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静
- 作品数:19 被引量:1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科学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更多>>
- 创新理念,合作共赢,新常态下科学传播发展研究——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为例
- 2015年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常态,对科学的普及和传播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主动适应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立足新常态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是我们科普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新常态下科学传播新格局的构建问题,谈谈广州科普基地联盟的探索和实践。
- 朱才毅周静
- 发挥联盟优势 打造特色科普活动品牌——“校园行”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 2015年
- 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推动下,一系列科普领域的品牌活动正逐步形成,品牌化的建立不仅对细化活动分类、提高辨识度、扩大影响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科普对象在选择时提供了方向性。广东科学中心自2011年发起成立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以来,一直致力于借助联盟这个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联盟资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共创共赢的优势,积极打造特色科普活动品牌,已成功打造了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校园科普拓展活动、珠江科学大讲堂、科普精品游等活动。本文重点围绕科普拓展"校园行"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介绍科普基地借助联盟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特色科普活动品牌建设。
- 朱才毅杨刚毅周静孙琦罗婉艺
- 关键词:科普联盟
- 构建区域内科普共同体的研究
- 2016年
- 目前,我国科学传播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资源整合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在科普领域的应用空间巨大。以互联网思维破解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难题,助力构建区域内科普共同体,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既是新常态下科普事业面临的新挑战,也是科普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谋求共同发展的结果。
- 朱才毅周静
- 关键词:共同体
- 浅析志愿服务在科技馆事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会上志愿者以其强大的感染力向全社会展示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有效地增强了志愿者的社会认同感,提升了志愿者的社会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志愿服务相比,中国的志愿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科普志愿服务更是...
- 周静
- 关键词:科技馆事业志愿服务科普工作
- 文献传递
-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科技馆免费问题被引量:3
- 2012年
- 2011年3月,中科协印发了《关于开展科技馆免费开放情况专项调查的通知》,一时间各方猜测云起,就科技馆免费问题展开大讨论:研究政策趋向,分析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把握免费时代的机遇,迎接免费带来的挑战。笔者现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分析科技馆免费的政策趋向,同时就免费开放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略谈一下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 周静
- 关键词:免费
- 自然博物馆建设对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2013年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自然博物馆在某种程度上肩负着塑造城市气质,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责任。在此背景下,加快广州自然博物馆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对提升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周静朱才毅杨刚毅张菁赵旭
-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自然博物馆
- 对科普讲解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为例
-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作为科普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讲解人员是科普基地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可以说,科普讲解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
- 朱才毅周静
- 对科普讲解队伍建设的一点思考--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为例
-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普事业发展离不开科普人才的支撑。作为科普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讲解人员是科普基地与观众沟通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可以说,科普讲解人才队伍建设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
- 朱才毅周静
- 市场细分原理在自然博物馆观众研究中的应用
- 2013年
- 随着博物馆社会角色的日趋多元,自然博物馆的工作重点也由过去的注重藏品收集、保存和研究转向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转变到以“人”为中心来开展工作。观众研究成为自然博物馆工作的要务。当人们致力于观众研究而又不满足于单一的研究方法时,便开始求助于其它学科理论,如市场细分,以求在横向联系中获得新的启迪,在应用其它学科方法的实践中求得新的发展。
- 周静朱才毅杨刚毅张菁赵旭
-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观众研究
- 新常态下科普讲解队伍建设问题——以广州科普基地联盟为例
- 2016年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常态,科学普及和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直接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科普讲解人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州科普基地联盟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科普人才发展模式,为广州乃至全省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打开了新的天地。本文将以联盟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成效为例,讨论讲解人才队伍的选拔、培养问题。
- 朱才毅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