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文庆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肿瘤
  • 8篇卵巢
  • 7篇卵巢肿瘤
  • 5篇子宫
  • 5篇细胞
  • 4篇子宫内膜
  • 4篇内膜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3篇子宫肿瘤
  • 3篇卵巢癌
  • 3篇恶性
  • 2篇单克隆
  • 2篇杀伤
  • 2篇杀伤细胞
  • 2篇生殖
  • 2篇生殖器
  • 2篇生殖器肿瘤
  • 2篇女性
  • 2篇肿瘤病

机构

  • 13篇中国医科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18篇常文庆
  • 6篇王亚军
  • 5篇何秀琴
  • 4篇魏永和
  • 2篇刘冬娟
  • 2篇杨立新
  • 2篇温放
  • 2篇常玲
  • 2篇方素云
  • 2篇周正任
  • 2篇卜大伟
  • 2篇宋和存
  • 1篇王雅坤
  • 1篇武昕
  • 1篇吴溪
  • 1篇杨晓临
  • 1篇刘凤芝
  • 1篇高兴华
  • 1篇刘民培
  • 1篇高俊峰

传媒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科与产...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卵巢良、恶性肿瘤病人NK活性的变化被引量:3
1993年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约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0%,但其死亡率却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处,因此卵巢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绯徊在20~35%之间。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NK活性变化的研究已在临床开展,对胃癌、肝癌等肿瘤的研究发现:NK活性与肿瘤的良恶性、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复发等均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妇科恶性肿瘤NK活性变化的研究国内报导较少,因此本文围绕卵巢肿瘤的良恶性、病理学类型和复发等与NK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如下探讨。
常玲魏永和吴溪常文庆王亚军周正任杨晓林刘风芝
关键词:卵巢肿瘤杀伤细胞活性
残留卵巢癌58例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残留卵巢癌58例分析何秀琴,常文庆,杨立新王玉霞(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科)(沈阳市于洪区医院妇科)关键词卵巢癌残留卵巢癌即发生在第一次手术后保留的卵巢或部分卵巢组织的癌,本文报道58例残留卵巢癌,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以引起足够重视,合理决定卵...
何秀琴常文庆杨立新王玉霞
关键词:卵巢肿瘤残留癌再手术病理类型
卵巢良、恶性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的变化
1993年
采用改良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查了44例卵巢肿瘤病人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病人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病人及正常人(P<0.01)。另外对20例经手术证实并彻底切除癌灶的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进行了随访,其中6例复发或未控患者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14例临床控制患者(P<0.01)。因此应用该项检查有助于判定卵巢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对估计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常玲魏永和常文庆王亚军周正任杨晓临刘凤芝
关键词:杀伤细胞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癌累及宫颈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1年
子宫内膜癌一旦累及宫颈,其治疗和预后都将发生变化,且术前尚无有效诊断方法.本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36.8%,分段诊刮假阳性率29.8%.术后病理学诊断标准亦欠明确.目前认为,只有术后证实颈管间质受累才能诊断.分段诊刮或颈管脱出物活检可能来自宫腔脱落组织或子宫下段病灶,或颈管内组织受到癌细胞污染,是假阳性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探讨了颈管受累的有关因素,认为病灶大、呈弥漫性生长、恶性程度高的病理类型、低分化及肌层浸润深等易致颈管转移.颈管受累者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有报道认为宫腔镜检查诊断准确性较高,有利于合理治疗.
常文庆何秀琴严力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
Port-A-Cath系统腹腔置入3例报告
1993年
1978年Dedcick等阐明了腹腔内化疗的药代动力学原理,接着又研制出对卵巢癌有较高敏感性的药物CODP。近年Port-A-Cath装置的问世,使腹腔化疗可在长时间内反复进行。
常文庆何秀芹方素云王亚军
关键词:卵巢癌化疗
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人乳头瘤病毒、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测定被引量:4
1998年
外阴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为探讨HPV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外阴尖锐湿疣组织中HPV的6,11,16,18型DNA,HPV的16,18型E6蛋白,p53,bcl...
武昕高兴华常文庆王雅坤
关键词:外阴尖锐湿疣P53基因BCL-2基因
女性外阴的解剖特点与临床
1988年
外阴系指女性生殖器的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之间,前面以耻骨联合、后面以会阴为界。在胚胎发育的初期,外生殖器起源于泌尿生殖窦周边的三个隆起。外阴向女性发育时,生殖结节发育成阴蒂,左右尿道褶成为小阴唇,左右生殖隆突成为大阴唇,泌尿生殖窦形成阴道前庭,泌尿生殖窦上皮向两侧陷入形成前庭大腺。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等部位。一、阴阜:位于耻骨联合的前面,青春期后有肥厚的脂肪沉积和阴毛生长,阴毛成倒三角肜,疏密、粗细、颜色因人或种族而异。亦可因病或体内激素水平的不同而变化。二、大阴唇:为两股内侧的一对皱襞,未育妇女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其外侧面与皮肤相同,有汗腺、皮脂腺及阴毛。内侧表面为复层鳞状上皮,似粘膜常湿润。子宫圆韧带经腹股沟管穿出后止于大阴唇上端。该部可发生阴唇疝或圆韧带囊肿。大阴唇皮下脂肪组织疏松,有丰富血管、淋巴和神经,局部受伤时易引起出血和血肿。
常文庆
关键词:大阴唇小阴唇处女膜女性外阴外阴皮肤
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识别卵巢转移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1996年
应用抗人大肠癌单克隆抗体识别卵巢转移癌的免疫组化研究郭毅,宋和存,常文庆(沈阳第一临床学院妇科,沈阳110001)关键词卵巢肿瘤;转移癌;单克隆抗体卵巢腺癌与结肠腺癌存在共同抗原,Mab-SC13A为用人新鲜大肠癌实体瘤细胞免疫小鼠制备的系列单抗之一...
郭毅宋和存常文庆
关键词:卵巢肿瘤转移癌大肠癌
卵巢癌腹腔穿刺注药的临床应用
1993年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癌之首,虽然近年来细胞减灭术及联合化疗的实施使其5年生存率提高约10%,但仍不尽人意。随着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人们注意到腹腔内用药的新途径。
常文庆何秀琴孟祥凯
关键词:卵巢肿瘤腹腔穿刺药物疗法
结肠癌单克隆抗体SC13A在鉴别卵巢癌系原发抑继发的作用
1997年
作者以可识别人结肠癌相关抗原的单克隆抗体SC13A为探针,对卵巢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进行免疫组化研究(SP法)。试图区别卵巢原发、继发肿瘤间是否存在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探讨其在鉴别卵巢原发与继发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呆是原发恶性卵巢肿瘤的抗原表达率为6%(3/52),与继发性卵巢肿瘤的抗原表达率88%(23/26)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在继发性卵巢肿瘤中,胃肠道源的转移癌其抗原表达率100%(n=23),而来源于生殖道的子宫体转移癌无抗原表达(n=3)。提示卵巢原发肿瘤与胃肠道转移肿瘤间具有不相同的抗原决定簇,并可对鉴别原发与继发性卵巢癌的诊断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宋和存郭毅常文庆刘民培
关键词:卵巢肿瘤单克隆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