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玉淑

作品数:21 被引量:162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诊
  • 3篇休克
  • 3篇血性
  • 3篇失血
  • 3篇失血性
  • 3篇失血性休克
  • 3篇通气
  • 3篇细胞
  • 2篇心脏
  • 2篇血液
  • 2篇正压通气
  • 2篇中毒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衰竭
  • 2篇重度失血性休...
  • 2篇阻塞性
  • 2篇无创正压通气
  • 2篇细胞因子
  • 2篇静脉

机构

  • 20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怀化市第二人...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0篇周玉淑
  • 10篇于学忠
  • 6篇朱华栋
  • 6篇邵孝鉷
  • 6篇王厚力
  • 2篇赵向一
  • 2篇王仲
  • 1篇于春华
  • 1篇吴全有
  • 1篇刘冬妍
  • 1篇赵向一
  • 1篇马遂
  • 1篇黄席珍
  • 1篇何新华
  • 1篇刘雪梅
  • 1篇周玉淑
  • 1篇王继蕊
  • 1篇张在其

传媒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北京医学
  • 2篇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2002年急...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1996年
测定了正常人(C组)、单纯鼾症患者(S组)及PaCO2正常的OSAS患者(O组)睡前清醒状态下呼吸室内空气时的口腔阻断压(P0.1)、每分通气量(VE)等指标,并进行了高氧累进性二氧化碳重复呼吸实验。结果提示,单纯鼾症患者的呼吸中枢驱动水平及呼吸方式与正常人相似;OSAS患者的呼吸方式为浅快呼吸,呼吸中枢驱动性增强,P0.1及VE对CO2反应的敏感性低下。
赵向一黄席珍周玉淑刘雪梅吴全有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创双相正压通气对正常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为了解无创双相正压通气 (BiPAP)对正常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2 2例正常自愿者进行研究 ,测定正常人在不同压力水平 (10 /4cmH2 O、 2 0 /10cmH2 O)的通气状态时及通过鼻罩或口鼻面罩通气时的心率、血压、心脏指数。结果 :1)虽然在某种通气方式时心率、血压的变化有统计差异 ,这种差异通过普通的临床监护设备并不能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2 )正压通气使实验者的心脏指数下降 ,而且其下降程度与正压通气的压力正相关 ,心脏指数的下降主要由于心脏每搏指数的下降所致 ,心率的变化不是主要原因。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评价BiPAP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王厚力于学忠文武斌周玉淑马遂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血流动力学心脏指数
口咽置管行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通过解除上呼吸道梗阻 ,探讨更有效地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的新方法。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单纯采用经口鼻面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另一组首先放置口咽管 ,建立口咽气道 ,然后在经口鼻面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果 结果显示建立口咽气道的明显优于单纯BiPAP机械通气 ,可更有效地纠正呼吸衰竭 ,促进呼吸肌的恢复。结论 口咽气道结合呼吸机辅助通气 ,既能有效解除上呼吸道的梗阻 ,又不增加病人痛苦 ,可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和降低氧消耗 ,在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各种辅助通气方法中 ,不失为一种好的通气模式 。
于学忠王厚力周玉淑
关键词:无创性机械通气
CVVH在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刘冬妍王厚力于学忠周玉淑
关键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近几年国内急诊临床共同防治急性中毒的简况
<正>当今我国农林业广泛应用各类化肥、杀虫、灭鼠剂等各种农药,从事厂矿工作的职工多有接触金属、非金属元素及化学物质或有毒气体之可能,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密切接触多种化学用品和医用药物,目前国内外尚未杜绝麻醉镇痛剂的滥用和吸毒...
周玉淑
文献传递
氨茶硷血药浓度监测和临床应用
1989年
1 引言近年来由于药代动力学的发展,血药浓度监测应用于临床,效果明显。现将氨茶硷血药浓度监测给药的案例及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2 临床案例 2.1 判定氨茶硷过量引起中毒:例1:患者,女,30岁。间断咳喘4年,加重1周,1年来间断口服氨茶硷0.4g/日,近一周因病情加重,氨苯硷增至0.6g/日。
齐西文王继蕊李正已徐凌云周玉淑
关键词:血药浓度监测肝药酶急诊观察室端坐呼吸
心肺复苏时血管加压素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7
1999年
目的 研究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方法 48 例心跳停搏患者随机分为4 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 A 组)11 例,肾上腺素大剂量组( B组)12 例,血管加压素组( C 组)12 例,肾上腺素+ 血管加压素组( D组)13 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 组、 B 组、 C 组、 D 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182 % 、583 % 、25 % 、692 % , B 组、 D 组明显高于 A 组、 C 组; D 组存活率(462 % ) 显著高于 A 组(91 % ) 、 B 组(167 % ) 、 C 组(167 % ) ; B 组、 D 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比单独应用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朱华栋于学忠周玉淑王厚力邵孝鉷
关键词:心肺复苏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
吞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和己酮可可碱与急性肺损伤被引量:8
1998年
何新华王仲周玉淑
关键词:肺损伤吞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己酮可可碱
氨基胍在兔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价值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氨基胍 (AG)在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兔失血性休克 复苏模型 ,分为休克组、AG组 (复苏时应用AG) ,观察休克前后血浆内皮素 (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一氧化氮 (NO)的变化 ,观察动物 2 4h、 48h存活率。结果 动物失血性休克后 ,血浆ET、TNFα、IL 6、IL 8、NO水平明显升高 ;复苏后 ,AG组动物血浆中上述物质水平明显低于休克组 ,该组动物的存活率明显高于休克组。结论 ET、TNF α、IL 6、IL 8、NO在失血性休克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AG作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有助于改善重度失血性休克的预后。
朱华栋于学忠王仲周玉淑邵孝鉷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细胞因子氨基胍
心脏复苏时肾上腺素最佳剂量探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最佳剂量。方法  66例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 3组 ,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 ( A组 ,每5 min 1mg) 2 0例 ,实验组 ( B组 ,每 3 min 2 mg) 2 3例 ,递增剂量组 ( C组 ,首剂 1mg,以后每 3 min递增 2 mg) 2 3例 ,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  A组、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 3 0 %、60 .9%、5 6.5 % ,B组、C组明显高于 A组 ;B组的存活率 ( 3 0 .4% )显著高于 A组 ( 5 % )、C组 ( 8.7% ) ;B组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结论 心肺复苏期间 ,应用肾上腺素每 3 min2 mg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 ,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
朱华栋周玉淑于学忠邵孝鉷
关键词:心脏复苏肾上腺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