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东
- 作品数:22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宜昌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宜昌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宜昌市主要红茶产区4个红茶茶样的香气化合物组成及香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出106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共有香气化合物63种。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得到了宜昌红茶香气化合物以醇类、酯类、碳氢类、醛类、酮类为主,其中醇类含量最高,它们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1.59%、16.38%、13.49%、5.61%、4.47%。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及氧化物、苯乙醇、苯甲醇、β-荜澄茄烯、顺-茉莉酮、苯甲醛、β-紫罗酮、香叶酸、己酸叶醇酯、橙花叔醇这12种成分的含量达到了64.82%,是宜昌红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呈现出了宜昌红茶的花果甜香特征性香味。
- 赵瑶宋晓东黄啟亮张敏张曙光
- 关键词: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质联用分析
- 振兴宜昌红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2017年
-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名宜昌工夫红茶,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是我国传统工夫红茶典型代表之一,也是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早在19世纪中叶,宜昌红茶就已大量出口英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历经150年以上的传承与积淀,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湖北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提升绿茶,振兴红茶”的茶叶发展战略,振兴宜昌红茶成为优化茶叶产品结构,促进茶业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
- 张曙光宋晓东赵瑶黄啟亮
- 关键词:工夫红茶茶叶发展地理标志文化底蕴
- 种茎大小对山药产量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弄清山药种茎大小对产量的影响,按大小把山药种茎分成9个等级种植,分别编号为A:10~25 g/个、B:25~50 g/个、C:50~100 g/个、D:150~200 g/个、E:250~300 g/个、F:350~400 g/个、G:450~500 g/个、H:550~600 g/个、I:650~700 g/个。结果表明:种茎越大,总产量越高。当种茎重量达到一定值后,总产量增加趋缓,可供出售的商品产量则下降。通过比较,认为种茎重量在350~600 g/个范围内比较合理。
- 王鹏程宋晓东许安频吴海鹰董朝晖李道勇
- 覆膜与施肥对花籽山药产量的影响研究
- 2014年
- 通过对山药进行覆膜和不同配方施肥处理研究,发现单一肥料效果不如多种肥料搭配施用,覆膜和混施复合肥与有机肥对山药增产效果显著。
- 王鹏程宋晓东许安频庄建平尹兆泽常红青董朝辉
- 关键词:山药覆膜施肥
- 职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乡村人才培养路径优化——以湖北省为例
- 2024年
- 针对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主要存在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过程脱节、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等问题,提出加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加强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对接、加强生产与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师能力建设等综合优化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更加有效培养乡村人才提供参考。
- 王鹏程孙红绪姜汹宋晓东邓可洪李小聪
- 关键词:高职院校
- 一种黄茶闷黄装置
- 一种黄茶闷黄装置,包括闷黄室,在闷黄室内设有转盘,转盘上连接有若干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板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茶闷黄装置,通过转盘带动承载装置不停的旋转,实现...
- 赵瑶宋晓东张曙光刘伟华黄啟亮
- 文献传递
- 黄姜田间杂草发生规律调查及化学防治被引量:1
- 2005年
- 杂草严重危害黄姜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对宜昌地区黄姜种植面积较大的夷陵、长阳、秭归3个区县6个乡镇的杂草种类、数量、发生高峰及优势杂草群落结构等进行了2年多的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黄姜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有效的化学防治措施。
- 王鹏程宋晓东付艳华金泽清
- 关键词:黄姜田间杂草化学防治群落结构
- 鄂西地区山药高效种植技术
- 王鹏程宋晓东许安频张化平周利邓红军常红青童军陈兵朱家佩卢君李方桥董朝晖李道勇庄建平尹兆泽蔡双双
- 山药是薯蓣科多年生藤本植物,药食兼用,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但过去一直被视为小作物未被重视,加上本身开花不结实的习性,使育种工作难以开展,造成山药品种老化、栽培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产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
- 关键词:
- 关键词:山药栽培技术
- 山药种茎比较试验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提高山药的种植效益,探讨种茎大小与山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筛选合适的山药种茎,进行了山药不同大小种茎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大种茎的山药植株长势旺盛,小种茎的长势纤弱;种茎重量在10~500g时,山药商品产量随种茎的增大而增加,种茎重量在500~700g时,山药商品产量随种茎的增大而降低;产量和净收益均以种植350~600g/个的种茎比较理想,种茎以450~500g/个的商品产量和净收益最高,分别为85 833.3kg/hm^2和248 923.2元/hm^2。结论:山药种植的种茎并不是越大越好,种植种茎大小以350~600g为宜。
- 王鹏程孙红绪张化平宋晓东许安频董朝晖
- 关键词:山药种茎农艺性状
- 鄂西南茶区富锌茶的深度开发研究
- 黄啟亮蔡烈伟李绪品张耀武宋晓东蔡世文王华利
- 1、初步界定了鄂西南富锌茶区范围。鄂西南茶区土壤pH<6.5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值为1.30μg/g,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土壤有效锌分类标准处于高等级,涵盖恩施州的宣恩县、鹤峰县以及宜昌市五峰县、宜都市、长...
- 关键词:
- 关键词:茶叶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