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德
-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金纳米粒子在硫醇修饰多壁碳纳米管表面的吸附被引量:2
- 2007年
- 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及其复合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多种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了粒径约为16nm的金胶体,以盐酸纯化处理CVD法生长的多壁碳纳米管粗品,去除残余催化剂和无定型碳,以浓硫酸,硝酸混合液氧化碳纳米管,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羟基和羧酸根基团,氧化的碳纳米管以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处理,使其表面硫醇功能化。表面硫醇化的碳纳米管加入到金胶体中,金纳米粒子通过Au-S键吸附到碳纳米管表面。透射电镜图片显示金纳米粒子分布在碳纳米管表面,金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形成了复合物。
- 邓金阳周灵德吴挺余海湖姜德生顾而丹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
- 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AFM研究被引量:8
- 2004年
- 以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金胶体,采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在单晶硅片表面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与结构。
- 姜德生余海湖周灵德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化学还原法
- 水泥基透光砌块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石英玻璃光纤、塑料光纤和钠钙硅玻璃棒为导光材料,采用水泥净浆和砂浆制备了水泥基透光砌块,测试了砌块的透光性能,分析了影响其透光效果的因素。试验结果显示,石英玻璃光纤水泥砌块可形成光点随机分布的透光图案,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直径较粗的塑料光纤和玻璃棒可规则排列,形成的砌块可传导背面的光线和图案。砌块在切裁后对导光体端面进行研磨抛光,可提高砌块的透光性能。
- 周灵德
- 关键词:水泥基塑料光纤
- 大鼠骨粘连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 2008年
- 将编码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全长的cDNA亚克隆入含tac启动子的表达质粒pGEX-KG中,构建了tac启动子控制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KG/O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IPTG诱导3 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约占菌体总蛋白10%,表达产物以可溶形式存在。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超滤膜分离、亲和层析得到骨粘连蛋白。实验证实蛋白有较强的Ca2+结合活性。
- 周灵德闫玉华袁琳李世普
- 关键词:表达载体构建蛋白质纯化生物活性分析
- 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SERS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金纳米粒子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自组装金纳米粒子薄膜具有明显的SERS效应,其中2双层薄膜的增强效应最强。金纳米粒子相互靠近但又不至于连通的状态具有最强的增强效果。若金纳米粒子通过点、面接触形成连通网络,将导致入射光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机率下低,使增强效果降低。
- 余海湖何谋春周灵德姜德生
-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单层膜多层膜SERS活性
- 自组装聚电解质薄膜的低角度X射线衍射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和石英玻璃基片上制备了阳离子聚电解质PDDA和阴离子聚电解质PS-119的多层复合薄膜,对薄膜作低角度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清晰的Kiessig衍射曲线,根据衍射曲线估算了薄膜的厚度。自组装PDDA/PS-119薄膜的层状结构特征不明显,聚电解质单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1nm上下,双层的厚度可以控制在2nm左右,薄膜的总厚度与聚电解质水溶液的浓度有关,与薄膜的双层数成比例关系。
- 余海湖秦麟卿周灵德姜德生
- 关键词:静电自组装
- 二氧化钛胶体及其自组装薄膜的光谱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水解钛酸四丁酯制备了二氧化钛胶体;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与二氧化钛胶体的复合薄膜;采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二氧化钛胶体及其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吸收光谱显示,胶体的吸收带边蓝移,显示出量子尺寸效应,胶体的荧光光谱出现了多个发光带,最短发光波长位于371 nm,发光主要集中在蓝光区域内;在252 nm光源激发下,复合薄膜的发射谱带具有二氧化钛水溶胶的发射谱带的特征,荧光发射主要来源于二氧化钛,聚电解质的引入对复合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有一定影响。
- 余海湖余丁山李小甫周灵德姜德生
- 关键词:薄膜光学光谱分析光致发光二氧化钛胶体自组装薄膜
- 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通过缩合反应将氯甲基化8-羟基喹啉接枝到丙烯酰胺-丙稀酸共聚物主链上,形成带8-羟基喹啉侧基的高聚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分析了高聚物的结构。由于主链上存在大量水溶性基团,所得产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制备了高分子化的8-羟基喹啉的几种金属配合物,采用荧光光谱对8-羟基喹啉高聚物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这些金属配合物具有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
- 周灵德王海霞余海湖顾而丹姜德生
- 关键词:8-羟基喹啉高分子化金属配合物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 化学还原法合成硫化铅纳米棒及其表征
- 2007年
- 硫化铅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许多方法用于合成各种形貌的硫化铅纳米材料。主要介绍以硝酸铅、四氢呋喃、硫粉和硼氢化钾为原料,通过化学还原方法来合成硫化铅纳米棒。在合成过程中,硝酸铅、四氢呋喃、硫粉和硼氢化钾的混合物在无水的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半导体硫化铅纳米棒即形成。硫化铅纳米棒分别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分光光度仪和荧光分光光度仪进行表征。在透射电镜图中,硫化铅纳米棒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500hm和11μm。由于量子限域效应,分散在丙酮中的硫化铅纳米棒的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吸收峰在1731nm,比硫化铅块体有明显的蓝移。通过532nm的绿色激光激发,硫化铅纳米棒在1516nm处发出荧光。
- 胡鹏周灵德邓金阳余海湖顾而丹姜德生
- 关键词:半导体硫化铅纳米棒
- 纳米硫化锌分子沉积膜制备与光谱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乙酸锌和硫化钠合成了硫化锌(ZnS)胶体,采用分子沉积膜技术制备了聚电解质与ZnS纳米颗粒的复合薄膜。在ZnS胶体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上可观察到激子吸收峰,胶体的吸收带边约为313 nm,与其体相材料比较,有明显蓝移现象,显示出量子尺寸效应。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ZnS胶体颗粒为球形,粒径为3—7 nm。吸收光谱显示,聚电解质与ZnS胶体复合薄膜的吸光度随薄膜层数增加而上升;荧光光谱显示,复合膜在380 nm附近有较强发光,随着膜厚度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增强。
- 纪健强周灵德李小甫胡鹏邓金阳姜德生
- 关键词:硫化锌聚电解质分子沉积膜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