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肖瑜

作品数:29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医药卫生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麻疹
  • 9篇接种
  • 7篇预防接种
  • 7篇流行性
  • 6篇奈瑟菌
  • 6篇脑膜
  • 6篇脑膜炎
  • 6篇脑膜炎奈瑟菌
  • 5篇病毒
  • 5篇病原学
  • 4篇疑似
  • 4篇疑似预防接种...
  • 4篇疫苗
  • 4篇预防接种异常...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接种异常反应
  • 4篇病原学分析
  • 3篇满意度
  • 3篇接种率

机构

  • 26篇温州市疾病预...
  • 3篇浙江省温州市...
  • 2篇龙泉市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瑞安市疾病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孙肖瑜
  • 21篇李万仓
  • 21篇王志刚
  • 20篇陈玲萍
  • 19篇郑晓春
  • 16篇魏晶娇
  • 9篇林献丹
  • 4篇胡玉琴
  • 4篇章乐怡
  • 4篇李毅
  • 4篇王欣
  • 2篇李明慧
  • 2篇张永振
  • 1篇潘琼娇
  • 1篇陈晟
  • 1篇杨海燕
  • 1篇邵永强
  • 1篇倪庆翔
  • 1篇倪朝荣
  • 1篇邓泽静

传媒

  • 4篇中国疫苗和免...
  • 4篇预防医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健康研究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州市2019年-2022年流感样病例及病原学监测
2023年
目的为分析研究温州市2019年-2022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温州市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2019年-2022年报告的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州市2019年-2022年ILI百分比为4.13%,2019年-2022年的ILI百分比分别为5.73%、3.27%、2.54%、4.84%,不同年份ILI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I报告主要呈现冬春季高峰,ILI以<5岁年龄组为主。4年共采集8806份标本,阳性1208份,阳性率为13.72%,检出A型(H1N1)、A型(H3N2)、B型流感毒株,其中2021年仅检出B型流感毒株。结论温州市2019年-2022年ILI报告发病主要呈现出冬春季高峰,发病年龄以<5岁年龄组为主,A型(H1N1)、A型(H3N2)、B型流感毒株为共同流行优势毒株,应加强流行季节和重点人群防控工作,以降低流感发病。
孙肖瑜潘琼娇陈晟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流感病毒
浙江省啮齿动物携带心病毒的遗传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我国浙江省的啮齿动物携带心病毒情况,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选啮齿动物粪便标本中的心病毒,扩增其全基因组;利用Lasergene软件分别对多聚蛋白、P1蛋白、2C+3CD蛋白序列与Gen Bank下载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分析其基因组与多聚蛋白的特征;利用Phy ML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浙江省啮齿动物携带心病毒。毒株Ruian-Rn93-1、Longquan-Aa3-1、Ruian-Rn93-3的多聚蛋白、P1以及2C+3CD蛋白与心病毒B的同源性分别为71.9%~85.4%、65.2%~89.8%与78.3%~95.4%,属于心病毒B;毒株Wencheng-Rn416的多聚蛋白、P1以及2C+3CD蛋白与Boone心病毒的同源性分别为92.5%、85.3%与96.9%,属于心病毒C。系统发生分析也表明毒株Ruian-Rn93-1、Longquan-Aa3-1、Ruian-Rn93-3与心病毒B的亲缘关系最近,Wencheng-Rn416与Boone心病毒的亲缘关系最近。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啮齿动物在心病毒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能发生跨种间传播而感染人。结论我国浙江省啮齿动物携带心病毒,并可能跨种间传播到人。
郭文平林献丹王文李明慧王淼若邢建光郑剑孙肖瑜倪庆翔张永振
关键词:系统发生分析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与被动监测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上市后人群使用安全性,为制定EV71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温州市EV71疫苗不良反应资料,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EV71疫苗被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发生率0.5/万剂;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7/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发生率12.0/万剂;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及异常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被动监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监测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30 min^3 d(占62.4%),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症状常较轻微,总体安全性良好,主动监测比被动监测更灵敏和准确。
陈玲萍孙肖瑜魏晶娇郑晓春李万仓王志刚
关键词:手足口病安全性
2015-2016年温州市麻疹、风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2016年温州市麻疹和风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研究温州市麻疹和风疹的防控措施。方法:查询"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从中获取2015-2016年温州全市麻疹和风疹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6年温州市共报告麻疹、风疹病例573例,其中麻疹确诊病例118例,风疹确诊病例21例;麻疹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风疹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3-5月;麻疹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县(市、区)为平阳县,风疹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县(市、区)为苍南县;麻疹、风疹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所有麻疹、风疹病例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出疹、咳嗽为主,有5例麻疹病例出现并发症,风疹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近年温州市麻疹、风疹疫情趋于稳定,应不断加强疾病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并做好重点人群预防接种工作。
孙肖瑜魏晶娇陈玲萍郑晓春王志刚李万仓
关键词:麻疹风疹流行病学
应用麻疹发病率估算麻疹疫苗首剂接种率的效果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温州市含麻疹成分疫苗(MCV)首剂(MCV1)接种率。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温州市2007-2012年报告的麻疹病例分析并对MCV1接种率进行评价。结果温州市2007-2012年麻疹年均发病率为10.46/10万。其中8~83月龄麻疹年均发病率为43.44/10万(占总病例数的42.59%)。13~83月龄儿童MCV1接种率为73.80%(疫苗效力VE=90%)或84.92%(VE=95%);本地、流动儿童MCV1接种率分别为83.25%和69.51%(VE=90%)或90.86%和82.02%(VE=95%),MCV1及时接种率分别为59.48%(VE=90%)或74.59%(VE =95%)。结论温州市MCV1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较低。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MV接种率和及时率。
李万仓林献丹王志刚郑晓春陈玲萍孙肖瑜
关键词:麻疹疫苗MEASLESIMMUNIZATION
温州市2008—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由蚊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给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尤其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中国属于乙脑高发区,夏秋季节为发病的高峰季节,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
孙肖瑜林献丹李万仓陈玲萍郑晓春王志刚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乙脑病毒蚊虫叮咬夏秋季节
温州市首例X群流行性脑膜炎奈瑟菌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和掌握温州市首例X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中分离到的脑膜炎奈瑟菌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标本进行常规培养和鉴定后,利用血清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定分群,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该病例证实为X群脑膜炎奈...
李毅胡玉琴章乐怡孙肖瑜王欣
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的发病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利用中国麻疹监测信息系统收集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发病数据,描述性分析发病特征;选择系统报告的婴儿麻疹病例和匹配非麻疹病例开展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温州市2012-2018年共报告婴儿麻疹171例(占总病例的52.13%),发病率为21.77/10万。其中0-3月龄、4-7月龄、8-11月龄分别占7.02%、54.97%、38.01%;男女性别比为1.63:1;3-5月份发病占59.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动人口(OR=2.17,95%CI:1.45-3.26)、有医院就诊史(OR=1.81,95%CI:1.10-2.99)、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OR=2.06,95%CI:1.36-3.12)是婴儿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温州市2012-2018年婴儿麻疹发病率较高。建议加强婴儿MCV接种、流动人口接种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以降低婴儿麻疹发病。
李万仓张梦瑶魏晶娇孙肖瑜郑晓春陈玲萍王志刚
关键词:麻疹婴儿
用秩和比法评价浙江省温州市2013-2016年麻疹监测质量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综合评价温州市2013—2016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对温州市2013—2016年麻疹监测3类12项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秩和比估计值的大小进行排序以评估监测质量。结果基础免疫水平、疫情易于扩散、麻疹监测和综合评价分档排序好的分别是平阳县和苍南县,泰顺县、永嘉县和文成县,龙湾区和文成县,泰顺县。分档排序差的分别是瑞安市,洞头区和龙湾区,鹿城区,鹿城区和龙湾区。结论应用秩和比法评价既简便灵活,又能消除各指标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在麻疹监测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李万仓魏晶娇陈玲萍孙肖瑜郑晓春王志刚
关键词:麻疹监测综合评价
温州市2008-2017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死亡病例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温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死亡病例的特征。方法收集温州市2008-2017年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报告的AEFI死亡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温州市共报告AEFI死亡病例13例,报告发生率为0.45/100万剂;其中偶合症10例(76.9%),异常反应3例(23.1%);男女性别比为2.3∶1;婴幼儿12例(92.3%),成人1例(7.7%)。婴幼儿病例接种至死亡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7h(范围:35min-69h)。结论温州市AEFI死亡报告发生率极低,以偶合症为主。
陈玲萍魏晶娇孙肖瑜郑晓春李万仓王志刚
关键词:预防接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