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勉

作品数:34 被引量:164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成都市卫生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6篇脑瘫
  • 12篇脑性
  • 12篇脑性瘫
  • 12篇脑性瘫痪
  • 10篇患儿
  • 9篇痉挛
  • 8篇痉挛型
  • 8篇儿童
  • 7篇疗效
  • 7篇脑瘫患儿
  • 7篇痉挛型脑瘫
  • 6篇疗效观察
  • 5篇康复
  • 4篇早期干预
  • 4篇上肢
  • 4篇水疗
  • 4篇中药
  • 4篇中药水疗
  • 4篇疗法
  • 4篇干预

机构

  • 20篇成都市第一人...
  • 14篇成都市中西医...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大学
  • 1篇美国印第安纳...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孔勉
  • 22篇余志华
  • 18篇董小丽
  • 7篇温元强
  • 5篇伍蓉梅
  • 4篇黄晨
  • 3篇魏红
  • 3篇董晓丽
  • 3篇刘巍
  • 2篇余亚平
  • 2篇周红玲
  • 2篇曾敏
  • 2篇何雁梅
  • 2篇杨宏
  • 2篇余亚平
  • 2篇周红玲
  • 1篇刘振寰
  • 1篇岳丽娟
  • 1篇方明
  • 1篇白静蓉

传媒

  • 6篇现代临床医学
  • 3篇华西医学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成都医药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康复学报
  • 1篇全国第五届儿...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悬吊运动(SET)治疗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进行PT、电疗、针灸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60分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以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的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方法疗效明显.
孔勉董小丽曾敏魏虹
关键词:脑瘫运动功能障碍
早期干预对脑损伤高危儿发育的影响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早期干预能帮助脑损伤高危儿改善姿势和运动模式,减轻继发性残损,降低高危儿功能障碍程度。早期干预不仅能改善患儿运动功能,还能改善患儿的认知水平。采用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如针刺、推拿、穴位注射、中药蜡疗、经络导频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对患儿的运动、智力、语言、社会交流及情绪行为等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减少高危儿发生脑瘫的可能或降低其功能障碍的程度。
余志华孔勉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脑损伤高危儿发育
中药蜡疗治疗脑瘫上肢痉挛30例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蜡疗配合作业疗法对脑瘫上肢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有上肢痉挛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作业疗法,对照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 in普通蜡疗;治疗组于作业治疗前进行45m in中药蜡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明显。结论:中药蜡疗加作业疗法组与普通蜡疗加作业疗法对脑瘫的上肢痉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作用,但中药蜡疗加作业疗法较普通蜡疗加作业疗法对脑瘫的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更明显。
孔勉董晓丽温元强余亚平
关键词:中药蜡疗作业疗法脑瘫上肢痉挛
318例脑瘫患儿高危因素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瘫的高危因素及其与脑瘫发生的关系,以及脑瘫与头颅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318例脑瘫患儿的高危因素及头颅影像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瘫的高危因素涉及产前、生产过程、新生儿期多个环节多种因素。脑瘫高危因素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窒息、早产、低体重,分别占总人数的43.08%、36.68%和24.84%。318例中无明确高危因素的10例(3.14%),单一因素45例(14.15%),非单一因素263例(82.70%)。头颅影像学检查中异常率为83.16%,最常见的为脑发育不良,占所有异常结果的59.51%,头颅影像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脑瘫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脑瘫高危因素众多,窒息、早产、低体重仍为脑瘫发生的重要原因,综合因素在脑瘫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脑瘫患儿头颅影像学检查的异常率高,有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但对治疗及预后的指导作用有限。
孔勉董晓丽周红玲
关键词:脑性瘫痪高危因素
悬吊运动系统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系统治疗(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联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3月收治的4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神经发育疗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神经发育疗法基础上配合悬吊运动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1、3个月时肌张力与ADL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患儿肌张力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时,治疗组肌张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比较,治疗组ADL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运动系统治疗联合神经发育疗法可明显缓解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童肌张力,提高ADL。
董小丽余志华魏红孔勉伍蓉梅
关键词:脑性瘫痪康复痉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及感觉统合失调被引量:27
2019年
感觉统合指大脑对前庭觉、触觉、本体觉、视听觉以及嗅觉等多种感觉信息进行识别、分类、解释和整合,并依据既往经验,对环境做出适应性反应。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SID)主要指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感觉以及视听觉语言等多个方面出现障碍。感觉统合训练通常都是基于经典的感觉统合理论,临床可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以及脑性瘫痪(CP)等多种疾病治疗。本文就感觉统合理论及感觉统合训练的适用范围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黄晨孔勉张月华郑桂欣
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
家系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通过报道一家系2例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病例,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转归,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临床检查、诊断性治疗、全外显子测序等方法确诊2例家系多巴反应性肌张力...
余志华董小丽孔勉宋薇岳萍
关键词: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美多巴
文献传递
儿童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状态,PVS致死率高、致残严重,患者生存状况差、生活质量低,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儿童由于大脑可塑性及代偿、恢复能力较成人好,在PVS的促醒及康复上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通过对儿童PVS的康复治疗现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儿童PVS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张月华孔勉黄晨郑桂欣
关键词:康复治疗
SET悬吊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SET悬吊治疗治疗系统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2...
董小丽魏红余志华孔勉伍蓉梅刘巍
关键词:脑性瘫痪悬吊治疗痉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儿童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89例周围性面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依据患儿病症进行辨证分型取穴,采取平补平泻手法,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观察组同时给予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依据患儿症状于患侧面部取穴,选取童子髎、迎香、承浆等,每次选取2穴,穴位可交替选用。每周3次,共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平均显效时间、Portmann评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瞬目反射(BR)潜伏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显效时间为(15.37±4.25)d,少于对照组的(18.69±5.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ortmann评分差值为(2.72±0.82)分,大于对照组的(1.58±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和BR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CMAP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和BR潜伏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1例出现局部疼痛。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儿的临床效果较好,面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显效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孔勉刘巍余志华方明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儿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