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汉

作品数:14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地震
  • 4篇反演
  • 2篇地壳
  • 2篇地幔
  • 2篇上地幔
  • 2篇台阵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部
  • 2篇接收函数
  • 2篇波速
  • 2篇层析成像
  • 1篇地壳和上地幔
  • 1篇地壳速度
  • 1篇地壳速度结构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动模拟
  • 1篇地震破裂
  • 1篇地震破裂过程

机构

  • 1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4篇岳汉
  • 5篇陈永顺
  • 4篇盖增喜
  • 3篇周仕勇
  • 3篇宁杰远
  • 3篇冯永革
  • 2篇唐有彩
  • 2篇王彦宾
  • 2篇金戈
  • 2篇王海洋
  • 1篇裴顺平
  • 1篇张竹琪
  • 1篇魏松峤
  • 1篇范文渊
  • 1篇张勇
  • 1篇郭震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物理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邻左旋走滑和逆冲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1976年松潘震群被引量:12
2008年
根据前人研究所得1976年四川省松潘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构造了主要地震事件的断层模型,并计算了该序列中主要地震引起的邻近区域内静弹性库仑应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松潘地震序列的余震主要集中分布在库仑应力增加的区域,说明大地震较好地触发了余震.计算结果还显示,左旋走滑机制的1号地震(MS=7.2)引起逆断层性质的2号地震(MS=6.7)震源处库仑应力增加了约5bar,说明1号地震对2号地震有明显的触发作用.3号地震也是左旋走滑型事件,计算显示3号震源受到1号和2号地震的共同触发不太明显.通过对右旋走滑断层和正断层理论模型的计算,显示出相邻的右旋走滑断层与逆断层间存在较好的触发关系,而平行走滑断层间的触发关系相对较弱.对比松潘地震序列中3个大震的断层组合关系,研究认为3号地震存在被触发的可能.
岳汉张竹琪陈永顺
关键词:松潘地震库仑应力逆断层
2010.2.27智利8.8级地震的远震P波反演与经验格林函数的生成
现代大地震破裂过程反演工作一般基于一维层状速度模型计算格林函数。而震源区的速度和地形结构通常给格林函数的计算造成不确定性。在海沟附近发生的地震,以2010年智利8.8级地震为例,可能会出现较长的P尾波。这种尾波的产生,可...
王泽鑫岳汉
文献传递
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壳和上地幔结构的接收函数研究被引量:38
2012年
利用北京大学和早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区布设的共34台宽频带地震仪记录的远震体波资料,获取P波接收函数和S波接收函数,再分别通过偏移成像和共转换点叠加(CCP)和倾斜叠加得到了华北克拉通东部横跨郯庐断裂带地区沿剖面的地壳和上地幔速度间断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鲁西隆起下方的莫霍面的深度要比华北盆地和青岛地区浅约5km,形成类似屋顶状的莫霍面隆起.郯庐断裂带和聊考断裂带下方的莫霍面有明显的错断.岩石圈与软流圈的分界面(以下简称LAB)的深度从太行山山前的约100km深度上升到鲁西隆起下方约60km深,向东在青岛地区下方LAB深度进一步变浅.我们利用倾斜叠加计算台站下方波速比得到地壳内的泊松比变化,结果显示鲁西隆起泊松比值分布相对均匀,而青岛地区内泊松比变化剧烈,可能反应了该地区作为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北缘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郭震唐有彩陈永顺宁杰远冯永革岳汉
关键词:LAB鲁西隆起
森林如何减少建筑在地震中的损坏
2018年
几排树林就可以将地震与建筑隔离开来——这一成果来自于法国物理学家的研究。该研究显示,当地表存在一定高度的森林时,地震波中的勒夫波传播便可以偏离地表。在这项研究中,森林的作用相当于材料学中的“超颖物质”——一种通常用于偏折物体附近的电磁波的人造介质。
岳汉Edwin Cartlidge
关键词:地震波建筑物理学家波传播电磁波材料学
青藏高原东部的Pn波层析成像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INDEPTH/ASCENT台阵和其它布设在青藏高原的流动宽频带地震仪数据,反演了青藏高原东部和周边区域的上地幔顶层Pn波速度以及台站延迟.研究区域的平均Pn波速度是8.1km/s,略高于中国大陆的平均Pn波速度.低速区主要分布在羌塘地块的西部和松潘—甘孜地块,高温异常的岩石圈上地幔很可能是导致这一低速区的原因.班公-怒江缝合带东端区域的Pn波速度达到8.35km/s,这一高速区可能与向北俯冲的印度板块(东端)有关.另一Pn波高速区分布在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主要由柴达木盆地和共和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两个并不完全连续的高速异常区组成,它可能对应于特提斯洋闭合时北部增生的克拉通地体;在后来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中,这一地体有可能阻挡了青藏高原向北的生长.相对密集的台站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速度结构横向分布和地壳厚度变化.台站延迟显示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的地壳存在显著的减薄——松潘—甘孜地块东北缘的地壳厚度仅为约50km,而羌塘地块东部唐古拉山地壳最厚,达到75km,这可能是由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羌塘地块内部变形增厚所致.
王海洋Thomas HEARN陈永顺裴顺平冯永革岳汉金戈周仕勇王彦宾盖增喜宁杰远Eric SandvolJames NI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层析成像PN波速度
用接收函数提取分层各向异性介质性质的SEL方法
传统的横波分裂方法应用于宽频带三分量地震仪的记录,可以对台站下介质的各向异性方向及分裂时间给出一定的限制,但是却无法详细给出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厚度,以及分裂强度等信息。而接收函数方法却可以对地下的速度间断面的深度给出比较...
岳汉盖增喜陈永顺
关于2012年Mw 7.2苏门答腊地震近场动态触发的讨论
2022年
利用远震P波观测数据,研究2012年印度洋Mw 7.2地震是否近场触发海沟附近余震的问题。根据区域化水波直接触发机制和间接激发机制的假设,提出线性断层反演模型和双点源反演模型。远震P波数据反演结果表明,基于区域化水波直接触发机制的线性断层模型对波形的拟合效果更好,并且2012年印度洋地震没有触发海沟附近的余震。
贾博岳汉
利用地形和震源破裂模型的构造应力贝叶斯反演
运乃丹岳汉周仕勇
基于大地测量数据对2019年Ridgecrest地震震后余滑过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反演
赵泽严岳汉
大地震破裂过程反演中的灵活性需求:现状及探讨
2023年
对于大地震破裂过程的反演是震源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震源物理研究的基础.虽然大地测量、地震精定位等方法和数据的引进为大陆内部地震破裂过程的精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但对于大洋底部、俯冲带等区域的地震复杂破裂过程依然需要灵活度高的方法来获得多样的断层几何结构,并支持破裂过程反演.本文集中讨论震源研究中的一类灵活度高的方法:多点源模型反演.并结合震源反投影、有限断层模型等方法,分析这些方法在大地震破裂过程反演中的优势互补,提出反投影→多点源→有限断层模型串行的思路.通过上游方法的稳定性获得下游算法的先验约束,最终获得具有高灵活性、高时效性以及高精度的串行反演策略.
岳汉
关键词:地震破裂过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