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平 作品数:6 被引量:72 H指数:5 供职机构: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不同来源草炭的品质分析及其对果岭坪床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09年 草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土壤改良物质,本文对取自市场上的不同草炭样品进行了品质分析,同时研究了它们对高尔夫球场果岭坪床物理性质的影响,为运动场草坪坪床的建造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草炭样品在品质上,如pH、粗有机质、腐殖酸总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德国进口草炭在品质上明显优于国产草炭。(2)在砂样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草炭,能显著改变样品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容重和通气孔隙数量降低,而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持水力增加。草炭的添加比例越高、颗粒越细,这种变化越明显。 崔建宇 张小清 慕康国 夏晓平 胡林关键词:草炭 坪床 物理性质 水稻及其他禾本科植物体内硅结合蛋白的免疫印迹检测 被引量:8 2005年 为了检测硅结合蛋白在水稻和禾本科植物体内的分布,根据硅结合蛋白(silica-binding protein 117,SBP117)的氨基酸保守片段和天然抗原表位,合成了SBP117的两个肽段做抗原,与匙孔血蓝蛋白载体偶联后免疫兔子,获得了抗SBP117的专一性抗体. 蛋白质印迹和免疫印迹检测表明,SBP117的抗体不仅能识别水稻硅结合蛋白,而且与其他累积硅的禾本科植物中提取的硅结合蛋白有交叉反应,但它不识别不累积硅的双子叶植物番茄叶中的蛋白质以及牛血清蛋白,说明与SBP117同源的硅结合蛋白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之中. 组织印迹法定位显示,SBP117主要分布在水稻根茎叶的外表皮中,在根和叶的维管组织中也有分布,这与前人报道的硅在水稻体内的分布是一致的,说明此蛋白质可能参与到诱导和控制硅在植物体内的沉积. 史新慧 覃闯登 宋建兰 夏晓平 王贺关键词:硅 水稻 禾本科 合成肽 土壤剖面不同土层硝态氮植物利用及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外源标记15NO3--N微注射技术的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我国北方灌溉农作体系中,由于氮肥的高量投入导致作物收获后土壤剖面大量残留NO3--N对后作的氮素供应潜力及其去向。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水氮管理条件下,菠菜(Spinacia oleraceaL.)对土壤剖面15、457、5 cm位置标记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8.2%、22.3%、16.3%;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小偃54对相应位置标记氮的利用率分别为21.8%、17.4%、11.5%,而京411为21.8%、11.6%、7.4%。菠菜对土壤不同层次残留氮的利用率显著大于小麦,小偃54显著高于京411。菠菜的根长密度低于小麦,土壤剖面多数层次两个小麦品种的根长密度差异不显著,小麦的根长密度与相应土层标记硝态氮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干重在土壤剖面多数层次呈现小偃54>京411>菠菜的趋势。生长季结束标记氮发生了向下移动,3个标记处理分别在土壤剖面60—80、60—80、80—100 cm出现积累峰;但菠菜15 cm位置收获后整个剖面的%Ndff值均很低,标记氮在剖面中几乎没有积累峰;不同标记位置的残留氮均发生向上运移,上移距离分别为15、453、5 cm,残留氮标记的层次越深,其在土壤中再分布能力愈弱,残留越集中。 张丽娟 巨晓棠 文宏达 夏晓平 刘慧关键词:菠菜 植物利用 Mehlich 3-ICP法快速测定土壤有效磷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1年 选取59个典型的土壤样品进行研究,比较了Mehlich 3-ICP法与常规方法测定土壤有效磷结果之间的差异,为其在土壤测试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Mehlich 3-ICP法测定不同类型土壤有效磷与常规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r达到0.959**~1.000**,均呈极显著相关性。对于Mehlich 3方法提取的土壤有效磷,采用ICP-AES法与钼锑抗比色法的定量结果之间r值为0.999**,达到极显著水平。ICP-AES法测定结果约是比色法的1.18倍,这可能与ICP定量的磷中不仅包括了无机磷的浓度,还包括少量的有机态磷有关。 崔建宇 宋建兰 薛会英 夏晓平 江荣风关键词:土壤有效磷 浸提剂 量样法和称样法对Mehlich 3法测定值的影响 本文选取32个我国不同地区的典型土壤样品,研究容量法与常规重量法称样对Mehlich 3方法测定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容量法测定土壤Mehlich 3-P、K、Fe、Mn、Cu、Zn的结果与重量法称样的测定结... 崔建宇 曹明辉 夏晓平 宋建兰 王巍关键词:容量法 重量法 土壤养分 土壤样品 文献传递 ICP-AES测定中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库籽粒矿质养分含量 被引量:32 2009年 矿质营养,尤其是微量元素Fe和Zn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了解我国小麦籽粒矿质养分状况对于通过育种途径改善作物品质以及人体健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采用微波消解,ICP-AES分析方法对262份我国小麦微核心种质库的籽粒微量元素(Fe,Mn,Zn,Cu)和其他矿质养分(Mg,Ca,K,P)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我国小麦籽粒中八种矿质营养元素浓度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小麦籽粒中Fe,Mn,Zn,Cu四种微量元素浓度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Fe和Mn相关系数为0.395**,Fe和Zn为0.424**,Fe和Cu为0.574**,Mn和Cu为0.474**。春性和冬性小麦间籽粒八种矿质养分含量基本没有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为进行籽粒富含矿质营养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石荣丽 邹春琴 芮玉奎 张学勇 夏晓平 张福锁关键词:ICP-AES 矿质营养 小麦籽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