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卫平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肝脏核因子-KB炎症通路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肝脏NF—K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肝脏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蛋白表达,胞质NF—KB抑制因子(IKBα)及核NF—KB蛋白表达,TNFα、IL-6、IL-1B基因表达,ELISA测定NF—KBp65DNA结合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肝脏PEPCK蛋白表达增加40%,早期胰岛素和格列奇特治疗后,PEPCK蛋白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肝脏IKBα蛋白水平降低,细胞核NF—KBp65蛋白及NF-KBp65DNA结合活性表达增加,TNFα和IL-1B基因表达分别增加1.75倍和0.47倍;早期胰岛素和格列奇特治疗使IKBα蛋白表达增加,NF—KBp65蛋白及NF—KBp65DNA结合活性表达下降,TNFα、IL-18基因表达下降。而晚期治疗未见早期治疗的变化。结论早期胰岛素治疗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肝脏活化的NF—KB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其机制与早期代谢控制改善糖脂毒性有关。
- 毕艳蔡梦茵梁华孙卫平陈香朱延华何晓莹余秋琼李明翁建平
-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肝脏
- 一例LaminC缺陷的核纤层蛋白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之评估
- 目的:本课题组之前报道了一例选择性LaminC缺陷的核纤层蛋白病病例,该病例临床表现为早衰、皮下脂肪渐进性消失而内脏脂肪相对集聚、四肢肌肉萎缩、糖尿病和严重胰岛素抵抗[中华糖尿病杂志,2009,1(2):111-116]...
- 梁华蔡梦茵毕艳孙卫平翁建平
- 文献传递
-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总动脉扩张性、紧张度和僵硬度的检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颈总动脉扩张性、紧张度和僵硬度的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功能超声诊断仪对33例正常人、76例非代谢综合征患者和8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颈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内径进行检测,并计算动脉的扩张性、紧张度和僵硬度。结果与对照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比较,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总动脉扩张性、紧张度明显下降(P<0.01),僵硬度明显升高(P<0.01);平均内膜中层厚度增厚(P<0.01);等级相关分析发现,左、右颈总动脉的扩张性和紧张度与代谢综合征成分数目呈负相关(P<0.01),左、右颈总动脉的僵硬度与代谢综合征成分数目呈正相关(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的弹性降低,动脉硬化加剧;颈动脉超声可以作为评价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危险性的无创性方法。
- 孙卫平曾龙驿张国超许海霞张辉傅静奕王曼曼
- 关键词:动脉扩张性动脉僵硬度
- 核纤层蛋白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 探讨核纤层蛋白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核纤层蛋白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1例核纤层蛋白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组织起源、临床病理特点、分型、诊断、罄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完善患者各系统筛查以评估皮肤、骨骼、骨骼肌、心肌、神经和脂肪组织的受累情况.结果 各系统筛查结果提示患者多组织(皮肤、骨骼、骨骼肌、脂肪、神经)发育不良/加速退行性变伴左卵巢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其临床表现复杂,重叠了Charcot-Marie-Tooth病、Emery-Dreffuss肌营养不良、Dunnigan型家族性部分性脂肪萎缩、脂肪萎缩性糖尿病并下颌骨肢端发育不良症、非典型Werner综合征的表现,临床诊断为(新型)核纤层蛋白病.结论 核纤层蛋白病罕见,极易误诊,应予基因筛查以明确其分子病因.
- 蔡梦茵梁华李明毕艳朱延华陈香孙卫平严晋华翁建平
- 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抵抗改善的可能机制被引量:40
- 2007年
-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90%存在胰岛素抵抗,后者也是T2DM发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早期研究发现给予短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不同病程中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并控制血糖。在1997年Ilkova等对13例经饮食控制疗效欠佳的初发T2DM患者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2周,结果9例患者在停药后单纯饮食控制就能维持血糖达标时间达9~50个月。2004年Ryan等报道对严重的初发T2DM患者给予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强化治疗2—3周,可以诱导长期的血糖控制。同年,我科翁建平教授等报道对138例初发T2DM患者给予2周的CSII强化治疗后,
- 毕艳孙卫平翁建平
- 关键词:强化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病人初发病理生理机制
- 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固醇调节级联反应和脂肪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固醇调节级联反应和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DM)和早期胰岛素治疗组(INS)。INS组大鼠给予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3周。Western印迹检测肝脏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氧调节蛋白150(ORP150)、胞质固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1(SREBP1)和核SREBP1(nSREBP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DM组Bip和ORP150蛋白表达增加(Bip:0.67±0.02比0.43±0.01;ORP150:1.83±0.03比1.04±0.03,均P〈0.05),Insig1蛋白表达下调(0.25±0.02比0.80±0.07,P〈0.05),SREBP1和nSREBP1′蛋白表达均增加(SREBP1:1.03±0.14比0.41±0.01;nSREBP1:3.63±0.77比0.96±0.20,均P〈0.05)。胰岛素治疗后Bip和ORP150蛋白表达减少(Bip:0.41±0.04比0.67±0.02;ORP150:1.11±0.04比1.83±0.03,均P〈0.05),Insig1蛋白表达上调(0.43±0.02比0.25±0.02,P〈0.05),SREBP1和nSREBP1蛋白表达均降低(SREBP1:0.46±0.01比1.03±0.14;nSREBP1:1.65±0.18比3.63±0.77,P〈0.05)。胰岛素治疗增加大鼠内脏脂肪重量(22.4g±3.6g比12.0g±2.6g,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治疗诱导肝脏脂质向内脏脂肪组织重新分布,内质网应激减轻和SREBP1表达及其活性下调可能是胰岛素降低肝脏异位脂质沉积的分子机制之一。
- 孙卫平毕艳梁华蔡梦茵陈香朱延华叶建平翁建平
- 关键词:脂肪肝胰岛素
- 半自动消化法分离纯化人胰岛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索用半自动胰腺消化系统建立大规模人胰岛细胞纯化的可靠方法。方法使用自制的半自动人胰腺消化分离装置及胶原酶P进行人胰腺的消化分离,用COBE2991细胞分离机及HCA-Ficoll纯化人胰岛细胞。通过DTZ染色,在倒置显微镜下计数胰岛细胞的数量和纯度,用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消化后平均每条胰腺可平均获得(386201±78219)个胰岛细胞当量(IEQ),纯化后平均每条胰腺可获得231420±28054IEQ,平均每克胰腺组织可获得(3148±317)IEQ,纯化后胰岛细胞平均纯度为(62.81±2.68)%。纯化后的胰岛细胞对胰岛素释放刺激反应良好,高糖(16.7mmolL)时胰岛素的释放量为低糖(3.3mmolL)时的3.53倍(P≤0.001)。结论成功建立了半自动人胰岛细胞分离、纯化的方法,纯化的人胰岛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 张桦蔡德鸿韩钧凌卫国红孙嘉孙卫平张剑陈宏曾龙驿翁建平
- 关键词:胰岛细胞细胞分离
- 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argine/NPH治疗对血糖波动影响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比较单用口服药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Glargine)或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后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72例经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FBG>7.0mmol/L,GHbA1c>7.5%),按1∶1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加用Glargine或NPH联合治疗。以空腹微量血糖(mFBG)<6.0mmol/L为目标,并监测早餐后2h微量血糖(mP1BG)、午餐后2h微量血糖(mP2BG)和晚餐后2h微量血糖(mP3BG),计算一天4次微量血糖的样本标准差(SD),以及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Δ)。结果两组比较Glargine组SD和Δ均较小(P<0.05),而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用口服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argine比加用NPH更有利于血糖的平稳,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 穆攀伟曾龙驿张国超许海霞王曼曼孙卫平傅静奕江柏泉穆曼娜陈燕铭
- 关键词:甘精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血糖波动
- 胶原酶P与Liberase酶对人胰腺消化效果的比较研究
- 目的观察胶原酶P与Liberase酶消化人胰腺的作用。方法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提供供体胰腺,离体胰腺热缺血时间小于10 min,冷缺血时间小于8 h,修剪、去除胰腺周围脂肪组织和血管。经胰管插管,灌注冷胶原酶或...
- 孙卫平卫国红张桦张剑孙嘉曾龙驿陈规划蔡德鸿翁建平
- 文献传递
-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33例正常人和83例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研究显示,MS患者颈总动脉平均和最大内膜中膜厚度(IM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MS组中平均和最大IMT分别与hsC-RP独立相关,提示C-RP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有一定的作用。
- 曾龙驿孙卫平张国超江柏泉张辉傅静奕许海霞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动脉硬化内膜中膜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