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颉

作品数:6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1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疫苗
  • 17篇佐剂
  • 17篇微球
  • 17篇壳聚糖
  • 11篇疫苗佐剂
  • 11篇铵盐
  • 11篇壳聚糖季铵盐
  • 11篇季铵
  • 11篇季铵盐
  • 10篇乳液
  • 8篇药物
  • 7篇微孔
  • 7篇微孔膜
  • 7篇粒径
  • 7篇连续相
  • 6篇免疫
  • 6篇膜乳化
  • 5篇甘油磷酸
  • 4篇水凝胶
  • 4篇凝胶

机构

  • 64篇中国科学院过...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江南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石油化工...
  • 1篇群马大学
  • 1篇西安工程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深圳翰宇药业...

作者

  • 64篇吴颉
  • 54篇马光辉
  • 23篇苏志国
  • 20篇周炜清
  • 10篇王月琦
  • 9篇赵希
  • 7篇巩方玲
  • 6篇吴有斌
  • 6篇崔金梅
  • 6篇夏宇飞
  • 6篇齐峰
  • 5篇岳华
  • 3篇魏炜
  • 3篇杨柳青
  • 2篇王豪
  • 2篇王连艳
  • 2篇张洁
  • 2篇田瑞
  • 2篇刘艳
  • 1篇孙世琪

传媒

  • 10篇过程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2篇2016年全...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全国生物颗粒...
  • 1篇中国生物材料...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载生长激素释放肽-6的PLGA微球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得到制备PLGA微球的优化条件为:过膜压力5kPa,水相中PVA浓度19g/L,油/水相体积比1:10,该条件下所制空白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24μm,粒径分布系数Span0.7.在此基础上制备载生长激素释放肽-6(GHRP-6)微球,油相乳化剂浓度2.5g/L、外水相中NaCl浓度10g/L条件下所制载GHRP-6微球包埋率最高可达85%,初乳制备方式对药物包埋率及体外释放行为均有较大影响,超声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紧密,药物包埋率较高(85%),但释药缓慢;而均质法制备的初乳所得微球内部结构疏松,药物包埋率较低(76.8%),但在体外释放更完全.
何帆齐峰吴颉苏志国
基于纤维素纳米晶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制备被引量:2
2021年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相比,固体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强的界面稳定性、多功能性、低毒性等优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相较于尺寸较大的微米级Pickering乳液,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有效的递送效率,有望进一步拓展Pickering乳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但由于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影响因素众多,且相互制约,刚性的固体颗粒难以在较小的有限油水界面排布,增加了亚微米Pickering乳液的制备难度。本工作以制备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为研究目标,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多糖–纤维素纳米晶(CNCs)为颗粒乳化剂,角鲨烯作为油相,考察了颗粒浓度、油水比例、水相成分、超声时间及频率对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最终得到了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抗离心稳定性的粒径为638.7±8.40 nm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CNCs-PE)。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CNCs吸附在油水界面,形成了Pickering乳液结构。利用CCK-8法评价了CNCs和CNCs-PE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两者都具有良好的细胞安全性。此外,将其用于吸附模型抗原OVA,吸附率达到约80%,且肌肉注射部位的切片结果也表明其注射安全性良好。此结果为亚微米Pickering乳液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并有望拓展CNCs稳定的亚微米Pickering乳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屈艳玲吴颉马光辉
关键词:超声乳液稳定性生物相容性
快速膜乳化与热固化法制备粒径均一的pH敏感壳聚糖季铵盐凝胶微球被引量:3
2015年
以具有升温自固化特性的壳聚糖季铵盐/甘油磷酸钠混合溶液为水相,利用快速膜乳化与热固化法制备了粒径均一、pH敏感的壳聚糖季铵盐凝胶微球,考察了跨膜压力、水油相组成、水油相体积比及微孔膜孔径等对微球粒径、结构和药物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粒径698±57.33,1145±71.48,2021±53.63及3984±191.72nm、粒径分布窄(多分散系数〈0.1)、药物包埋率高达75.49%±2.62%的凝胶微球.所制微球生物相容性好,有明显的pH敏感性,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结构稳定,药物缓释,pH=7.4时24h内药物累计释放率为34.6%;酸性环境下微球崩解,药物快速释放,pH=5.5时1h内药物累计释放率高达79.6%.
刘艳王月琦范清泽吴有斌吴颉马光辉
关键词:热固化PH敏感性药物释放
高分子凝胶颗粒、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复合凝胶颗粒及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凝胶颗粒、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复合凝胶颗粒及用途。所述高分子凝胶颗粒的杨氏模量为5‑5000pa,平均粒径为100nm‑100μm,多分散指数<0.5,且不含有有机溶剂。所述高分子凝胶颗粒是通...
马光辉岳华吴颉吴楠苗春宇周炜清
基于纳米氢氧化铝颗粒的Pickering乳液制备被引量:1
2019年
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醇盐水解-水热法制备勃姆石型纳米氢氧化铝颗粒,优化制备条件;以所制颗粒为稳定剂、角鲨烯为油相,通过超声破碎法制备Pickering乳液,考察了颗粒浓度、水相成分、超声时间及功率对Pickering乳液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温度200℃、水热时间2 h条件下,可制得结晶度高且均一的勃姆石型纳米氢氧化铝颗粒,平均粒径为55.70±9.20 nm,多分散性指数(PDI)为0.187±0.011;所制Pickering乳液平均粒径为1 870±55 nm,PDI=0.120±0.010,可在室温下稳定储存120 d以上,且生物相容性良好,有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吴楠吴颉苗春宇马光辉马光辉
关键词:纳米氢氧化铝勃姆石
一种水包油包凝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包油包凝胶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水包油包凝胶乳液包括内凝胶相、油相和外水相,所述油相包裹内凝胶相,所述外水相包裹油相。本发明提供的可用于人或动物的递送载体水包油包凝胶乳液,其内凝胶相具有良好的生物...
马光辉吴颉邹勇娟吴楠苗春宇周炜清
文献传递
一种自固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自固化微球,由具有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温敏性材料制备而成,其平均粒径范围为50nm-100μm,其粒径分布系数小于20%。通过下述方法得到1)提供添加有生物活性物质或功能成分的温敏性材料的溶液作为分散相;2)提供溶解有乳...
马光辉吴颉吴有斌苏志国王月琦
新型疫苗佐剂及其进展
马光辉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壳聚糖的新型疫苗佐剂。课题组将壳聚糖水凝胶的温敏性与该课题组的快速膜乳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新型的自固化壳聚糖凝胶微球。该微球制备过程温和,微球具有显著的pH敏感性,研究发现壳聚糖凝胶微...
吴颉
文献传递
一种大孔琼脂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孔琼脂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其特征是向琼脂糖水溶液中添加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使水相中形成大量胶团,然后将水相分散到油相中,利用水相中表面活性剂胶团能够吸油溶胀的特点,制备大孔琼脂糖微球。所得产品既保留了琼...
马光辉赵希吴颉苏志国崔金梅周炜清
文献传递
用于超声造影成像的颗粒稳定气泡制备被引量:2
2022年
超声成像由于其无创无痛、可实时监测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诊断。但是,某些人体组织回声较弱,需要借助具有强回声特性的超声造影剂微气泡来实现对比成像。目前临床批准使用的微气泡多采用表面活性剂或磷脂作为稳定剂,其稳定效果有限、血液循环时间短,限制了对小病灶等需要长时间观察的病变部位的检查能力。颗粒稳定气泡(Particle Stabilized Bubbles,PSBs)是由颗粒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气泡,由于其具有高稳定性、低毒性等优势,有望用于超声造影。但目前关于颗粒稳定气泡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较少,其原因主要在于体系对颗粒的接触角范围要求很窄,一旦超过界定范围,则气泡稳定性急速下降。本工作以制备出稳定的颗粒稳定气泡,考察其作为超声造影剂的效果为目标。通过筛选不同亲疏水性的颗粒作为稳定剂,并对其荷电性、浓度、粒径、水相及气相等因素进行考察,制备得到了由壳聚糖纳米颗粒(CNPs)稳定的颗粒稳定气泡(CPSBs)。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胞毒性实验、溶血性、病理切片等实验评价了体系的生物安全性,通过小动物超声成像仪考察了其体内外造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良好的体内外造影能力,表明其具有作为超声造影剂应用的潜力。
张晴吴颉马光辉
关键词:超声造影剂生物安全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