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崇雨田

作品数:286 被引量:1,23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2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7篇肝炎
  • 89篇病毒
  • 87篇乙型
  • 83篇慢性
  • 72篇乙型肝炎
  • 49篇慢性乙型
  • 4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4篇肝炎病毒
  • 33篇毒性肝炎
  • 32篇肝炎患者
  • 32篇病毒性
  • 32篇病毒性肝炎
  • 25篇肝病
  • 24篇抗病毒
  • 23篇衰竭
  • 22篇细胞
  • 21篇疗效
  • 21篇抗病毒治疗
  • 21篇病毒治疗
  • 16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2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43篇中山医科大学...
  • 15篇中山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深圳市第三人...
  • 3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广州市第八人...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百色市人民医...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269篇崇雨田
  • 63篇高志良
  • 45篇吴元凯
  • 38篇姚集鲁
  • 38篇赵志新
  • 33篇林国莉
  • 32篇李向永
  • 27篇揭育胜
  • 24篇罗瑞虹
  • 21篇林潮双
  • 19篇林炳亮
  • 19篇李新华
  • 18篇谢冬英
  • 18篇张晓红
  • 15篇彭晓谋
  • 14篇谢仕斌
  • 13篇朱建芸
  • 13篇谢俊强
  • 13篇李建国
  • 12篇陈幼明

传媒

  • 23篇广东医学
  • 20篇新医学
  • 16篇中山大学学报...
  • 1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0篇中华传染病杂...
  • 10篇中华实验和临...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中国误诊学杂...
  • 7篇实用肝脏病杂...
  • 6篇中国现代医学...
  • 6篇热带医学杂志
  • 5篇临床荟萃
  • 5篇2007年全...
  • 5篇广东省肝脏病...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中华医院管理...
  • 4篇现代医院
  • 4篇中华临床感染...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4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6
  • 12篇2015
  • 15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19篇2010
  • 7篇2009
  • 13篇2008
  • 29篇2007
  • 19篇2006
  • 16篇2005
  • 9篇2004
2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难点、热点
<正>~~
崇雨田
文献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随访门诊的建立与管理被引量:6
2010年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部分患者可发展至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各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都有共识,对慢性乙肝患者应进行全程监测,及时合理进行干预治疗,尤其是正确使用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能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
揭育胜林国莉吴元凯杨柳青芦翠蓉李向永张秀娟崇雨田高志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随访门诊核苷(酸)类似物慢性乙肝患者原发性肝细胞癌慢性传染病
婴儿胆道阻塞11例内科治疗
2000年
肖作源崇雨田陈奋华董阳深何政贤
关键词:婴儿胆道阻塞内科疗法
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行为被引量:1
2006年
崇雨田彭海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不规范用药核苷类药物用药剂量依从性差
广东地区肝炎患者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测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了解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在不同临床类型肝炎患者中的存在状况。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721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HGVRNA检测。结果发现80例HGVRNA阳性,以非甲、乙、丙、丁或戊型肝炎中阳性率为高;慢性丙型肝炎(HCV)和慢性乙型混合丙型肝炎(HBV+HCV)次之;在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较低。
姚春斓周元平谢冬英崇雨田李刚姚集鲁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聚合酶链反应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对临床病情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出现YMDD变异后对临床病情及病毒量的影响 ,以及YMDD变异与前C区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对 13 5例曾用过拉米夫定治疗后复发的住院病例 ,按检查结果分为两组 ,YMDD变异组 61例 ,未变异组 74例 ,对两组病情诊断、病毒载量、肝功能指标 ,YMDD变异与HBeAg、前C区变异的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YMDD变异与未变异在慢性肝炎 (轻度 )分别为 9.8% ( 6/ 61)与 8.1% ( 6/ 74)、慢性肝炎 (中度 )分别为 44 .3 % ( 2 7/ 61)与 48.6% ( 3 6/ 74)、慢性肝炎 (重度 )分别为 2 6.2 % ( 16/ 61)与 2 9.7% ( 2 2 / 74)、慢性重型肝炎分别为 9.8% ( 6/ 61)与 14 .9%( 11/ 74)、肝硬化分别为 4.9% ( 3 / 61)与 10 .8% ( 8/ 74) ,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病毒载量 <1×10 4copies/ml者分别为 1.6% ( 1/ 16)与 2 0 .3 % ( 15 / 74,P <0 .0 1)、1× 10 4~ 10 6copies/ml者分别为 9.8% ( 6/ 61)与 2 9.7% ( 2 2 /74,P <0 .0 1)、≥ 1× 10 7copies/ml者分别为 88.5 % ( 5 4/ 61)与 5 0 .0 % ( 3 7/ 74,P <0 .0 1)。肝功能 6项指标中ALT、ALB、A/G、TBIL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ST、PTA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5 )。YMDD变异组中HBeAg阳性率 68.9% ( 4 2 / 61) 。
江水清朱建芸崇雨田陈雪娟黄仰甦
关键词:YMDD变异前C区变异病情诊断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ALT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被引量:9
2003年
崇雨田
关键词:隐球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本文对1995年度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8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对策。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5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男性676例,女性177例;年龄为18d~79岁,住院时间1~266d。1.2 诊断标准...
汤寿春张宇锋朱建芸崇雨田俞洪林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
珠三角地区慢性HBV感染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2011年
目的对慢性HBV感染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方法对感染科门诊就医的慢性HBV感染者,自愿在门诊登记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观察对象中未抗病毒治疗的主客观原因。结果 951例(男749例,女202例)患者中未行抗病毒治疗者共424例(男300例,女124例),其中未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319例(75.2%),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105例(24.8%),有指征而未抗病毒治疗的原因分别为:担心对生育影响49例(46.7%),经济困难31例(29.5%),顾虑不良反应或不确定疗程19例(18.1%),依从性差6例(5.7%);按性别比较,女性未抗病毒治疗的比例高于男性(61.4%vs 40.0%,P<0.001)。结论未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是患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原因,而符合治疗指征而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生育困扰、经济困难、对安全性与疗效疗程不确定性的担忧、依从性差。干预策略:长期规范的随访和消除患者的疑虑是提高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的有效措施。
林国莉张秀娟吴元凯陈禄彪杨柳青卢翠蓉崇雨田高志良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随访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和恩替卡韦(ETV)在中等HBV-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154例CHB患者,根据抗病毒药物不同将其分为ADV组52例、LDT组50例、ETV组52例,均为初次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第0、12、24、36、48、72、96、144周的HBV-DNA水平,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各组患者HBV-DNA水平随抗病毒疗程延长而下降,ETV组的HBV-DNA水平从第12周(2.45±0.53)log10IU/ml降至96周(1.97±0.78)log10U/ml,均为各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不可检测率在第12、24、3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存分析累计不可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ETV、ADV、LDT初次治疗中等HBV-DNA载量的CHB患者,均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ALT复常率高,但ETV能更强、更快抑制HBV复制,病毒学突破率低,明显优于LDT、ADV。
黄明星吴元凯时红李新华揭育胜林国莉崇雨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疗效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