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燕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机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群算法
  • 3篇子群
  • 3篇粒子群
  • 3篇粒子群算法
  • 3篇机电耦联
  • 2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仿真
  • 1篇动力学建模
  • 1篇药柱
  • 1篇主轴
  • 1篇主轴系统
  • 1篇火箭
  • 1篇火箭发动机
  • 1篇机电耦合
  • 1篇固体火箭
  • 1篇固体火箭发动...
  • 1篇固体火箭发动...
  • 1篇发动机药柱
  • 1篇仿真
  • 1篇并联机构

机构

  • 6篇内蒙古工业大...
  • 2篇北方工业大学

作者

  • 6篇孙燕
  • 6篇武建新
  • 6篇李强
  • 5篇赵卫国

传媒

  • 2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工程机械...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并联机构机电耦合动力学计算被引量:2
2006年
并联机构动力学模型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机电系统,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和仿真计算方法.针对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建立了包括机械机构、伺服电机一体化的动力学模型.最后在设计好的运动平台轨迹下,计算了移动腿的位移、驱动电机的负载转距;分析了移动腿的误差.计算机仿真结果展示了控制器对机构位移和伺服电机转距良好的控制.
武建新李强赵卫国孙燕
关键词:并联机构动力学
针对机电耦联系统改进的自适应跳跃粒子群动力学优化方法
2010年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优化是多学科交叉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文中针对该类问题进行优化方法的研究,首先介绍基本的粒子群算法,然后针对该种算法的不足提出自适应跳跃粒子群算法,并完成其收敛性分析,最后应用该算法对机电耦合整形机床主轴系统进行动力学优化。经算例验证,该优化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得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结果,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孙燕李强武建新赵卫国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机电耦联整形机床主轴系统动力学仿真被引量:2
2008年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是多学科交叉的、非线性、强耦合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机电耦联动力学建模和仿真计算方法,针对机电耦合整形机床主轴系统,建立了包括机械机构和伺服电机一体化的动力学模型。最后运用Matlab进行仿真计算并进行了分析。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该种动力学建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孙燕李强武建新赵卫国
关键词:动力学建模仿真
机电耦联系统指数惯性权粒子群动力学优化方法被引量:3
2009年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优化是多学科交叉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本文针对该类问题进行了优化建模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指数惯性权粒子群优化算法,完成其收敛性分析。经算例验证,该优化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可得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结果,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李强武建新孙燕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整形装备机电耦联动力学建模与计算被引量:8
2008年
机电耦联系统动力学系统是典型的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强耦合、不确定性系统。机电耦联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计算对于深入研究机电一体化装备整机动力学性能,改善控制精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此,针对固体火箭药柱整形装备主轴部件2自由度机电耦联系统,运用Park变换推导该系统基于伺服电动机dq0坐标系的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建立包括机构、伺服电动机和控制器的系统微分方程组。该机电耦联动力学建模方法不需测量电动机的磁路尺寸。只要测量电动机dq0坐标系绕组电感和永磁体磁链的幅值就可直接列出微分方程,推导简洁高效,便于应用。动力学微分方程求解采用稳定性较好、数值精度较高的Hamming方法实现方程组高效的求解。仿真结果证明动力学微分方程推导正确,求解高效。
武建新李强赵卫国孙燕
关键词:动力学
针对机电耦联系统改进的粒子群动力学优化方法
2009年
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优化是多学科交叉的机电一体化理论问题,本文针对该类问题进行了优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指数惯性权粒子群优化算法,并完成其收敛性分析。经算例验证,该优化算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得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优化结果,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孙燕李强武建新赵卫国
关键词:粒子群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