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礼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被引量:2
- 1997年
- 采用Nicolet-viking-Ⅱ电生理诊断仪对28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患者及19例健康志愿者行双侧肢体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表明:OPCA组正中神经N20潜伏期延长,N20及P23波幅减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枢传导时间(N13—N20,经协变量校正后)明显延长(P<0.05),其中N20波缺失1例,均为双侧性;腕部至Erb’s神经传导速度(CVI)及N9、N11、N13潜伏期均正常。左侧N20、右侧P23及胜后神经诱发电位P37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协变量校正后显示N21、N45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而中枢传导时间N21—P37及周围神经的监护电位(PF)均无差异(P>O.05);内踝至皮层传导速度(CVZ)减慢,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极为显著意义(P<0.01);有8例P37波缺失(其中R侧6例,一侧性2例),占28.5%。上述结果提示OPCA患者除了有中枢传导障碍外,可能同时有周围神经传导障碍。
- 张宝荣程源深高富根周宝礼虞晓菁
- 关键词:桥脑小脑萎缩体感诱发电位OPCA
- 多系统萎缩者脑干诱发电位的检测被引量:5
- 1999年
- 目的:研究多系统萎缩对脑干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电生理多用诊断仪对29例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0 例直立性低血压(SDS)和1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脑干诱发电位进行检测。结果:OPCA及SDS的Ⅰ~Ⅴ波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结构紊乱和不对称性,Ⅴ波的潜伏期分别为6.50±0.90 m s及6.44±0.79 m s,较对照组(5.87±0.37 m s)延长(P< 0.05);Ⅲ波潜伏期也延长,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同时OPCA与SDS的脑干传导时间Ⅰ~Ⅴ峰间潜伏期分别为4.90±0.92 m s及4.89±0.91 m s,与对照组(4.19±0.36 m s)有显著性差异(P< 0.01);OPCA与SDS相比无差异(P> 0.05)。
- 应智林张宝荣程源深周宝礼虞晓青
- 关键词: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
- 周围神经损伤的声电流测定与肌电图对比分析
- 1989年
- 本文报道应用声电流作为电诊断的刺激电流,对30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70块肌肉进行测定,并与肌电图检查对比。结果总的符合率为81.43%。其中正常肌电图100%符合;完全失神经肌电图90.9%符合,有9.09%为假阴性;部分失神经肌电图65.63%符合,有18.75%假阴性和15.62%的假阳性反应。
- 洪修鄂周宝礼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肌电图
- 重症肌无力患者Jitter值及肌纤维密度测定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运用单纤维肌电图(SFEMG)技术对49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和35例正常人进行了Jitter值、肌纤维密度(FD)值测定,同时结合低频重复电刺激(IFRNS)、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nAchRab)测定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MG患者的Jitter明显增宽(P<0.01);SFEMG检出MG比LFRNS与nAchRab测定阳性率高(P<0.05),而且发现临床尚未出现肌无力症状的肌肉中也存在潜在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MG患者FD值无明显增高(P>0.05)。从而提示,Jitter测定对诊断MG是一项敏感性较高的电生理技术,FD测定可作为区分MG患者与其它神经肌肉疾病患者Jitter异常的一个良好指标。
- 陈向军程源深周宝礼陈怀红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单纤维肌电图肌纤维密度JITTER
- 神经重复刺激和激发试验诊断眼型重症肌无力症的研究
- 1990年
- 重症肌无力症(MG)被认为是一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近年来由于神经重复刺激,单纤维肌电圈及抗ACh受体抗体(AchR-Ab)测定等技术的应用.对全身型患者诊断已无困难,但上述检查技术对眼肌型的诊断尚不理想,AchR-Ab阳性率只有24%,单纤维肌电图阳性率67%,常规神经重复刺激阳性率只有62%。由于单纤维肌电图。
- 李乃英周宝礼
- 关键词:单纤维肌电图ACHR眼型免疫缺陷性疾病
- Charcot-Marie-Tooth病的遗传、临床和电生理观察(附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1995年
- 本文报道 20例 Charcot-Marie-Tooth病的遗传、临床和电生理资料。其中男 16例,女 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26.75岁。发现4例显性遗传,3例隐性遗传,10例散发,3例遗传情况不详。主要症状有高弓足、垂足、鹤腿和腱反射消失;上肢前臂有肌萎缩者占1/4。所有病人电生理检查均有失神经现象,特别是MCV有明显减慢。且发现MCV的减慢和临床严重程度无相关联系。
- 程源深周宝礼
-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
- 重症肌无力患者单纤维肌电图与低频重复电刺激测定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通过对46例确诊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进行低频重复电刺激(LFRNS)和单纤维肌电图(SFEMG)的对比研究,部分病例还作了常规同心针极肌电图(CNEMG)检查。发现LFRNS阳性率为57%。受检的三组肌肉中三角肌阳性率最高(48%)。SFEMG阳性率为91%,其中轻型(改良Osserman分型中Ⅰ、Ⅱ_A型)为88%,重型(Ⅱ_B、Ⅲ、Ⅳ和V型)为100%。两种检查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SFEMG是目前诊断MG最为敏感的电生理方法。轻型MG临床未表现肌无力的肌肉中也存在着潜在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Jitter阻滞率是反映MG病情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CNEMG有助于排除和发现临床上症状相似的其它疾病或其它疾病同时伴发MG者。
- 陈向军程源深周宝礼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单纤维肌电图
- 肌萎缩侧束硬化患者的电生理改变被引量:5
- 1995年
- 56例肌萎缩侧束硬化(ALS)患者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显示:出现纤颤电位86%,束颤电位84%,正相电位73%,而巨大电位出现率仅41%。ALS患者病程两年以上者,肌电图束颤电位的阳性率较高(P<0.05).ALS患者的运动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为慢(P<0.05),而感觉传异速度无明显变化.提示肌电图检查可提高ALS的诊断率.
- 丁美萍程源深周宝礼
- 关键词:电生理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