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丽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8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蔷薇
  • 12篇蔷薇科
  • 6篇花粉
  • 6篇花粉形态
  • 3篇系统学
  • 2篇叶表皮
  • 2篇微形态
  • 2篇栒子
  • 1篇大戟
  • 1篇大戟科
  • 1篇新属
  • 1篇亚科
  • 1篇叶表皮微形态
  • 1篇叶下珠
  • 1篇叶下珠属
  • 1篇英文
  • 1篇中国特有属
  • 1篇石灰
  • 1篇特有属
  • 1篇蔷薇亚科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6篇周丽华
  • 11篇吴征镒
  • 6篇韦仲新
  • 1篇彭华
  • 1篇尹擎
  • 1篇龚洵
  • 1篇丘华兴

传媒

  • 12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筋条属的系统学研究
周丽华
关键词:蔷薇科
国产蔷薇科蔷薇亚科的花粉形态被引量:26
1999年
对国产蔷薇科(Rosaceae) 蔷薇亚科(Rosoideae) 10 属12 种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本亚科花粉呈单粒存在, 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 极面观常呈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椭圆形至圆形。花粉大小为(16-06μm ~31-88μm) ×(15-30μm ~35-70μm) 。三孔沟, 内孔为长方形, 沟较长, 两端较窄。其中, 矮地榆Sanguisorba filiformis 的花粉形态较为特殊, 每条沟的中部特别宽, 向两端则逐渐变窄, 形成近乎菱形图案, 并且在沟的中央覆盖着近椭圆形的沟膜, 将沟部分隔开来。从而在光镜下, 其极面观为不等的六裂圆形。但该种花粉依然属于3 孔沟类型。花粉外壁在扫描电镜下见有穴状、皱波或疣状- 穴状、条纹- 穴状、条纹- 网状、条纹状、刺状、条纹- 刺状等纹饰变化。与外部形态特征和染色体基数复杂化相适应, 本亚科的外壁纹饰与其余亚科相比变化也最为多样。本文在对Rosoideae 的部分国产属种进行花粉形态报道的同时, 也对一些有关系统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周丽华韦仲新吴征镒
关键词:蔷薇科蔷薇亚科花粉形态系统学
牛筋条属的系统学研究--兼论(木旬)子属的系统学问题
该文采用形态学、解剖学、胚胎学、花器官发生学、孢粉学、细胞学和分支系统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进行了牛筋条属的系统学研究,目的是为解决该属一百多年来悬而未决的系统位置争议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结果首次报道了牛筋条属的解剖...
周丽华
关键词:蔷薇科系统学
中国特有属牛筋条属的花粉形态与其系统位置被引量:3
2000年
从发育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特有单种属DichotomanthesKurz及与其系统学研究有关的外类群Prinsepiautilis的花粉形态 ,扫描电镜观察显示Dichotomanthes花粉粒自脱离四分体胼胝质膜开始至成熟二核花粉粒不同发育时期 ,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未见变化 ,仅花粉体积随成熟度增加而有所增大。而Prinsepiautilis ,其花粉粒刚脱离四分体时形状和成熟花粉明显不同 ,成熟花粉极面观为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为圆形 ,外壁具清晰的平行条纹 ,但幼嫩花粉粒的形状很特别 ,极面观为深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亦见花粉在两条沟之间下陷而沟部外突 ,明显为角萌发孔花粉 ,且花粉体积较成熟者小 ,而外壁纹饰同成熟者相比无根本性差异。前述两种植物花粉在不同成熟期体积有明显差异 ,而外壁纹饰在不同成熟期不存在质的变化并相对稳定 ,说明花粉外壁纹饰这一性状在蔷薇科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分类学意义。DichotomanthesKurz具典型Rosaceae花粉的三孔沟结构 ,外壁具条纹 -穴状纹饰。将其孢粉学特征同Rosaceae 4个亚科有关类群的同类资料相比较 ,并结合其它形态解剖与细胞学等研究结果 ,支持将Dichotoman thes置入Maloideae下而不赞同将其另立亚科或置于Prunoideae之下。此外 ,由于Prinsepiautilis的花粉在其发育初期具角萌发孔花粉 。
周丽华韦仲新吴征镒
关键词:花粉形态
小叶栒子的分类学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据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的研究,结合野外调查、叶表皮微形态观察结果,对小叶栒子(Cotoneaster microphyllus Wall.ex Lindl.)进行了分类学修订,将分属 3系(Series Procumbens Klotz; Series Alpigeni和Series Marginati Klotz)的15个名称归并作小叶栒子的同物异名。
周丽华吴征镒
关键词:蔷薇科叶表皮微形态
国产蔷薇科苹果亚科的花粉形态被引量:14
2000年
对国产蔷薇科 (Rosaceae)苹果亚科 (Maloideae) 16属 18种及 1变型进行了植物花粉形态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本亚科花粉呈单粒存在 ,花粉近球形至长球形 ,极面观常呈三裂圆形 ,赤道面观椭圆形至圆形。本亚科的花粉在全科中是最大的 ,极轴为 18 62~45 65 μm ,赤道轴为 18 36~ 40 8μm。最大花粉见于Crataeguspinnatifida ,为 ( 2 8 85~ 45 65 )μm× ( 2 5 5~ 40 8) μm ,最小花粉见于Pyracanthaaugustifolia ,为 ( 18 62~ 2 4 45 ) μm× ( 18 36~ 2 6 0 1) μm。三孔沟 ,内孔为长方形。沟较长 ,两端较窄。外壁在光学显微镜下常模糊 ,扫描电镜下见有穴状、皱波 -穴状、条纹 -穴状、条纹状等纹饰变化。Maloideae的外壁纹饰同Rosaceae其余 3个亚科相比显得较为原始且分化程度不高。孢粉学特征表明 ,花粉的外壁纹饰对Maloideae在Rosaceae
周丽华韦仲新吴征镒
关键词:蔷薇科花粉形态孢粉学
栒子属黄杨叶系的分类修订
2001年
重新界定了栒子属(Cotoneaster)高山组(Sect. Alpigeni Hurusawa)黄杨叶系(Series Buxifolii Klotz)的范围,仅含4种植物,即C. buxifolius Wall. ex Lindl., C. delavayanus Klotz, C. insolitus Klotz和C. poluninii Klotz。将原作者建立该系时包含的5种,即C. argenteus Klotz ; C. brevirameus Rehd. & Wils.; C. hodjingensis Klotz; C. lijiangensis Klotz; C. rockii Klotz,被原作者置另一系的C. marginatus Lindl. ex Schlecht. 以及被俞德浚教授等误认为红花栒子小叶变种C. rubens var. miniatus Yu,一共7个名称归并为黄杨叶栒子(C. buxifolius Lindl.)的同物异名;又把C. buxifolius f. vellaea Franch.和C. astrophores J. Fryer et E. C. Nelson归并为绒毛细叶栒子C. poluninii Klotz同一种。经修订后的黄杨叶系在栒子属高山组中以普遍直立的习性,叶下表面、萼片和萼筒密被绒毛和常具2个小核等特征组成相对自然的一群。
周丽华吴征镒
关键词:蔷薇科
中国特有牛筋条属的核形态及其系统位置(英文)被引量:2
2000年
报道了以 3个不同居群为材料进行的牛筋条属核形态学研究结果。其间期核和前期核分别为简单染色体中心型和中间型。染色体长度界于 1 6 6 μm至 0 87μm之间 ,核型公式为 2n=2 8m +6sm ,核型分类为 1A型。相同的染色体基数及其与苹果亚科成员近似的核型 ,支持将牛筋条属置于苹果亚科 ,而不赞同将其归属于李亚科或另立亚科的观点。
周丽华龚洵吴征镒
关键词:核形态
云南黍属(禾本科)一新种
1998年
云南黍属(禾本科)一新种彭华周丽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ANEWSPECIESOFTHEGENUSPANICUML.(POACEAE)FROMYUNNAN,CHINAPENGHuaZHOULiHua(KunmingInsti...
彭华周丽华
关键词:禾本科
大戟科叶下珠属花粉形态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对叶下珠属PhyllanthusLinn .13种植物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表明 ,本属花粉虽然在大小、形状和外壁纹饰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但差异最大的还是在于萌发孔类型上。可以把本属花粉分为 3孔沟 ,4~ 5孔沟 ,多孔沟 ,散沟 (沟短而纺锤形或近圆形 )和散孔等类型。这些萌发孔类型虽然与李秉滔在中国植物志第 4 4卷中所划分的组不很吻合 ,但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相关性 ,并且对于属下的分类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外壁纹饰方面 ,均为网状纹饰 ,可分为具粗网眼 ,细网眼和中等网眼等几种类型。但纹饰类型在组间或种间的差异不大明显。
韦仲新丘华兴周丽华
关键词:大戟科叶下珠属花粉形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