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海龙

作品数:34 被引量:14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胁迫
  • 4篇纳米
  • 4篇胞外ATP
  • 3篇阳极氧化铝
  • 3篇幼根
  • 3篇植物
  • 3篇农杆菌
  • 3篇细胞死亡
  • 3篇小麦
  • 3篇纳米线
  • 3篇胞内
  • 3篇ATP
  • 2篇毒性
  • 2篇烟草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三磷酸
  • 2篇三磷酸腺苷
  • 2篇扫描电镜

机构

  • 34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34篇庞海龙
  • 19篇冯汉青
  • 13篇贾凌云
  • 8篇孙坤
  • 6篇王娟娟
  • 3篇胡中爱
  • 2篇赵红晓
  • 2篇尚秀丽
  • 2篇蔡正旺
  • 2篇苏雪
  • 2篇曾家豫
  • 2篇杨玉英
  • 2篇孔超
  • 2篇杨红
  • 1篇吴红英
  • 1篇王一峰
  • 1篇俞诗源
  • 1篇巩红冬
  • 1篇张辉
  • 1篇梁万福

传媒

  • 11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植物研究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替呼吸途径通过降低活性氧水平削弱黄单胞病菌侵染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抑制效应被引量:1
2020年
以"农普"12号菜豆幼苗为材料,采用二甲基硫脲、1,2-二羟基苯-3,5-二磺酸钠、1 mmol/L的水杨基氧肟酸分别抑制H2O2、O2-水平以及交替呼吸途径活性,以探讨在黄单胞病菌侵染下,交替呼吸途径对PSⅡ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机制.结果表明,黄单胞病菌侵染导致菜豆叶片的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光适应下PSⅡ的最大和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和Y(Ⅱ)]、化学淬灭系数(qP)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水平下降;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活性氧以及交替呼吸途径容量增加.交替呼吸途径的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的施加造成了Fv/Fm、(Fv)’/(Fm)’、Y(Ⅱ)、qP、ETR的进一步下降,同时也导致NPQ的进一步增加.活性氧的淬灭剂能够有效削弱黄单胞病菌侵染所造成的Fv/Fm、(Fv)’/(Fm)’、Y(Ⅱ)、qP、ETR的下降以及NPQ的上升.水杨基氧肟酸的施加也导致黄单胞病菌侵染叶片中活性氧含量的进一步上升.表明黄单胞病菌侵染造成了植物PSⅡ光化学活性的抑制和活性氧水平的上升,且活性氧的上升是PSⅡ光化学活性受抑制的重要原因;交替呼吸途径能够通过降低活性氧水平削弱黄单胞病菌侵染对PSⅡ光化学活性的抑制效应.
谢佳佳张牡丹庞海龙贾凌云李欣冯汉青
关键词:病原菌侵染菜豆活性氧
国产藜科14种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中国产藜科(Chenopodiaceae)5族10属14种植物的种子形态和种皮微形态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14种藜科植物的种子多为卵形和圆形,少数为双凸镜形;种皮表面都具有网状纹饰,包括浅网纹、负网纹和穴状网纹。种皮可分为膜质和壳质2类,其中,膜质型种皮表面不光滑,除网状纹饰外,还有瘤状或褶皱状等纹饰,网眼无规则,纹饰排列无序,猪毛菜族(Salsoleae C.A.Mey.)的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 Turcz.ex Litv.)及樟味藜族(Camphorosmeae Moq.)的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全翅地肤(K.krylovii Litv.)、黑翅地肤(K.melanoptera Bunge)、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Fisch.et Mey.)O.Kuntze〕、钩刺雾冰藜〔B.hyssopifolia(Pall.)O.Kuntze〕、樟味藜(Camphorosma monspeliaca L.)、兜藜(Panderia turkestanica Iljin.)和棉藜(Kirilowia eriantha Bunge)均属此类;壳质型种皮表面近光滑,网眼规则,排列整齐有序,少数为不规则浅穴,网脊平而不明显或凹陷,滨藜族(Atripliceae C.A.Mey.)的滨藜〔Atriplex patens(Litv.)Iljin.〕、碱蓬族(Suaedeae Reich.)的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C.A.Mey.)Bunge〕、纵翅碱蓬〔S.pterantha(Kar.et Kir.)Bunge〕和异子蓬(Borszczowia aralocaspica Bunge)以及藜族(Chenopodieae C.A.Mey.)的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均属此类。各族之间种皮微形态结构也有一定的区别。根据种皮微形态,地肤属(Kochia Roth)与雾冰藜属(Bassia All.)的关系较近,属的界限和部分种类的亲缘关系需要进一步界定。藜科植物种皮表面大部分凹凸不平,这种结构可能与荒漠干旱生境下吸收和保留水分有关。
陈明忠陈明忠孙坤张明理庞海龙
关键词:藜科种皮微形态
多壁碳纳米管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学效应及对1,2,4-三氯苯毒性的缓解被引量:5
2020年
研究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CNTs;1 g/L)对水稻幼苗生理学反应的影响是否具粒子尺寸依赖效应,并在受试外径范围内筛选出对水稻幼苗生理学反应无不良影响的MWCNTs,探究其在培养基质中的存在能否有效缓解1,2,4-三氯苯(TCB)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学胁迫作用.结果显示:将水稻幼苗暴露于不同外径MWCNTs(<8 nm,20-30 nm,>50 nm)的悬浮液中培养10 d后,与对照相比,<8 nm或20-30 nm MWCNTs处理抑制了水稻幼苗的生长,降低了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叶片光系统II(PS II)光化学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而根系超氧阴离子(O2^·-)积累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上升.相较<8 nm MWCNTs处理,20-30 nm MWCNTs处理对幼苗上述不良影响有所减轻.然而,>50 nm MWCNTs处理则显著优化了幼苗的生长,维持了根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平衡,并且提高了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非TCB处理条件下,添加外源MWCNTs(>50 nm,1g/L)显著提高了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与单独TCB(40 mg/L)处理相比,TCB(40 mg/L)+MWCNTs(>50 nm,1 g/L)复合处理显著缓解了TCB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学胁迫作用.上述结果表明,MWCNTs对水稻幼苗的生理效应具有粒子尺寸依赖性,且外径>50 nm的MWCNTs在培养基质中的存在能够显著缓解TCB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学胁迫作用.
赛闹汪青曹佳鑫庞海龙石珍珍冯汉青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水稻幼苗氧化胁迫叶绿素荧光
低温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对小麦幼根生长及氧化压力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以小麦幼根为材料,采用化学抑制剂法,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根生长及氧化压力的调节作用,探讨了交替呼吸途径在植物低温耐受机理中的角色.结果表明,低温降低了小麦幼根的生长,增加了小麦幼根的氧化压力,并导致明显的细胞死亡.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温增加了小麦幼根交替呼吸途径的水平.用二甲基硫脲(过氧化氢消除剂,DMTU)处理可降低低温胁迫下小麦幼根的氧化压力,并减缓了低温对小麦幼根生长和细胞死亡的影响.用1mmol·L-1水杨基氧肟酸(交替氧化酶专一性抑制剂,SHAM)处理进一步加剧了低温下小麦幼根的氧化压力和根的生长抑制,也进一步提升了低温下细胞的死亡程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通过增加氧化压力抑制小麦幼根的生长,并导致了幼根的细胞死亡;而低温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的上升有可能通过降低氧化压力而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幼根的上述不利影响.
冯汉青赵玲庞海龙贾凌云
关键词:细胞死亡低温胁迫
羟基磷灰石粉体及其多孔体的制备和结构表征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以Ca(NO3)2.4H2O和(NH4)2HPO4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并用浸渍法制备了多孔羟基磷灰石.采用IR、XRD、SEM、解剖镜观察等方法对羟基磷灰石粉体和多孔羟基磷灰石的组成、晶粒形貌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硬度高,比表面积增大,贯穿性良好,含有大量的OH-和PO43-基团,可作为固定化酶的载体.
曾家豫杨海棠孔维宝郑群葸玉琴庞海龙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多孔羟基磷灰石固定化酶载体
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教学整合探索被引量:1
2016年
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出发,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教学整合实践的探索和反思,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对生物显微技术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分析制约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因素。
庞海龙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
非生物胁迫对烟草悬浮细胞胞内和胞外AT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以烟草悬浮细胞BY-2(Nicotiana tabacum ‘Bright Yellow-2’)为材料,研究了NaCl、PEG(6000)、低温3种非生物胁迫对细胞内ATP(intracellular ATP,iATP)和细胞外ATP(extracellular ATP,eATP)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50~200 mmol·L^(-1)NaCl处理导致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加(P<0.05),100和200 mmol·L^(-1)NaCl处理时iATP和eATP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PEG质量浓度的增加(50、100、200 g·L^(-1)),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和eATP水平逐渐增加,其中在200 g·L^(-1)PEG处理时eATP水平显著增加至对照的3.4倍(P<0.05),而iATP水平则在200 g·L^(-1)PEG处理时显著降低至对照的0.5倍(P<0.05)。0~10℃低温处理后,烟草悬浮细胞膜通透性和iATP水平呈不同程度增加,其中0℃处理时iATP水平增加至对照的1.9倍,而eATP水平在10℃时显著下降至对照的0.8倍(P<0.05)。上述结果表明,虽然植物的iATP是eATP的来源,但在非生物胁迫下iATP不是影响eATP水平变化的唯一因素,细胞运输ATP等因素可能也影响着eATP的水平。
李丽王馨张悦婧贾凌云庞海龙冯汉青
关键词:胞外ATP细胞膜通透性
铜胁迫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毒性与凹凸棒黏土的缓解作用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究黄芪幼苗对铜离子(Cu^2+胁迫的耐性机理以及凹凸棒黏土对Cu^2+污染的缓解作用,研究了不同浓度CuSO4(2~20mmol/L)胁迫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毒性与凹凸棒黏土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2mmol/LCuSO4胁迫使得根系Cu^2+含量、H2O2(过氧化氢)含量、MDA(丙二醛)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上升1.82倍、1.04倍、2.14倍.CuSO4胁迫浓度达8mmol/L时,根系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根尖膜损伤程度和叶片Cu^2+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上升1.13倍、1.12倍和2.62倍;同时,叶片PSⅡ(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22.88%、24.44%、21.49%和28.31%,而NPQ和qN(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则较对照分别显著上升2.35倍和1.58倍.根系POD(过氧化物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8mmol/LCuSO4处理下达到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CuSO4浓度为15~20mmol/L时,根系APX活性和叶片光适应下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幼苗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较对照显著下降.在非CuSO4胁迫条件下,基质中凹凸棒黏土的存在使得幼苗根系MDA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15.93%,但未对其它所测生理学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在20mmol/L CuSO4胁迫条件下,基质中凹凸棒黏土的存在使得幼苗根系和叶片中Cu^2+含量分别显著下降30.78%和23.12%;同时显著缓解了20mmol/L CuSO4胁迫对根系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质过氧化程度、根尖膜损伤程度、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不良影响,以及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质中凹凸棒黏土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幼苗组织中Cu^2+的生物有效性,继而缓解CuSO4胁迫对黄芪幼苗的生理学毒性作用.
赛闹汪青冉瑞兰张牡丹曹佳鑫冯汉青庞海龙贾凌云
关键词:铜离子凹凸棒黏土
呼吸链影响光化学反应过程中细胞外ATP调控作用的研究
2022年
细胞外ATP(eATP)是调节植物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分子.文中以野生型(WT)和eATP受体缺失突变(dorn-1)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呼吸链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SHAM)影响植物光化学反应过程中eATP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SHAM能够显著降低交替呼吸途径的容量.在WT叶片中,SHAM处理能够引起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_(ET))、光化学猝灭(q_(p))和PSⅡ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的显著降低,同时使得非光化学猝灭(Q_(NP))和PSⅡ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显著上升;而在dorn-1叶片中,SHAM对Y(Ⅱ),R_(ET),qp,Q_(NP),Y(NPQ)和Y(NO)均无显著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对WT叶片添加外源ATP可显著缓解SHAM所导致的Y(Ⅱ),R_(ET)和q_(p)的下降及Y(NPQ)的上升,而对DORN1叶片添加外源ATP则无类似效应.以上结果表明,eATP可通过受体蛋白DORN1对呼吸链抑制引起的光化学活性的下降进行调控.
冯汉青王建荷张悦婧李颖庞海龙
关键词:拟南芥细胞外ATP
胞外ATP对壳聚糖诱导的ROS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以烟草BY-2悬浮细胞为材料,探讨了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20μg·mL^(-1)壳聚糖处理导致了烟草悬浮细胞细胞内ROS水平逐渐增加;壳聚糖也导致了PAL活性的增加,其活性在15μg·mL^(-1)壳聚糖处理下达到峰值,此后有所降低。10~40μmol·L^(-1)外源ATP处理未引起烟草悬浮细胞内ROS水平和PAL活性的显著变化。细胞外ATP水平则随壳聚糖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细胞外ATP对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和PAL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外源施加20μmol·L^(-1)ATP可以有效降低壳聚糖诱导的烟草悬浮细胞ROS水平上升,同时外源ATP也明显减缓了壳聚糖所诱导的PAL活性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细胞外ATP水平能够影响壳聚糖引起的ROS水平和PAL活性的变化。
杨德丽王娟娟庞海龙孙坤冯汉青
关键词:壳聚糖胞外ATPROSPAL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