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二梅
- 作品数:49 被引量:2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银杏枝条部位和年龄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银杏枝条部位、年龄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叶、茎段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变化与扦插生根的关系。[方法]以50年生银杏树冠上、下部枝条的1、2和3年生位置的茎段为材料截取插穗,500 mg·L-1IBA与纯水对照处理基部60 s,在全光喷雾状态下研究扦插生根情况,并利用HLPC法分析相应部位叶和茎段中NSC含量。[结果]表明:银杏扦插不定根形成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0~4周愈伤形成期、4~6周愈伤膨大期、6~8周不定根开始形成期、8周后不定根伸长;生根部位主要在切口处。树冠上、下部位插穗的生根率未见明显差异,但随着枝龄的增加而明显降低。NSC分析表明:下部叶片NSC组分中多糖和总糖含量明显高于上部的,但茎段NSC的所有组分在上下部均无明显差异;随着枝龄的增加,相应位置叶片NSC各组分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相应茎段NSC组分中葡萄糖、果糖、多糖、总糖、淀粉含量却明显降低,与生根率的变化趋势一致。此外,500 mg·L-1IBA处理并未明显提高生根率,还需进一步优化处理浓度。[结论]银杏树冠上部和下部枝条对不定根形成无影响;未处理枝条的枝龄与生根率呈负相关,而茎段NSC含量与生根率呈正相关;叶片NSC含量对不定根形成影响较小;生根方式以愈伤生根类型为主。该结论将为今后银杏扦插生根及其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 岳剑云杜常健纪敬姚侠妹常二梅江泽平施明达史胜青
- 关键词:银杏扦插不定根枝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天津滨海野生观赏盐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在野外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野生盐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筛选出40多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盐生植物,并对其园林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形式进行深入分析,为滨海的景观建设奠定有利基础。
- 温静张彦广曹磊刘行常二梅
- 关键词:天津滨海
-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栀子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采用水培方式,设置150 mmol/L Na Cl和不同质量浓度(0、25、50、100和200 mg/L)ALA溶液进行组合处理栀子幼苗,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下栀子叶片的光合色素、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量以及保护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溶液处理下的栀子幼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以及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经过一定质量浓度ALA的处理,各生理指标以不同程度地提高,且ALA在25~50 mg/L处理下数值达到最大;同时在一定质量浓度ALA处理下,降低了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且脯氨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提高栀子幼苗渗透调节能力。研究结果显示盐胁迫显著抑制栀子幼苗生长,ALA在25~50 mg/L时能够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栀子幼苗造成的生理伤害,提高其抗盐性,而ALA在100~200 mg/L处理则有可能加剧盐胁迫。
- 姚侠妹张瑞娥偶春刘晓丽王振常二梅
- 关键词:栀子生理特性盐胁迫
- 保定市环城林带群落结构与生态功能研究
- 为了认识保定市环城林带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特征、生态功能特征,通过对保定市环城林带绿地调查,对保定市环城林带绿地现状进行了合理评价,进而为保定市环城林带的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本文对其植物群落结构植物地理区系分类、...
- 常二梅
- 关键词:环城林带物种多样性植物群落结构生态功能
- 文献传递
- 一种古侧柏嫁接方法
-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古侧柏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地径6‑8cm的侧柏苗木为砧木,以古侧柏的2年生枝条为接穗,在6月以腹接的方法进行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夹角为15‑30°。本发明通过对侧柏古树嫁接时间、砧木...
- 常二梅江泽平刘建锋贾子瑞赵秀莲郭伟 董遥
- 不同树龄侧柏接穗光合生理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以不同年龄侧柏母树(5、100、700a)的接穗为试验材料,将其嫁接于大小一致的侧柏幼树上,待成活后,光响应曲线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试图揭示光合物质生产能力与树木衰亡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光响应参数方面,侧柏不同龄段接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依次为3.92μmol CO_2·m^(-2)·s^(-1)(5a)、2.41μmol CO_2·m^(-2)·s^(-1)(100a)和2.18μmol CO_2·m^(-2)·s^(-1)(700a),且5a与700a差异显著(P<0.05);光饱和点(LSP)从低龄到高龄段亦呈下降趋势,但各年龄段间接穗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光补偿点(LCP)差异不显著。2)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3个年龄段接穗在初始荧光(F_o)、最大荧光(F_m)、可变荧光(F_v)、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参数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和PSⅡ潜在活性(F_v/F_o)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3)叶绿素色素含量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综上所述,随年龄增加,树木光合能力下降,进而导致碳供应能力降低可能是树木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倪妍妍常二梅刘建锋江泽平
- 关键词:侧柏叶绿素荧光叶绿素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 一种古侧柏全光照喷雾扦插方法
-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古侧柏全光照喷雾扦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古侧柏的健壮枝条修剪为插穗,扦插至全光照喷雾插盘上的基质上,扦插后以全光照喷雾插盘喷雾浇水;所述全光照喷雾插盘表面距离地面的高度设为55cm。...
- 常二梅江泽平刘建锋贾子瑞赵秀莲刘雪董遥张进李迎超
- 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耐胁迫能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 2023年
- 菌根真菌是多种真菌类群的异质群,与90%以上的植物根有关。外生菌根(ECM)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是天然林的重要组成。菌根化可以促进宿主植物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对宿主植物的定植、生长和抗逆性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其在胁迫下的响应机制对于更好地利用外生菌根真菌—植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外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胁迫能力的机制还不甚了解。文中综述菌根化植物的生长特征、抗胁迫能力以及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表达水平等的研究进展,分析菌根真菌增强宿主植物耐胁迫能力,并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揭示ECM植物抵抗胁迫机制、探索外生菌根真菌—树木联合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 谭灿灿聂稳刘逸夫王亚袁艳超刘建锋常二梅肖文发贾子瑞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宿主植物蛋白质组分析
- 不同树龄侧柏古树扦插过程中的抑制物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树龄侧柏古树在扦插过程中的内源抑制物(如酚酸和类黄酮)对生根的影响,为提高侧柏古树扦插生根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3月份和6月份不同树龄(5、100、300和700年生)侧柏的插穗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的影响,并且测定插穗酚酸、类黄酮物质的含量。比较6月份不同树龄侧柏插穗在扦插生根过程中的酚酸、类黄酮物质对生根过程的影响。筛选去除100年生侧柏插穗抑制物的方法。【结果】(1)侧柏古树(100、300和700年生)的生根率和生根数量显著低于幼年侧柏(5年生)(P<0.05)。(2)3月份100、300和700年生侧柏插穗的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6月份(P<0.05)。随着树龄的增长,插穗的浸提液对白菜籽发芽的抑制作用增强。(3)6月份侧柏插穗的酚酸和类黄酮含量普遍较低。在3月份和6月份,芦丁、水杨酸、没食子酸、香豆酸、阿魏酸的含量随侧柏树龄的增长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在6月份,5、100、300、700年生侧柏的插穗酚酸和类黄酮含量随生根阶段呈增加趋势。(4)0.1%硝酸银溶液处理侧柏古树插穗能促进不定根形成,0.05%高锰酸钾溶液能促进根系发育。【结论】随着侧柏树龄的增长,插穗中酚酸和类黄酮含量的增加对不定根形成产生了抑制作用。然而,通过使用0.1%硝酸银或0.05%高锰酸钾处理,可有效缓解这一抑制,提高侧柏扦插生根率。本文为提高难生根林木扦插生根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魏黔春刘建锋郭伟王鹤智徐健楠晁碧霄常二梅
- 关键词:侧柏古树扦插抑制物
- 侧柏古树抗衰老分子机理研究
- 古树寿命长达几千年仍不见衰老,其生理与分子调控机制如何?成为近年来植物抗衰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而活性氧(ROS)的动态平衡被认为是影响植物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2010年以陕西黄帝陵树龄为20yr和3000yr侧柏(...
- 常二梅
- 关键词:活性氧分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