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利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血性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医生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英文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刺治疗
  • 1篇中国医生
  • 1篇溶栓
  • 1篇失败后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胰腺炎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糖皮质

机构

  • 5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张小利
  • 5篇李静
  • 4篇袁文明
  • 3篇张鸣明
  • 2篇徐琳
  • 2篇艾昌林
  • 1篇何俐
  • 1篇刘雪梅
  • 1篇张冬萍
  • 1篇王莉
  • 1篇李幼平
  • 1篇何林
  • 1篇刘关键

传媒

  • 3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皮质激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预防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issue 4,2006)、Medline(1966~2007.1)、EMBASE(1986~2007.1)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7.1),手检消化内科相关杂志(2006.7~2007.1)和参考文献,纳入糖皮质激素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人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文献评价。应用RevMan4.2.8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11,95%CI 0.89~1.39)。亚组分析显示两组术后轻中度和重度胰腺炎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轻中度RR=1.17,95%CI 0.91~1.51;重度RR=1.79,95%CI 0.69~4.65;纳入4篇文献)。两组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1.24,95%CI 0.91~1.67;纳入3篇文献)。排除3篇中止试验后的Meta分析同样显示两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3,95%CI 0.44~1.20)。结论当前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不能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的研究来揭示糖皮质激素与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关系。
袁文明李静徐琳张小利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胰腺炎META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6年2期),MEDLINE(1966~2006.7)、EMBASE(1984~2006.7)、CNKI(1994~2006.7)、CBMdisc(1980~2006.7),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手工检索《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8种杂志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人独立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8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补救性PCI与传统疗法比较,补救性PCI组病死率低于传统疗法组[RR=0.64,95%CI(0.41~0.98)];补救性PCI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高于传统疗法组[RR=4.39,95%CI(1.14~16.87);RR=2.79,95%CI(1.55~5.02)]。(2)再溶栓与传统疗法比较:再溶栓组血管再通率高于传统疗法组[RR=2.92,95%CI(1.75~4.85)]。(3)补救性PCI与再溶栓比较:补救性PCI组血运重建率低于再溶栓组[RR=0.57,95%CI(0.34~0.95)];补救性PCI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再溶栓组[RR=2.15,95%CI(1.27~3.63)]。(4)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与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溶栓失败后的治疗方法,除补救性PCI较传统疗法能降低病死率外,其余疗法尚无确切证据支持哪种更有效,且存在出血的并发症,因此还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方案。
张小利李静艾昌林袁文明何林张冬萍
关键词:补救性PCI心肌梗死溶栓
研究结果的表述方式是否会影响治疗决策
2007年
目的在循证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正确理解临床研究中疗效指标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相同临床研究结果的不同表述方式对研究生选择和推荐治疗措施的影响,从而了解已经过“临床科研设计”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对疗效指标的理解。方法将同一系统评价的结果采用4种疗效指标表述,设计问卷对参与“临床科研设计”课程考试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发出和收回问卷342份,排除4份未回答所有结果的问卷,有效问卷338份。结果显示,研究生选择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R)与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相对危险度降低率(RRR)与NNT、试验组和对照组未发生事件率的差异(EFP)与NNT间的分值差异和治疗推荐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RR、RRR与EF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79名研究生选择4种疗效指标得分的极差大于4分。结论经过“临床科研设计”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在理解疗效指标意义上仍然存在问题。因此,课堂教学应加强对临床研究结果的不同表述方式和相关指标临床意义的讲解。
李静艾昌林张鸣明袁文明徐琳张小利刘关键李幼平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临床科研设计
中国医生对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理解的问卷调查(英文)被引量:23
2006年
目的调查中国医生对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困难与态度。方法采用自拟调查表对来自中国25省市、5所大学医院、20所医院的1088名医生(70%为内科医生,22%为外科医生, 8%为妇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共有780名医生返回调查表,仅有488名完成调查表。27%的困难为医生缺乏时间,15%为向患者表达不确定性,13%为患者缺乏医学知识难以交流,12%为捉摸患者的偏好,9%为与患者建立起稳定关系。结论患者增加参与治疗决策力面的知识可促使医生端正对患者参与治疗决策的态度。
张鸣明李静张小利刘雪梅王莉何俐Andrew Herxheimer
关键词:问卷中国医生
采用CONSORT和STRICTA评价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被引量:22
2006年
目的探讨采用CONSORT和STRICTA标准评价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5年第4期)、PubMed(1980~2005.12)、EMbase(1984~2005.12)、CNKI(1994~2005.12)、CBMdisc(1980~2005.12)和VIP(1989~2005.12)6个数据库。文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手工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74篇文献。根据CONSORT条目,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报告中,54篇(72.97%)描述了各组的基线情况和临床特征;26篇(35.14%)提及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其中4篇(5.41%)提及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分配序列;仅有6篇(8.11%)分配方案隐藏充分,其中5篇采用密封不透光的信封,1篇采用中心随机分组;8篇(10.81%)采用盲法的文献中5篇采用双盲;4篇(5.41%)提及样本含量的计算,多数文献样本含量较小;仅5篇(6.76%)文献采用意向治疗(ITT)分析法。根据STRICTA,4篇(5.41%)文献提及用针数目;有35篇(47.30%)提及针具型号,只有26篇(35.14%)提及针刺深度;6篇文献(8.11%)报告了治疗师的资历,其中仅有1篇(1.35%)提及医师的临床实践时间,没有1篇提及治疗师的训练时间。结论目前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报告质量普遍较低。今后应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疗法进行规范报告。
张小利李静张鸣明袁文明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疗法CONSORTSTRICT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