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秉铨

作品数:174 被引量:1,113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82篇肿瘤
  • 72篇细胞
  • 65篇基因
  • 28篇蛋白
  • 28篇肺肿瘤
  • 22篇突变
  • 22篇肿瘤转移
  • 21篇癌细胞
  • 20篇肺癌
  • 17篇病理
  • 16篇细胞系
  • 15篇人肺
  • 15篇腺癌
  • 13篇酶链反应
  • 13篇免疫
  • 13篇聚合酶
  • 13篇聚合酶链反应
  • 13篇基因突变
  • 11篇细胞癌
  • 11篇巨细胞

机构

  • 94篇北京医科大学
  • 72篇北京大学
  • 5篇天津市第三中...
  • 5篇香港中文大学
  • 5篇天津市胸科医...
  • 4篇宁夏医学院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耶鲁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胶南市人民医...
  • 2篇北京职工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173篇吴秉铨
  • 75篇郑杰
  • 60篇方伟岗
  • 50篇由江峰
  • 39篇钟镐镐
  • 36篇王洁良
  • 21篇衡万杰
  • 13篇张波
  • 12篇崔湘琳
  • 7篇宫恩聪
  • 7篇李红梅
  • 7篇李红梅
  • 7篇付坚
  • 6篇朱伟勇
  • 6篇李燕
  • 6篇吴珊
  • 5篇张晋夏
  • 5篇惠培
  • 5篇刘岩
  • 5篇张骏

传媒

  • 72篇中华病理学杂...
  • 1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1篇中华肿瘤杂志
  • 8篇北京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肿瘤
  • 3篇癌症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济宁医学院学...
  • 2篇实验动物科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北京实验动物...
  • 2篇中国癌症研究...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14篇2001
  • 14篇2000
  • 11篇1999
  • 23篇1998
  • 17篇1997
1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癌的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1997年
癌的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吴秉铨半个世纪以来,病理学发展获得了划时代的进步。首先,病理学不再仅仅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又吸取了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和亚细胞结构的近代成就,应用其理论和实验,发展起病理生物学,使疾病的研究更建立在广阔的近代生物学基础...
吴秉铨
关键词:分子标志物分子病理学肿瘤抑制基因癌相关基因错义突变病理学家
自泌性白细胞介素-6对人肺巨细胞癌系PG生长的刺激作用被引量:1
1997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人肺巨细胞癌系PG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技术,Northern杂交方法分析IL-6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应用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测定IL-6分泌;应用抗IL-6中和抗体鉴定IL-6对PG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PG细胞表达IL-6受体,重组人IL-6刺激PG细胞增殖;PG细胞表达IL-6且产生有生物活性的IL-6,抗IL-6抗体可特异性地抑制PG细胞生长。结论IL-6为PG细胞自泌性生长刺激因子。
付坚郑杰方伟岗吴秉铨曾灵芳由江峰王洁良崔湘林
关键词:肺肿瘤白细胞介素-6
肝细胞癌中ras,P53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6
1997年
为了探讨原癌基因ras和肿瘤抑制基因P53在肝癌中的变化,我们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肝癌组织内ras P21、P53蛋白的过量表达,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分析了ras和P53基因部分外显子的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25例活检手术外检标本中,免疫组化检测结果5例P21阳性,8例P53阳性,其中有3例为ras P21、P53同时阳性。对P21、P53免疫组化阳性的标本利用PCR-SSCP分析检测ras 12、13和59、61密码子,P53第5、6、7、8外显子的基因突变,发现3例在ras 59、61密码子有异常电泳带,4例在P53第7外显子,2例在第5外显子、第6外显子、第8外显子各1例有异常泳动带,其中有1例在第7、8外显子上均发现异常电泳带。实验表明:1.P53基因突变多发生在分化差的肿瘤中。2.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同时有原癌基因ras的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P53的灭活。
朱争艳宫恩聪吴秉铨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癌RAS基因P53基因突变
环磷酸腺苷类似物对高转移人肺癌细胞体外生长及分化作用的研究
1997年
目的研究两种具有不同作用位点选择性的环磷酸腺苷(cAMP)类似物对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体外生长和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体外侵袭和集落形成实验,免疫细胞化学及电镜技术,研究了高转移性人肺癌细胞系PG对无作用位点选择性(db-cAMP)及有作用位点选择性(8-Cl-cAMP)的不同反应。结果经db-cAMP处理7天后,PG细胞的生长被抑制48%,而8-Cl-cAMP处理7天后,PG细胞的生长抑制可达70%。db-cAMP对PG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而8-Cl-cAMP的作用是不可逆的。经两种cAMP类似物处理后PG细胞的体外侵袭及集落形成能力均降低,光镜下可见细胞突起伸长或增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嗜铬素表达增强。结论可以通过选择性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达到有效抑制恶性肿瘤的目的。
张晋夏方伟岗郑杰吴秉铨
关键词:肺肿瘤蛋白激酶类
第八届编辑委员会的成立
2006年
吴秉铨
关键词:病理学家杂志社
自泌性白细胞介素-6对人肺腺癌细胞系PAa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1997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 6( interleukin- 6,IL- 6)对人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 PCR技术检测人肺腺癌细胞系 PAa IL- 6受体 m RNA、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 PAa细胞IL- 6m RNA;用生物活性检测法测定 PAa细胞所分泌的 IL- 6,并用抗体中和法检测内源性 IL- 6对PAa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PAa细胞表达 IL- 6受体 m RNA,重组人 IL- 6刺激 PAa细胞生长 ;PAa细胞表达 IL- 6m RNA且分泌有生物活性的 IL- 6,抗 IL- 6抗体抑制 PAa细胞生长。结论  IL- 6对 PAa细胞生长具有调控作用 ,IL- 6为 PAa细胞自分泌生长刺激因子。
付坚方伟岗郑杰钟镐镐衡万杰吴秉铨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白细胞介素-6
肺癌MDM2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研究肺癌MDM2蛋白表达与p53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25例肺癌p53和MDM2蛋白表达,以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PCRSSCP检测阳性的52例肺癌MDM2阳性率为19.2%;而阴性的73例肺癌MDM2蛋白阳性率为35.6%。统计学检验显示肺癌MDM2蛋白表达与p53突变之间呈负相关(χ2=3.98,P<0.05);MDM2蛋白阳性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p53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
张骏郑杰方伟岗李红梅由江峰王洁良吴秉铨
关键词:MDM2蛋白肺肿瘤P53基因基因突变
反义VEGF基因及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对人巨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探讨反义VEGF基因和内皮抑素基因联合转染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反义VEGF12 1cDNA脂质体法转染人肺巨细胞癌细胞 (PG AS VEGF) ,先行转基因细胞裸鼠异种移植 ,之后电脉冲介导PsectagA 内皮抑素基因转染 ,观察反义VEGF基因和内皮抑素转染对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转移的调节作用。结果 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在PG AS VEGF、转染空载体组分别为 40 .6 7± 9.35和5 8.34± 10 .5 2 (P <0 .0 5 ) ;裸鼠体内接种PG AS VEGF细胞后 18天 ,PG AS VEGF、转染空载体组肿瘤体积分别为 (0 .9779± 0 .2 42 1)和 (1.5 2 10± 0 .415 0 )cm3(P <0 .0 5 ) ;PG AS VEGF、转染空载体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6 .7% (2 /12 )和 5 0 % (6 /12 ) (P <0 .0 5 )。在肿瘤局部行PsectagA 内皮抑素基因转染的PG AS VEGF瘤 ,当肿瘤生长到 2 1天时 ,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PsectagA 内皮抑素基因转染组与PsectagA空载体转染组肿瘤体积分别为 (1.5 889± 1.1396 )和 (3 .398± 2 .6 42 )cm3(P <0 .0 5 ) ;两者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 12 .5 % (1/8)和 75 %(6 /8) (P <0 .0 5 )。结论 内皮抑素基因转染对反义VEGF基因转染的PG细胞裸鼠体内生长和淋巴结自发性转移有协同抑制作用。
吴晓郑杰朱建健付坚马春树由江峰崔湘琳王洁良方伟岗周爱儒汤健吴秉铨
关键词: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基因转染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异同,探讨端粒酶活性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了6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61例中49例(80%)显示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浸润性导管癌的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表达无关。5例乳腺囊腺病无一例端粒酶活性,9例乳腺腺瘤中4例端粒酶弱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见于绝大多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极少数的乳腺腺病中。
吴珊刘宗石孙宏明钟尚志李晓明李晓明宇丘殷庆吴秉铨吴秉铨
关键词:乳腺肿瘤端粒酶酶活测定TRAP
三种鼠不同结构p53minigene瞬时转染H1299细胞对其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比较一个位点不同碱基的鼠p5 3minigene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三种小鼠p5 3mini gene[野生型 (Arg)、假野生突变型 (Leu)和突变型 (His) ]真核表达载体 ,由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p5 3缺失的H12 99细胞 ,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 ,利用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比较三种p5 3对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点 ,野生型和假野生突变型p5 3均能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 ,并可转录激活Bax、p2 1WAF1和Mdm 2 ,突变型则无以上效应。结论 野生型和假野生突变型p5 3具有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和引起周期阻滞的功能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转录激活Bax和p2 1WAF1而实现 ,Mdm 2与野生型和假野生型p5 3可以反馈调节。 172Leu和 172His两种突变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支持p5 3基因存在保留野生型抑瘤功能突变方式的观点。
马怡红吴秉铨柳剑英由江峰崔湘霖王洁良惠培
关键词:肺肿瘤P53基因细胞生长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