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光居

作品数:38 被引量:15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创伤
  • 8篇心肺复苏
  • 8篇骤停
  • 7篇严重创伤
  • 7篇氧合
  • 7篇体外膜肺氧合
  • 7篇外膜
  • 7篇膜肺
  • 7篇肺氧合
  • 6篇心脏
  • 5篇心肺
  • 5篇心脏骤
  • 5篇心脏骤停
  • 5篇伤患者
  • 5篇急诊
  • 5篇ICU
  • 4篇心肺复苏后
  • 4篇严重创伤患者
  • 4篇影响因素
  • 4篇抢救

机构

  • 35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浙江大学
  • 5篇西南医科大学...
  • 4篇丽水市中心医...
  • 4篇杭州市富阳区...
  • 2篇丽水市人民医...
  • 2篇绍兴第二医院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义乌市中心医...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8篇周光居
  • 35篇张茂
  • 12篇干建新
  • 11篇徐杰丰
  • 7篇杨俭新
  • 6篇叶立刚
  • 6篇沈伟锋
  • 6篇徐善祥
  • 6篇徐少文
  • 5篇何小军
  • 4篇江观玉
  • 3篇巴立
  • 3篇赵嵩
  • 3篇王连
  • 3篇洪玉才
  • 2篇陈庆丽
  • 2篇刘善收
  • 2篇卢骁
  • 2篇伍峻松
  • 2篇杨雪林

传媒

  • 12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兵团医学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创伤后并发ARDS行ECMO治疗46天1例报告被引量:3
2022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和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患者死亡。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当前心肺功能支持的终极手段,在ARDS救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建议ECMO治疗时间一般为2周,如果病情没有改善,考虑到成本效益因素则退出ECMO治疗。本院一例严重创伤后并发ARDS患者,经过46 d长程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治疗获得成功,国内外文献少见,现报道如下。
杨俭新周光居徐小琴张茂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严重创伤ECMO体外生命支持
丙戊酸钠经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保护猪心肺复苏后的肾肠损伤
2022年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对猪心肺复苏(CPR)后肾肠损伤的作用,并探讨是否影响内质网应激-凋亡的途径。方法选用25头健康雄性白猪,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假手术组、复苏组与丙戊酸钠组。以电刺激诱发室颤9 min+复苏6 min制备猪心脏骤停(CA)-复苏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动物准备工作。丙戊酸钠组在复苏后5 min时应用微量输液泵在1 h内静脉泵入150 mg/kg丙戊酸钠,假手术组和复苏组同法泵入等量溶媒。获取各组动物复苏后1 h、2 h、4 h和24 h的静脉血标本,以及复苏后24 h的肾肠组织样本,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浓度,以及Western blot法与TUNEL法检测肾肠组织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2、caspase-3的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的程度。结果①在复苏后24 h观察期间,复苏组和丙戊酸钠组较假手术组血清Cr、BUN、IFABP和DAO浓度明显升高(均P<0.05)。丙戊酸钠组在复苏后24 h期间血清Cr和IFABP浓度、在复苏2 h后血清BUN和DAO浓度明显低于复苏组(均P<0.05)。②在复苏后24 h,复苏组和丙戊酸钠组较假手术组肾肠组织内质网应激-凋亡指标明显异常,表现为CHOP、caspase-1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而丙戊酸钠组较复苏组肾肠组织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均P<0.05)。结论丙戊酸钠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而对复苏后猪肾肠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余倩邵雪波高建波陈琪刘英徐杰丰周光居张茂
关键词:肠损伤丙戊酸钠内质网应激凋亡
国产ECMO支持下肺动脉取栓成功救治肺栓塞致心搏骤停1例
2023年
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64岁,因“意识不清8 h”于2022年12月5日转入本院急诊。患者8 h前被路人发现意识不清、倒卧在地,路人报警后2 min交警赶到现场,发现患者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呼叫120。120到达后进行气管插管并心肺复苏,院前复苏共22 min。送达邻近医院后继续复苏7 min,患者恢复自主心律,行CT肺动脉造影示右肺动脉主干栓塞(图1)。转入本院时患者体温37.5℃,呼吸15次/min(呼吸机辅助通气),心率125次/min,血压60/38 mmHg[以去加肾上腺素1.3μg/(Kg·min)维持,1 mmHg=0.133 kPa],SOFA评分18分。
阮峰郭庆华周光居张茂
关键词:心搏骤停SOFA评分CT肺动脉造影右肺肺栓塞
机械通气的多发伤患者牙齿误吸的诊治经验被引量:1
2011年
牙齿误吸的发生率较低,在创伤患者中更为罕见。尽管牙齿误吸在患者主诉中多有叙述,但是对于多发伤尤其是伴有昏迷、机械通气的患者,容易漏诊或延迟诊断,从而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现报道3例机械通气的多发伤患者的诊治经验。
周光居张茂赵嵩杨俭新卢骁干建新
关键词:机械通气多发伤患者误吸诊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被引量:7
2020年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以严重低氧血症为特征,如果传统的治疗手段无法纠正顽固性低氧血症或者出现明显心脏功能损害,可考虑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进行补救性治疗[1-2]。1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概述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一种,用于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使其得以充分休息,从而为原发病的诊治争取时间。历史上第一次描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是在1967年[3],1971年Donald Hill医生对1例成人ARDS患者成功应用ECMO。但ECMO对成人ARDS患者治疗的整体效果不佳,1975年美国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虽然ECMO有助于改善肺的气体交换,但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组相比.
周光居张茂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丁酸钠对猪心脏骤停复苏后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猪心肺复苏后心脑损伤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4头健康国产雄性大白猪分为假手术组(n=6)、心肺复苏组(n=10)和丁酸钠组(n=8)。假手术组只行气管插管和动静脉置管,不进行诱导心室颤动及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组和丁酸钠组动物采用电刺激法诱导心室颤动9 min、心肺复苏6 min的方法制备猪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于复苏成功后5 min时,丁酸钠组经股静脉泵入丁酸钠75 mg/kg维持1 h。假手术组和心肺复苏组采用同样方法给予等量等渗NaCl溶液。于心脏骤停前和复苏后1、2、4和24 h时采集静脉血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表达水平。于复苏后24 h时,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动物心肌及大脑皮层组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泛素结合蛋白62(p62)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心肺复苏组有9头猪复苏成功,其中7头存活至24 h;丁酸钠组有7头猪复苏成功,且均存活至24 h。3组动物24 h复苏成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81,P=0.184)。复苏后1、2、4、24 h,3组动物血清cTnI(F=62.736、201.265、330.083、643.538,P均<0.001)、CK-MB(F=90.380、181.548、669.657、707.485,P均<0.001)、NSE(F=92.302、125.730、590.627、1130.372,P均<0.001)和S100B(F=42.831、152.004、295.517、1023.409,P均<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肺复苏组与丁酸钠组动物复苏后出现心脑损伤,表现为复苏后2、4、24 h血清cTnI、CK-MB、NSE和S100B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心肺复苏组更高(P均<0.05)。复苏后24 h时,3组动物心肌细胞及大脑皮层细胞自噬标记物LC3(F=81.671、49.204,P均<0.001)、p62(F=127.620、65.594,P均<0.001)水平及凋亡率(F=116.750、249.105,P均<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孔莹莹谢璐涛卢晓驰徐杰丰周光居张茂
关键词:丁酸钠心脏骤停脑损伤
雷洛昔芬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雷洛昔芬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3组二次打击前用药组(n=10),二次打击中用药组(n=10)和对照组(n=10),所有大鼠腹腔注射(IP)5 mg/kg LPS,并分别于LPS ...
周光居伍峻松张茂江观玉
文献传递
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构成和分流的状况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调查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数量、科室构成和分流去向,为进一步改善医院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自主开发的急诊预检分诊登记数据库,回顾性调查分析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2010年全年急诊抢救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抢救患者数、急诊室滞留时间、科室构成、分流去向和抢救床利用情况。结果①医院全年急诊抢救患者7966例,占急诊总数的10.1%。急诊抢救室床位利用率为(90.1±9.1)%,单床周转(1.2±0.1)次/d,患者在抢救室的滞留时间为(18±44)h。②急诊抢救患者数前四位的科室依次为神经外科、急诊内科、神经内科和急诊科,占抢救总数的79.1%。③抢救患者直接住院4983例(62.6%),急诊手术后住院1263例(15.9%),好转直接出院545例(6.8%),死亡91例(1.1%),自动出院1084例(13.6%)。各科抢救患者的去向存在差异。结论该家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比例比较高,抢救室工作处于高负荷状态;抢救患者主要集中在四个科室,且大部分患者需要收住院。医院有必要根据急诊抢救室的工作状况,相应地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改善服务流程。
叶立刚张茂周光居沈伟锋何小军干建新
关键词:急诊抢救
ICU中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被引量:39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伤后24h内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急诊ICU的223例严重创伤患者的资料,记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收住时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生化常规和血气分析等指标。以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碱缺失(BD)I〉6和休克指数(SI)≥1作为存在组织低灌注的标准。根据凝血功能结果将患者分为凝皿病组和无凝血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创伤严重程度、APACHEⅡ值、低体温及低灌注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多因素回归方程。比较死亡与存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结果52例(23.3%)符合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5%vb9.4%,P〈0.01)。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创伤原因和受伤时间具有可比性,凝血病组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低体温和组织低灌注发生率、合并严重脑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i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6、GCS≤8和Plt计数是创伤患者入ICU时发生凝血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延长。结论伤盾24h内收住ICU的创伤患者有较高的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创伤性凝血病与全身损伤严重程度、合并重型颅脑损伤、休克及低体温有关,并对不良预后有重要影响。
徐善祥王连杨俭新周光居张茂
关键词:严重创伤创伤性凝血病预后
体外膜肺氧合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严重创伤容易导致呼吸和(或)循环功能衰竭,病死率高,救治难度大。针对此类患者的救治包括损害控制复苏、积极的呼吸循环功能支持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和(或)循环功能衰竭,而传统的治疗策略疗效欠佳。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重要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在严重创伤所致呼吸和(或)循环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以为严重创伤患者提供足够的组织灌注和氧合、纠正酸中毒,同时实现快速复温,为心肺功能恢复及进一步治疗发挥"桥梁"作用。然而,ECMO仍是一项高风险、高消耗的有创支持治疗,同时严重创伤患者有较高的出血风险而难以进行全身抗凝,增加ECMO治疗的难度。目前国内ECMO在严重创伤患者中应用和报道极少。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2例严重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CMO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吕康郭庆华周光居李雨林刘宏卢骁徐杰丰江利冰徐善祥张茂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呼吸功能不全休克抗凝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