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丽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8篇内障
  • 18篇白内障
  • 14篇年龄
  • 13篇年龄相关
  • 13篇年龄相关性
  • 11篇单核
  • 11篇单核苷酸
  • 11篇多态
  • 11篇年龄相关性白...
  • 11篇核苷
  • 11篇核苷酸
  • 10篇单核苷酸多态
  • 10篇单核苷酸多态...
  • 10篇多态性
  • 8篇晶状体
  • 7篇细胞
  • 7篇患病
  • 7篇患病率
  • 7篇基因
  • 6篇上皮

机构

  • 46篇南通大学
  • 2篇无锡市人民医...
  • 2篇阜宁县人民医...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作者

  • 46篇康丽华
  • 43篇管怀进
  • 23篇张国伟
  • 21篇杨梅
  • 15篇张俊芳
  • 12篇秦柏
  • 8篇胡楠
  • 7篇朱蓉嵘
  • 6篇向菁
  • 5篇杨铃
  • 4篇张沐
  • 4篇施健
  • 3篇陈佳
  • 3篇王惠芬
  • 3篇陆宏
  • 3篇季敏
  • 3篇顾珊珊
  • 2篇姚勇
  • 2篇石海红
  • 2篇周婧

传媒

  • 11篇眼科新进展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江苏医药
  • 3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毛甾醇合酶及羊毛甾醇在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分布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已有研究证实与羊毛甾醇结构相似的三萜类化合物对于全身多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近年来发现羊毛甾醇合酶(LSS)及羊毛甾醇对白内障具有治疗作用,但羊毛甾醇及其抑制剂与其他眼病的关系尚不清楚。了解羊毛甾醇在眼组织中的分布有助于阐明其与眼病的关系。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中LSS及羊毛甾醇的表达及分布,为相关眼科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SPF级雄性SD大鼠15只,采用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法处死实验大鼠,立即摘取眼球,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RT)-PCR法检测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LSS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对LSS在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检测羊毛甾醇在正常大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的含量。结果 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大鼠视网膜中无LSS蛋白表达,LSS蛋白在晶状体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为0.43±0.05,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0.2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P〈0.01)。RT-PCR结果显示,正常大鼠视网膜中无LSS mRNA表达,大鼠角膜和晶状体组织中LSS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1±0.04,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0.29±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P〈0.01)。免疫荧光化学法结果表明,LSS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层角膜细胞的细胞质以及晶状体上皮细胞和浅皮质层细胞,而视网膜组织中未检测到LSS表达,且视网膜中LSS与NeuN标记的神经元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标记的Müller细胞无共表达。LC-MS检测显示,正常大鼠视网膜中未检测到羊毛甾醇,大鼠晶状体中含羊毛甾醇为(24.37±2.91)ng/mg,明显高于角膜组织中的(5.31±0.58)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3,P〈0.01)。结论 LSS及羊毛甾�
康丽华沈心悦杨梅张国伟张俊芳秦柏杨铃胡楠管怀进
关键词:角膜晶状体视网膜SD大鼠
基于江苏省阜宁县社区人群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江苏省阜宁县社区50 岁及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由调查队人员对目标人群进行视力和眼部的检查,包括应用裂隙灯进行眼前段及小瞳孔下直接检验镜进行眼底检查,采用全国...
杨梅朱嵘蓉康丽华张国伟管怀进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影响因素
ATR基因3'UT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康丽华张国伟杨梅邹茜向菁胡楠管怀进
ZNF644、GRM6和CTNN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江苏汉族人群ZNF644、GRM6和CTNND2基因与高度近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无亲缘关系的114例高度近视患者(双眼眼轴长度≥26 mm)和132例健康对照个体(双眼眼轴长度均在22.0 ~24.0 mm).样本来源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本研究通过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应用TaqMan MGB荧光探针方法检测ZNF644、GRM6和CTNND2基因14个位点单核甘酸多态性(SNP).Stata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有差异.结果 ZNF644-rs358695在病例组中稀有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41.2%,低于对照组中的5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提示等位基因A为保护基因.ZNF644-rs358693在显性模型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ZNF644-rs358695在隐性模型中,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ZNF644的ACCG单倍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单体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GRM6和CTNND2基因的9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ZNF644基因突变与高度近视存在关联,提示ZNF644基因在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王惠芬杨梅苏舒康丽华朱蓉嵘施健管怀进
关键词:高度近视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内障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白内障是全球最常见的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出现阐述了白内障可能的发病机制,推动了白内障基础研究的进展,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目前表观遗传学调节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白内障是由表观遗传学与基因改变共同引起,一些晶状体蛋白及氧化损伤基因的甲基化及乙酰化修饰会导致白内障的形成。另外,也有研究证实了非编码RNA参与了白内障的形成和发展。然而白内障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并不迅速。因此,有必要分析表观遗传学在白内障研究中的作用。本文就白内障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作一简述。
管怀进康丽华
关键词:白内障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
一种用于白内障手术的角膜润湿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白内障手术的角膜润湿设备,本发明涉及眼科手术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机械臂机构,所述机械臂机构的末端活动设置有执行臂机构,执行臂机构的末端设置有眼睑扩张机构,以及固定在眼睑扩张机构下表...
康丽华张国伟朱曦管怀进季敏
BLM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应激中的作用
向菁康丽华邹茜管怀进
LSS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关系
邹茜康丽华向菁管怀进
PPARγ激动剂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PPARγ 激动剂匹格列酮(pioglitazone,Pio)对Müller 细胞激活及其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从而了解Pio 视网膜神经元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第二代原代培养的大鼠Müller 细胞分为六组,对...
胡楠张少华张苏康丽华张国伟
关键词:PPARΓ匹格列酮MULLER细胞视网膜神经元
CtBP2regulates TGFβ2-induc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via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lens epithelial cells
张国伟康丽华管怀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