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瑜 作品数:53 被引量:20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炎所致食管狭窄1例 被引量:1 2018年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4岁。因“间断反酸烧心10年余,伴吞咽困难1年”就诊入院。10余年前出现进食后反酸烧心,伴胸骨后烧灼痛,无恶心呕吐,口服莫沙必利、铝碳酸镁、奥美拉唑后症状可缓解,停药后再次复发。1年前,进食后出现吞咽困难,呈渐进性加重。CT示食管下段扩张。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下段相对狭窄环、可疑食管裂孔疝,慢性胃炎。食管测酸结果示考虑胃食管病理性反流,DeMeester评分:319分。经完善CT、消化道造影、胃镜等检查,并结合症状体征,考虑为长期反流性食管炎所致食管狭窄。 郎琳 吴瑜 孙向宇 王震宇关键词:内镜 腹腔镜 反流性食管炎 食管狭窄 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患者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前后Oddi括约肌压力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采用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SO)测压术观察胆管下端良性狭窄患者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前后SO压力变化的情况。方法胆管下端良性狭窄患者18例于EST前后应用Oddi括约肌测压装置检测十二指肠压、胆总管压、SO基础压、收缩振幅及收缩频率等变化情况。结果 EST前后SO基础压、收缩振幅及收缩频率等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种疾病间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后胆管下端良性狭窄患者SO压力降低,可改善患者因SO功能障碍出现的相关症状。 张莉 吴瑜 秦鸣放关键词:EST 食管裂孔疝手术并发症的专家微共识 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手术的标准术式为腹腔镜HH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也可称为抗反流手术。该手术要求在解剖学上恢复胃食管结合部(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EGJ)及其他腹腔脏器的解剖学位置,修复食管裂孔,并重建抗反流屏障。该术式主要用于解决HH引起的质子泵抑制药(proton pump inhibitor,PPI)依赖、PPI不耐受或PPI难治性的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以及预防和解除巨大食管裂孔疝(giant hiatal hernia,GHH)[通常指超过1/3的胃疝入胸腔,可等同于食管旁疝(paraesophageal hernia,PEH)]导致的胃扭转、消化道梗阻、绞窄、出血和压迫等并发症。 胡志伟 季锋 张伟 李俊生 王知非 吴瑜 张鹏 杨慧琪 艾克拜尔·艾力 符洋 蔡军 邰沁文 吴继敏关键词:食管裂孔疝 胃底折叠术 质子泵抑制药 消化道梗阻 绞窄 腹腔脏器 胆道金属支架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11年 恶性胆管梗阻继发梗阻性黄疸及胆管炎等临床重症,治疗较棘手,病死率高。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淤积继发肝功能不全,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是加速恶性梗阻性黄疽死亡的主要原因, 苏悦 秦鸣放 吴瑜 蔡旺关键词:胆汁淤积 内窥镜检查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诊疗进展 2023年 阑尾炎是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急诊手术是初诊为阑尾炎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通常在急性阑尾炎的阑尾切除标本中确定,术前诊断困难,临床多有误诊,确诊依赖于术中或术后病理结果。且术后存在肿瘤复发转移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对于如何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以及阑尾切除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性的临床指南或共识。文章旨在回顾与其诊治相关的文献,探究不同分期的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最佳治疗方式,为制定临床诊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王玉 刘国星 王宏磊 吴瑜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Dor胃底折叠术(LDF)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7月我科收治的RE患者51例,其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观察组)19例,单纯RE(对照组,32例),均采用LD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emeester评分、食管LES静息压、GERD-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LDF,术后早期症状均获得有效缓解,两者患者的GERD-Q和Demeester评分均低于术前,食管LES静息压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SAS、SD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观察组反流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F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RE安全且有效,但远期反流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RE患者应加强术后抗焦虑治疗,以巩固疗效。 李大勇 吴瑜 王帅 曹占国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腹腔镜胆肠、胃肠吻合术在晚期胰腺癌的应用(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肠、胃肠吻合术治疗不能切除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从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对15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行腹腔镜胆肠、胃空肠吻合术.手术前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
... 吴瑜 秦明放 王庆 勾承月 李宁关键词:腹腔镜术 胰腺癌 胃肠吻合术 鼻胆管引流 文献传递 胆道支架移位在胆道良性疾病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胆道良性狭窄中胆道塑料支架移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9-12244例因胆道良性狭窄在天津市南开医院进行内镜逆行胆管内支架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biliary drainage,ERBD)的病例资料.记录狭窄的原因、部位,支架的长度和数量,支架移位的方向,支架移位时患者的症状及支架取出的方法.结果:244例胆道良性狭窄患者共行408次E R B D治疗,发生支架移位56例次.与其他病例相比,胆道探查术后狭窄中支架移位率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6.8%vs21.18%,χ2=42.585,P<0.001).在胆道近端狭窄与远端狭窄中支架的移位方向有统计学意义(23.1%vs76.9%;73.3%vs26.7%,均P<0.001).支架长度与其移位方向有统计学意义(23.1%vs73.3%;76.9%vs26.7%,均P<0.001),短支架多向近端移位,长支架多向远端移位.单、双支架的移位率均高于多支架的移位率(19.3%,20.9%vs2.7%,均P<0.001),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置支架的数量和移位方向间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移位支架均经内镜成功取出.结论:胆道塑料支架的移位与胆道良性狭窄的原因、部位,支架的长度和数量有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病变特征选择合适的支架以减少移位发生率. 苏悦 秦鸣放 吴瑜 蔡旺关键词:胆道塑料支架 胆道良性狭窄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上消化道穿孔及其防治 被引量:6 2021年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ERCP)目前已发展为诊断治疗胆道、胰腺疾病的一个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可引起一些如上消化道穿孔、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消化道穿孔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故严格掌握ERCP治疗的指征、提高操作者自身技术水平,及穿孔发生后及时的判断处理均为减少发生穿孔事件和及时治疗的重要环节。ERCP并发上消化道穿孔后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大部分采取保守治疗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保守治疗失败时需行外科手术修补治疗。本文针对ERCP术后并发上消化道穿孔的病因、诊断及其防治作相关综述。 郎琳 吴瑜关键词:ERCP 上消化道穿孔 胰腺假性囊肿内镜及腹腔镜个体化治疗68例分析 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在内镜、腹腔镜治疗胰腺假性囊肿阶梯方案指导下,探讨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个体化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按照内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胰腺假性囊肿阶梯方案治疗6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治疗方式、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结果超声内镜引导经胃囊肿内引流28例,腹腔镜囊肿-胃吻合12例,腹腔镜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5例,ERPD(内镜置入5Fr胰管支架)23例,超声内镜内引流术后3例出现发热,1例术后出现腹膜炎,其他治疗方式未见并发症。随访最短6个月至9年,获访率82%(56/68),未出现复发。结论内镜、腹腔镜联合使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案更加微创化,可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元海成 秦鸣放 吴瑜 王震宇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 内镜 腹腔镜 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