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新华

作品数:129 被引量:1,44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7篇岩石
  • 35篇地球化
  • 35篇地球化学
  • 29篇中生代
  • 27篇同位素
  • 24篇岩石圈
  • 21篇火山岩
  • 20篇地幔
  • 13篇山岩
  • 13篇火山
  • 12篇地质
  • 11篇岩石圈地幔
  • 11篇晚中生代
  • 9篇地球化学特征
  • 9篇源区
  • 9篇造山带
  • 9篇化学特征
  • 9篇捕虏体
  • 8篇早白垩世
  • 8篇镁铁岩

机构

  • 101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中国科学院地...
  • 14篇香港大学
  • 11篇北京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
  • 5篇南京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沈阳地质矿产...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长春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29篇周新华
  • 31篇英基丰
  • 20篇张宏福
  • 19篇张连昌
  • 16篇孙敏
  • 11篇张玉涛
  • 11篇王非
  • 9篇侯泉林
  • 9篇汤艳杰
  • 9篇陈志广
  • 9篇邵济安
  • 8篇陈绍海
  • 8篇陈立辉
  • 8篇杨进辉
  • 8篇刘庆
  • 7篇任胜利
  • 7篇谢烈文
  • 6篇陈文寄
  • 5篇路凤香
  • 5篇张国辉

传媒

  • 22篇岩石学报
  • 17篇矿物岩石地球...
  • 11篇科学通报
  • 5篇地球化学
  • 5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震地质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地质科学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中国地质
  • 2篇极地研究
  • 2篇地球学报(中...
  • 2篇2008年全...
  • 2篇2012年全...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质地球化学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8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中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填图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06
2001年
辽宁西部广泛分布着晚中生代火山岩,横跨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两大构造单元,一般认为它们是以在这一地区发育的两条主要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为界。这些火山作用曾被认为是中生代伊泽奈崎板块西向或西北向消减作用的结果。在岩性上它们主要以中酸性岩石为主,玄武岩等中基性岩石较少。为查明下伏岩石圈对这些岩浆作用成因的影响,对其中的 SiO2含量 < 60%的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 Sr- Nd- 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以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两侧为界,两侧火山岩的同位素特征存在显著区别。南区有明显的 EMI特征并具 EMI- PM混合趋势,而北区则显示了原始或略亏损的特征。南北两区之间的过渡带(介于西拉木伦河断裂和赤峰-开源断裂之间)则表现了同位素组成上相应的过渡特征。这一地球化学观测与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颇为吻合。基于新生代幔源岩石化学反演的中国东部陆下地幔化学区划研究揭示了克拉通下 (subcratonic)岩石圈地幔与 EMI存在着密切关系。本研究所提供的地球化学证据说明了采用中生代中基性岩类作为类似研究途径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提出对华北克拉通边缘中生代火山作用成因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周新华张国辉杨进辉陈文寄孙敏
关键词:晚中生代火山岩地质填图
北意大利Ivrea—Verbano带角闪岩类成因的…
1997年
本文研究了意大利北部Ivrea-Verbano带中我闪岩同位素组成特征。系统的同们 及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该区处于与消减带有关的增生楔环境。
陆梅华周新华
关键词:角闪岩微量元素岩石成因同位素
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深部源区与构造-岩浆演化: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101
2007年
北大兴安岭根河地区发育大面积晚中生代火山岩,是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年代学(火山岩基质^(40)Ar/^(39)Ar年龄和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发现该区火山岩年龄为140~100Ma,属早白垩世火山岩。通过根河西岸旱白垩世火山岩剖面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根河早白垩世发生了三次大的火山喷发活动。火山岩剖面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碱性的中基性-基性火山岩,剖面中部主要为一套碱性-亚碱性过渡性质的中酸性、酸性火山岩组合。该剖面下部和上部的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Al_2O_3、K_2O和全碱含量,较高的MgO和Mg~#值;LREE富集、LREE和HREE分馏较强、Eu异常不明显,富集LILE而亏损HFSE元素,尤其强烈亏损Nb和Ta元素;(^(87)Sr/^(86)Sr)_i-ε_(Nd)(t)和ε_(Nd)(t)-ε_(Hf)(t)图解表现出地幔源区特征。而剖面中部的中酸性火山岩与剖面上和下部的基性火山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是MgO含量和Mg~#较低,Ti、Sr和Ba元素亏损明显,负Eu异常明显,以及初始(^(87)Sr/^(86)Sr)_i值较高。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基性和中基性火山岩均反映陆内伸展环境和陆缘弧火山岩的一些特征,这种特性可能与该区火山岩浆源于受古生代俯冲洋壳流体交代的地幔楔有关。火山岩浆演化以分离结晶作用为主要方式,上升过程基本未受地壳物质混染。结合最新资料,我们认为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向滨太平洋过渡阶段,是蒙古-鄂霍茨克海造山后伸展和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共同作用的产物。
张连昌陈志广周新华英基丰王非张玉涛
关键词:晚中生代火山岩构造-岩浆演化同位素地球化学
东亚造山带碰撞后引张的地球化学记录:晚中生代火山岩时代与源区特征
<正>位于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之间的东亚造山带是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显著、最具典型意义的地区,同时保存了中国、乃至亚洲大陆最后拼合的地质地球化学记录。这些记录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新生代中国东部大陆岩石圈转...
周新华英基丰张连昌王非郭锋
关键词:造山带地球化学晚中生代
文献传递
沿雅鲁藏布江(东段)地区推覆与反向冲断构造的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5
1996年
沿雅鲁藏布江(东段)两岸至少发育着两套断裂系统。其一是断面北倾,由北向南远距离的推覆断裂系,发育着构造窗和飞来峰。该断裂系形成在洋-陆俯冲和陆-陆碰撞两个造山阶段(100~26Ma);其二是断面向南陡倾,由南向北逆冲,切割了早期的由北向南的推覆断裂系的反向冲断层系。该断裂系形成于碰撞造山阶段晚期(<26Ma)的局部反向道冲作用或造山期后的重力伸展作用。上述两套断裂系的叠加造成沿江地区构造的复杂。
郝杰周新华李齐陈文寄
关键词:推覆体冲断层地质特征
苏鲁造山带深部岩石圈的属性:来自麻粒岩和橄榄岩捕虏体的制约被引量:3
2013年
位于苏鲁造山带内的山东莒南晚白垩纪玄武质脉岩中含有大量地幔橄榄岩和下地壳麻粒岩捕虏体,这些捕虏体为苏鲁造山带陆下岩石圈的属性提供了重要制约。系统的年代学、矿物学、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莒南麻粒岩捕虏体是华北古老下地壳的样品,即苏鲁造山带的深部岩石圈具有华北属性。莒南橄榄岩捕虏体可以分为两类,占绝大多数的为低Mg#橄榄岩,少量高Mg#橄榄岩,橄榄岩的矿物成分以及单斜辉石微量元素组成特征表明,低Mg#橄榄岩代表了新增生的岩石圈地幔,而高Mg#橄榄岩反映的是受到熔体改造的古老岩石圈地幔的残留。苏鲁地区陆下岩石圈古老难熔的地幔至少在晚白垩纪时就已经被年轻饱满的新增生的地幔所代替。
英基丰张宏福周新华汤艳杰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麻粒岩橄榄岩岩石圈演化
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的地球化学记录——华北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源区特征变异的讨论被引量:19
2005年
早中生代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俯冲及其后两陆块间的碰撞为大陆深俯冲后效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少见的实例。本文在系统论述华北中生代深部年代学记录、深源岩类源区地球化学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普遍的 Sr 同位素高度富集现象及其空间变化指向、高场强元素强烈分馏以及时间制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导致这些源区特征变化最可能的机制为扬子板片深俯冲中析出的熔体/流体交代并改造了华北大陆岩石圈地幔。而其后中生代全球事件引发的中国东部广泛而强烈白垩纪构造-岩浆幕则提供了侵位于地壳层位深源岩类的成岩条件。本文强调指出对华北岩石圈地幔这种大尺度实体上的改造,应被视为扬子板片深俯冲后效作用中最具深远意义的一种表现,并对中生代华北岩石圈整体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周新华张宏福英基丰陈立辉
关键词: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
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组成、富集过程及其形成机理被引量:81
2005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幔源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总结来进一步厘定该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和组成,并通过与华北内部如鲁中地区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对比研究探讨华北东部岩石圈的时空演化规律、富集过程及其形成机理。幔源岩石的 Sr-Nd-Ph 同位素特征表明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存在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其中心部位如鲁中地区以弱富集地幔为主体;而东南部如鲁西南和胶东地区则为类似 EM2型地幔(^(87)Sr/^(86)Sr_i 可高达0.7114)。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随时间的演化特征也很明显。这些幔源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玄武岩中地幔岩捕虏体(橄榄岩和辉石岩)和捕虏晶(橄榄石和辉石)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皆证明华北东南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曾受到过富硅熔体的强烈改造。橄榄岩-熔体的相互反应是该区岩石圈改造和组成转变的重要方式,从而造成古生代高镁橄榄岩转变为晚中生代低镁橄榄岩和辉石岩。进入岩石圈地幔的熔体具下/中地壳物质重熔的特征,从而导致该区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快速富集。有关华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和改造的时限、过程和机制等问题也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张宏福周新华范蔚茗孙敏郭锋英基丰汤艳杰张瑾牛利锋
关键词:中生代岩石圈地幔
大兴安岭早白垩世玄武质火山岩地球化学与Sr-Nd-Pb-Hf同位素组成:应用于岩浆源区与构造环境讨论
<正>大兴安岭地区大面积的晚中生代火山岩是东亚大陆边缘醒目的地质景观之一,但对它的时代、成因和形成构造背景存在很大的认识上分歧。我们通过对大兴安岭晚中生代火山岩进行大量而精确的年代学测定(即以火山岩基质Ar-Ar法为主,...
张连昌周新华英基丰王非陈志广张玉涛
关键词:玄武质火山岩早白垩世同位素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的多元同位素制约——以华北北缘为例被引量:11
1998年
应用多元同位素体系对以辽西地区为代表的华北北缘两侧中生代火山岩开展了初步的同位素填图研究.揭示了以华北地块北缘为界南、北两侧地体具鲜明对比的源区特征,并给出了南区内部东西向规则变化的图景.为探讨华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岩石圈地幔深部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制约条件.
周新华张国辉陈义贤陈文寄
关键词:中生代火山岩源区特征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