.14%),6例(21.4%)出现伤口并发症,1例脑脊液漏,1例胸椎后凸畸形,24例(85.7%)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正常。结论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脊柱骨巨细胞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肿瘤彻底切除,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
- 周明杨惠林陈康武陆俭季一鸣胡海吴春屾陈超
-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脊柱栓塞
- 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了2012年1-6月在腰椎后路融合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老年患者60例,记录各种不良反应、回输血量及术中术后的引流量。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及电解质检测结果。结果:术中平均回输血量433.3 ml,回输后24 h内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第1、3天的血常规和电解质,和术前相比,无明显下降,且都处于正常范围之内,表明各项指标均可迅速地恢复原有水平。结论:虽然老年患者腰椎后路融合手术出血较多,在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下,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不但操作简便,有助于老年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有效地节约血源,值得广泛推广。
- 邹俊吴春屾袁晨曦干旻峰杨惠林
- 关键词:自体血回输老年
- 大鼠皮下脂肪来源与内脏脂肪来源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比较来源于大鼠内脏组织与皮下组织的脂肪源性干细胞体外的成骨潜能。方法来源于大鼠不同解剖部位(内脏组织和皮下组织)的脂肪被分离消化,并向成骨方向诱导。CCK-8法测定两种不同来源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成骨能力的变化。结果两种细胞均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生长曲线呈"S"型,但皮下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内脏脂肪源性干细胞。成骨能力检测显示内脏脂肪源性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Von Kossa染色阳性更明显,碱性磷酸酶定量检测活性更高。结论不同解剖部位的脂肪组织成骨能力各有不同。内脏组织脂肪源性干细胞的成骨潜能要明显高于皮下组织来源的。
- 高剑峰邹俊姜为民吴春屾曹成毛海青
-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内脏皮下成骨
- 肌肉源性和骨髓源性干细胞成骨活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鼠肌肉源性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并与传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较。方法从大鼠双下肢处获取骨骼肌肉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出肌肉源性干细胞。抽取骨髓组织,经过分离,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两种干细胞经基础培养基传至第二代时改换诱导培养基,向成骨细胞分化,采用CCK-8法检测两种细胞的增殖能力,矿化结节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两种细胞经过诱导后,均可以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CCK-8检测显示肌肉源性干细胞细胞活性更强,矿化结节染色也有更多的结节形成。RT-PCR检测显示两种细胞ALP、Osteocalcin和Osteopontin均有表达,但肌肉源性干细胞表达量更高。结论大鼠骨骼肌肉组织可以成功分离培养出肌肉源性干细胞,通过诱导能够较好地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有希望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成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
- 邹俊袁晨曦吴春屾曹成施勤杨惠林
- 关键词:干细胞成骨分化
- 新型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背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接骨板内固定在增加融合率的同时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零切迹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对51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组33例使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钛板固定;B组18例使用Zero-P。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及改善率,NDI评分,术后融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B组随访6~19个月,平均10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及改善率,NDI评分,融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Zero-P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尤其是吞咽不适的发生,是一种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的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
- 包肇华邹俊朱若夫吴春屾曹成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前路
- 扩大切除及跟腱重建术治疗小腿韧带样纤维瘤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52岁,2年前闪发现右小腿后侧一逐渐增大的肿块.伴随持续性疼痛,尤其在夜间明显,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俭查示肌纤维瘤,术后恢复可,3个月前,肿块在同一个地方复发.伴随疼痛,逐渐影响行走。体检:右小腿后侧可及约10cm×8cm肿块,边缘不规则,质韧,活动度差,边界不清,
- 曹成邹俊吴春屾包肇华杨惠林
- 关键词:小腿后侧韧带样纤维瘤扩大切除肿块切除术持续性疼痛肌纤维瘤
- 腰椎后路手术中减少自动拉钩的使用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中减少使用自动拉钩与患者术后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11月行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42例,其中术中不使用自动拉钩的连续患者21例(A组),术中常规使用自动拉钩牵开椎旁肌的连续患者21例(B组)。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3d及术后6个月腰痛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均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内固定位置满意,无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皆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3d及半年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中减少自动拉钩的使用,避免椎旁肌的长时间牵拉,对于减轻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帮助患者恢复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值得引起临床医生在手术中注意。
- 吴春屾邹俊曹成包肇华周明杨惠林罗宗平
- 关键词:术后疼痛自动拉钩下腰痛
- 一种离心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提取PRP的离心管,包括离心管本体,离心管本体的顶端开设有通气孔和用于吸取PPP的第一吸管孔,离心管本体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抽取下层红细胞的第二吸管孔,第二吸管孔上设置有弹性橡胶盖。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
- 邹俊杨惠林沈艳萍袁晨曦吴春屾曹成朱雪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