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封玲

作品数:31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兵团社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9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玛纳斯河流域
  • 7篇生态
  • 6篇生态环境
  • 6篇生态重建
  • 6篇农业
  • 5篇农业开发
  • 5篇科技期刊
  • 4篇绿洲
  • 4篇干旱区
  • 3篇水资源
  • 3篇干旱
  • 3篇高校
  • 2篇知识
  • 2篇知识经济
  • 2篇知识经济时代
  • 2篇石河子垦区
  • 2篇弃耕
  • 2篇弃耕地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棉

机构

  • 21篇石河子大学
  • 6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学院
  • 1篇新疆教育学院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石河子水文水...

作者

  • 29篇封玲
  • 7篇张忠
  • 5篇汪希成
  • 2篇祝建波
  • 2篇王爱英
  • 2篇许军胜
  • 2篇赖先齐
  • 1篇王雪玲
  • 1篇程武学
  • 1篇汪学华
  • 1篇乐锦华
  • 1篇杨宇科
  • 1篇李家喜
  • 1篇袁晓玲
  • 1篇汪爱琴
  • 1篇崔百明
  • 1篇沈志忠
  • 1篇刘香君
  • 1篇田晓明

传媒

  • 3篇中国农史
  • 3篇石河子大学学...
  • 3篇古今农业
  • 2篇新疆农垦经济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西北人口
  • 1篇甘肃农业
  • 1篇编辑学报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新疆教育学院...
  • 1篇科技和产业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财经学院...
  • 1篇兵团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TO与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被引量:1
2002年
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建立完善的出版法规、进行出版体制改革、组建期刊集团、加大宣传及发行力度、加速期刊国际化进程是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有力措施。
汪爱琴封玲
关键词:WTO科技期刊出版法规
石河子水资源利用方式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按石河子垦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将其与绿洲演变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分为四个阶段:原始阶段——生态自然平衡,初级阶段——生态平衡失调,低效阶段——生态环境恶化,合理阶段——生态环境恢复改善。今后,我们应进一步挖掘垦区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实现水土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重建。
封玲
关键词:石河子垦区水资源利用生态平衡
干旱区生态环境演替的制度诱因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制度将诱导人的行为,而行为会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制度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演替的主要诱因。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导致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行为,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行为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驱动力。
封玲
关键词:干旱区生态环境
科技论文作者联系方式的组成、作用及书写格式初探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比较国内外科技期刊中论文作者联系方式的差异,分析了将科技论文的"作者单位"改用"作者联系方式"的必要性,以及科技论文作者联系方式的组成内容与作用,探讨了中文作者联系方式的,书写格式及其英译的规则,并提出了在修订有关科技期刊论文的标准与规范时,应把"作者单位"项改为"作者联系方式"项等建议。
张忠封玲韩海涛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论文
谈网络时代信息传播与出版的变革
2001年
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使信息传播业产生了深刻的革命。该文论述了互联网对传统出版业的冲击、网络出版和跨媒体技术的现状 ,随着网络化进程的迅猛发展 ,出版物的多媒体与跨媒体出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封玲张忠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传播出版
玛纳斯河流域不同生态区地下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地质作用。本文对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开发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地貌部位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及差异,提出不同生态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注意事项。考虑到干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今后应严格管理和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保持合理的生态水位和合理比例的生态用水量,注意防止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新的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封玲汪希成赖先齐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
弃耕地生态重建的制度困境及其重构——以新疆兵团石河子垦区为例
2013年
弃耕地生态重建既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又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新疆兵团石河子垦区为例,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弃耕地产生的制度原因,主要包括鼓励开荒制度的惯性影响、农地使用权的残缺、兵地交接责任不清、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和耕作制度以及制度变迁的多变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设计的目标和思路以及制度保障措施。
封玲汪希成王雪玲
关键词:弃耕地生态重建
浅议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报编辑部的经营管理
论述了学报编辑部经营营理的基本内容、指导方针,并提出实行主编或社长负责制、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目标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等管理措施。
张忠封玲
文献传递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分配格局的改变及其生态效应被引量:17
2006年
水作为绿洲环境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直接决定着经济建设的规模、方向和水平。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分配格局,一方面发挥了水资源利用的潜力,扩大了灌溉绿洲面积,创造了更适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绿洲小气候。另一方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水量的地域分配平衡、盐量平均、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又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玛纳斯河流域作为新疆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河,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均取决于对整个流域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封玲田晓明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水资源分配生态环境
基于MOD系统的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演变与重建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MODS)是形成绿洲及其绿洲农业的基本条件。玛纳斯河流域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开垦的最大人工绿洲,其地貌呈现典型的MODS结构。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通过利用1980、1990、2000和2005年的卫星遥感图像与数据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演变状况分析,结果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绿洲化与荒漠化并存以及"整体优化、局部逆转"的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ODS的生态保育与重建措施。
封玲汪希成
关键词:MODS干旱区绿洲生态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