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艳
- 作品数:100 被引量:45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伴NPM1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与APL患者的临床、免疫表型和基因分析
- <正>目的:由于NPM1基因突变的AML在临床、基因表达、免疫表型具有独特的特性,2008年WHO的分类中将此类白血病进行了单独分类,纳入重现性遗传学异常AML的暂时类型,是目前最常见的基因异常的AML。文献报道,此类A...
- 刘艳荣袁婷婷阮国瑞秦亚溱江滨江浩江倩主鸿鹄常艳郝乐王亚哲李金兰李玲娣刘开彦黄晓军
- 文献传递
- 初治与复发B-ALL患者免疫表型比较
- <正>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具有快速、灵敏及定量的特点,是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已成为检测微量残留病(MRD)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文献报道复发患者可出现免疫表型的变化,因而影响FCM MRD检测的...
- 刘艳荣常艳程翼飞张乐萍李玲娣王卉付家瑜刘桂兰陈珊珊黄晓军陆道培
- 文献传递
- 相对定量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儿童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和化疗后增生CD10+B细胞
- 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细胞的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但是由于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
- 王卉刘艳荣常艳付家瑜李金兰秦亚溱阮国瑞陈珊珊
- 文献传递
- 4色与8色荧光抗体组合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小残留病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与比较4色和8色荧光抗体组合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的灵敏度。
方法建立一组以CD38/CD138对浆细胞进行设门,同时检测胞膜抗原CD45、CD19、CD56、CD117及胞质轻链cKappa、cLambda的8色抗体组合;6组4色抗体组合中,4组以CD38/CD138设门,分别分析CD45/CD19、CD56/CD117、CD19/CD56胞膜抗原(M1-3)和胞质轻链(C组)表达;MC1-2组分别以CD38/SSC和CD138/SSC设门,同时检测CD19或CD45胞膜抗原和胞质轻链。采用以上组合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73例完全缓解后MM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8色组合识别异常浆细胞(aPCs)和克隆性浆细胞(cPCs)的阳性率均为82.19%,一致率为89.04%(65/73);cPCs中位比例为0.105%,均显示明显的单克隆轻链;敏感度为0.004%。CD38/SSC设门的浆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D38/CD138(P〈0.001)和CD138/SSC(P=0.001)设门。4色组合中C-胞质组MRD阳性率最低,仅为65.75%,明显低于8色组合的82.19%(P=0.024);M2-56/117组检测的aPCs比例最低,为0.09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C1-CD38和MC2-CD138组,以cPCs作为判断标准时MRD阳性率均高于以aPCs为判断标准(P〈0.05),结果一致率分别为68.49%(50/73)和79.45%(58/73)。与8色组合相比,4色组合中MC2-CD138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也较高;其次是M1-45/19组。
结论CD38/CD138设门更准确,反映克隆性的胞质轻链检测较胞膜抗原更敏感,胞膜抗原异常表达并不完全代表为cPCs,建议胞膜抗原和胞质轻链同时检测。有条件者建议选用8色组合,4色组合中建议同时采用M1-45/19和MC2-CD138组合。
- 王亚哲路瑾郝乐常艳贺玲玲黄晓军刘艳荣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
- 实时定量RT-PCR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bcr/abl mRNA水平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简称伊马替尼)治疗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bcr/abl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RQPCR)技术连续监测34例α干扰素治疗无效Ph+CML患者在伊马替尼治疗前后不同时间120份骨髓标本bcr/ablmRNA水平。治疗前骨髓Ph+细胞百分率均≥95%。结果RQPCR的敏感度为10pgRNA,标准品日间差及日内差均<5%。10例伊马替尼治疗前标本中位bcr/ablmRNA水平为5.79%,各例之间差异甚大(0.24%~60.90%)。72份Ph+细胞百分率为0%~94%的治疗后标本bcr/ablmRNA水平与Ph+细胞百分率显著相关(r=0.82,P<0.001)。7例治疗12个月内达到完全遗传学缓解(CCyR)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而迅速降低,可供分析的6例患者治疗3个月时较治疗前下降65.9%~98.8%。达到CCyR后,bcr/ablmR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直至为0。4例治疗12个月后获得显著遗传学缓解患者(Ph+细胞百分率均<35%)bcr/ablmRNA水平缓慢下降,可供分析的3例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bcr/ablmRNA水平分别比治疗前下降2.5%、18.5%及61.6%。5例持续遗传学无效,并且维持在慢性期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1例缓慢下降,2例缓慢上升,2例基本不变。4例治疗中发生急变的患者bcr/ablmRNA水平均逐步升高。
- 秦亚溱阮国瑞刘艳荣李金兰付家瑜王卉常艳江滨江倩江浩丘镜滢陈珊珊陆道培
- 关键词:治疗前MRNA水平伊马替尼细胞
- 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内IL-1受体拮抗剂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为了研究细胞内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ntracellularinterleukin 1receptorantagonist,icIL 1ra)在成人慢性髓性白血病 (chronicmyeloidleukemia ,CML)骨髓细胞不同群体细胞内的表达及意义 ,本研究利用 15种不同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将骨髓细胞分成不同的群体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未治的 ,经STI5 71(signaltransductioninhibitor5 71)或其它药物治疗的CML慢性期 (chronicphase,CP)和加速 急变期 (acceleratedorblasticphase ,AP BP)病人及正常人骨髓不同群细胞中icIL 1ra的表达。结果显示 :①IL 1ra表达于CML病人及正常人所有的有核细胞内 ,但各群细胞的表达量不同 ,以粒细胞表达量最高 ,淋巴细胞表达量最低 ;② 17例未治C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icIL 1ra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 8例正常人组 ;③ 13例骨髓幼稚细胞数大于或等于 10 %的CML AP BP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粒细胞及淋巴细胞icIL 1ra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 4 3例幼稚细胞数小于 5 %或 9例幼稚细胞数为 5 % - 10 %的CML CP病人。结论 :C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与正常人相比icIL 1ra表达降低。icIL 1ra在CML病人骨髓总有核细胞表达量降低可能是CML疾病进展的因素之一。
- 阮国瑞陈珊珊王卉刘艳荣常艳付家瑜李金兰秦亚溱
- 关键词: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 转染反义VEGF cDNA抑制K562细胞裸鼠体内生长和肿瘤内血管生成被引量:16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转染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cDNA对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急变细胞株K5 6 2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利用转染反义 (AS)、正义 (S)VEGF1 2 1 cDNA及空载体 (V ,pcDNA3质粒 )的K5 6 2细胞株 ,观察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及生长情况 ;免疫组化法比较其裸鼠移植瘤微血管密度 (MVD) ;MTT法观察其对骨髓内皮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 转染反义VEGF1 2 1 cDNA的K5 6 2 AS细胞组的瘤块体积小、生长慢于K5 6 2 V组 [(2 0 7.5± 192 .9)mm3 vs (4 45 .0± 15 0 .9)mm3 ,P <0 0 5 ],而K5 6 2 S组瘤块体积大于K5 6 2 V组 [(1174.6± 5 0 8.7)mm3 vs (4 45 .0± 15 0 .9)mm3 ,P <0 .0 1]。K5 6 2 AS组裸鼠体内肿瘤MVD低于K5 6 2 V组 [(11.0± 7.6 ) 0 .72mm2 vs (18.9± 7.0 ) 0 .72mm2 ,P <0 0 5 ],而K5 6 2 S组则高于K5 6 2 V组 [(5 0 .8± 11.7) 0 .72mm2 vs (18.9± 7.0 ) 0 .72mm2 ,P <0 .0 1]。K5 6 2 AS细胞的培养上清刺激骨髓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弱于K5 6 2 V ,而K5 6 2 S细胞的结果相反。结论 转染反义VEGF1 2 1 cDNA抑制K5 6 2细胞裸鼠体内肿瘤生长 ,降低裸鼠瘤块内MVD 。
- 阮国瑞刘艳荣陈珊珊秦亚溱李金兰付家瑜于弘常艳
- 关键词:CDNA血管生成慢性髓系白血病CML
- 利用CD105和CD117建立双参数积分系统在MDS诊断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研究流式积分系统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临床上进行免疫分型检测的130名MDS病人、19例健康对照以及89名病理对照中红系及幼稚细胞的表型,主要包括文献报道的四参数积分系统的4个参数,即髓系祖细胞相关的细胞群百分比、CD34^+细胞中B系祖细胞所占百分比、淋巴细胞与CD34^+髓系祖细胞CD45的比值,以及粒细胞与淋巴细胞SSC峰值比值;红系积分系统中的2个流式参数,即CD71和CD36平均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并进行积分分析。根据本组前期研究结果选取CD117^+CD105^-髓系祖细胞百分比以及CD105^+细胞在CD117^+细胞中的比例,建立双参数积分系统,并与四参数积分系统和红系积分系统进行比较。结果:四参数积分系统和红系积分系统对低危MDS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43.5%和63.0%,特异性分别为87.0%和63.9%。两个积分系统结合后,诊断低危MDS的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62.0%。双参数积分系统诊断低危MDS的敏感性为76.1%,特异性为81.5%。通过与四参数积分系统结合,敏感性增加到78.3%,但特异性减低为71.3%;与红系积分系统结合后,虽然敏感性增加到87.0%,但特异性减低至54.6%。结论:单独利用双参数系统对低危MDS诊断可以取得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郑晨王亚哲袁晓英常艳石红霞赖悦云黄晓军刘艳荣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D105CD117
- 酪氨酸磷酸化抗体PY20对Ph+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测作用
- <正>目的比较酪氨酸磷酸化抗体PY20和常规免疫表型对Ph+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Ph+B—ALL)的预测作用。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4例初诊Ph+B—ALL和Ph-B—ALL病人的免疫表型特点。男性39例,女性...
- 主鸿鹄刘艳荣常艳李金兰秦亚溱王亚哲阮国瑞陈珊珊陆道培
- 文献传递
- 伴髓系和单核细胞分化的NPM1突变阳性和阴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临床、细胞遗传学和基因分析
- <正>目的:文献报道NPM1基因突变阳性的AML(NPM1m+AML)具有广泛的形态学特征,可以见于M0-M6各型。在对无选择的AML患者的分析中,NPM1m+AML患者主要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中,尤其是在M5b中,而在A...
- 刘艳荣江滨秦亚溱阮国瑞江浩江倩常艳郝乐王亚哲李金兰李玲娣袁婷婷黄晓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