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虚泄泻证本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9年
-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是理法方药的核心。探索辨证论治奥秘的关键在于揭示证的本质特征。脾虚泄泻证本质研究是近20多年中西医结合证本质研究的重要内容。脾(胃)为脏象学说的核心,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运化,生气血,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主思。按现代医学理论分析,祖国医学对脾的认识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学和病理学概念,它是多系统功能活动的概括。脾的功能事实上囊括了现代医学消化吸收、水电解质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珏、免疫及运动等多系统功能在内,在脾主功能中,主运化为最重要的功能,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也主要与脾失健运相关,表现为纳呆腹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等。
- 余华张安仁郑闵琴何春阳孙燕潘志伟
- 关键词:脾虚免疫功能中医学
- CO_2激光治疗鸡眼76例疗效观察
- 1999年
- 鸡眼多发于足部.为局部鳞状上皮异常增生、角化过度、嵌入真皮的锥状角质栓。因患部常有明显的触压疼痛,致患者行走不便,就诊率较高。l994年以来.我科应用CO2激光烧灼治疗鸡眼患者98例.疗效显著。现将随访资料齐全的76例总结报道如下,并与单纯鸡眼膏治疗的一组病例进行疗效比较。
- 郑闵琴潘志伟孙燕
- 关键词:鸡眼膏CO2激光治疗疗效观察鳞状上皮烧灼治疗
- 针刀治疗肩周炎36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 常规消毒,痛点注射20%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强的松龙注射液50mg,然后用汉章针刀从痛点进针,对粘连、结疤之软组织进行纵行疏通剥离,横行摆动,切开剥离。结果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360例,治愈342例(95%),显效、改善17例(4.7%),无效1例(0.3%)。结论,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好,治愈率高,疗程短,为病人解除痛苦快。
- 张月娥张安仁余华孙燕王玲
- 关键词:小针刀肩周炎物理治疗疗效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病毒性皮肤疣37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皮肤疣是由DNA病毒直接感染引起的一类皮肤常见病、多发病,门诊就诊率高。多年来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1992年以来,我科应用二氧化碳(CO2)激光烧灼法治疗皮肤寻常疣、扁平疣、跖疣379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冷冻疗法进行比较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79例,男性269例,女性110例;年龄9~60岁,其中15~25岁237例。病程1个月~2年。病变部位主要为面部、手背和足踝部,详见表1。
- 郑闵琴孙燕潘志伟段小丽杨晓华
- 关键词:皮肤疣病毒
- 全文增补中
- P3a电位神经学起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研究P3a电位神经起源之所在。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记录额叶、扣带前回和扣带后回损毁前后的P3a电位。结果 P3a极性反转者仅见于扣带前回;损毁扣带后回,P3a波幅及潜伏期无改变;损毁额叶,P3a波幅及潜伏期无显著性改变;同时损毁额叶和扣带前回,P3a消失或波幅降低。结论 扣带前回与P3a发生有关。
- 何春阳吴宗耀周凯潘志伟孙燕郑闵琴
- 关键词:P3A诱发电位额叶扣带回
- 麦粒灸对脾虚泄泻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 2002年
- 余华郑闵琴王文莉黄迪君孙燕
- 关键词:脾虚麦粒灸唾液淀粉酶活性
- 高压氧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 资料方法 116例患者治疗组57例,对照组47例,均为分发病1周后,生命体征平稳,情况基本相近。除药物治疗外,对照组应用电脑中频治疗及头部脉冲超声(10天一疗程)。治疗组加用高压氧, 方案为:压力2ATA,方式20×3+...
- 何春阳付西郑闵琴孙燕
- 文献传递
- 超激光加电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
- 2003年
- 采用先超激光照射后加电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与先西药后电针治疗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 王文春孙燕卢家春张安仁郑闵琴
- 关键词:超激光照射电针急性面神经炎
- 针刀治疗肩周炎360例被引量:5
- 2002年
- 张月娥张安仁余华孙燕王玲
- 关键词: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
- 强度-时间曲线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被引量:4
- 2010年
- 背景: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是应用一定参数的电流刺激神经、肌肉,测定神经、肌肉兴奋性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用于神经、肌肉疾病诊断和判定预后的方法,也是电诊断中比较精确、常用的监测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评定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分析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效果,以便于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法:采用日本欧技技研公司制造的CX-3型电诊断仪对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并与自身健侧进行对比。以及进行物理治疗后分析。患者分别检测股二头肌107条、腓肠肌101条、胫前肌45条,共253条曲线。患者在通过强度-时间曲线诊断后,均选用牵引、中频、超短波、电针并红外线照射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休息10d,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强度-时间曲线,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结论:首次测定强度-时间曲线正常神经支配占36.36%,部分失神经支配为62.85%,完全失神经支配为0.79%,总异常神经支配达63.64%。经物理治疗后,正常神经支配者痊愈显效率为92.86%,异常神经支配者痊愈显效率58.82%。结果提示,强度-时间曲线测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评估预后具有实用价值。正常神经支配者治疗效果好,异常神经支配者治疗效果较差。
- 柏玲张安仁孙燕王文春庞日朝郭小燕赵娟妮盛洁婷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强度-时间曲线神经支配电诊断数字化骨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