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胜

作品数:24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静脉
  • 9篇血管
  • 8篇血液
  • 8篇血液透析
  • 7篇动静脉
  • 7篇血管成像
  • 7篇血管造影
  • 7篇造影
  • 7篇静脉瘘
  • 6篇动静脉瘘
  • 6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5篇动静脉内
  • 5篇动静脉内瘘
  • 5篇血液透析前
  • 5篇数字减影
  • 5篇数字减影血管...
  • 5篇透析前
  • 5篇内瘘
  • 5篇静脉内

机构

  • 21篇江苏省中西医...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市迈皋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绍兴第二医院
  • 1篇昆山市第三人...

作者

  • 23篇张小胜
  • 12篇黄德健
  • 9篇彭飞
  • 6篇张韡
  • 2篇杨渭川
  • 1篇唐立钧
  • 1篇李宁
  • 1篇彭飞
  • 1篇方立明
  • 1篇施海彬
  • 1篇顾建平
  • 1篇宋进华
  • 1篇刘光元
  • 1篇盖丰丰
  • 1篇熊中奎
  • 1篇彭萍
  • 1篇陈琦
  • 1篇王勋
  • 1篇陈晟
  • 1篇胡泳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全国第十三次...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与影像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与X线影像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30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影像学资料。结果30例中小肠低位梗阻22例,小肠高位梗阻1例,结肠梗阻7例;在CT检查后均能明确梗阻点及病因:肠道肿瘤5例,粘连13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3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中医诊断肠梗阻分型为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脏腑失调型。结论影像检查在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中,能基本明确梗阻点,对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张韡李宁张小胜
关键词:肠梗阻中医证候影像学检查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精准化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对比剂剂量精准化在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可疑冠心病病例,根据体重指数(BMI)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不同剂量对比剂注射方案并应用Test-Bolus法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观察两组间血管强化效果差异。结果:两组在冠状动脉开口水平(ascending aorta,AA)、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右侧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和左旋支(left circumflex,LCX)近段的血管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增强效果无差别(P>0.05)。低体重组、标准体重组平均对比剂剂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时,可以根据患者体重指数优化设计对比剂注射方案,减少对比剂的使用量,从而有效减少碘制剂对受检者的危害。
彭飞施海彬唐立钧黄德健张小胜
关键词: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
64层螺旋CT 30ml对比剂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使用30 ml对比剂在肺动脉成像中的成功率及获取良好肺动脉图像的关键。方法搜集42例使用30 ml对比剂进行肺动脉成像患者的图像资料,31例通过预试验法,11例通过智能阈值触发技术,对图像进行评分和测量左右上叶前段和下叶前基底段肺动静脉CT值差值。结果两种不同方法确定的肺动脉峰值时间,对比剂预试验法较对比剂智能阈值触发技术更准确,获得的图像优秀率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阈值触发技术两下叶肺动脉与伴行肺静脉CT值差值较预试验法缩小(P<0.01,P<0.05),其图像良好率高于预试验法(P<0.05)。对于不能配合扫描的患者使用对比剂预试验法两次扫描峰值时间不一致,易造成不合格图像;影响肺动脉成像的其他因素,包括对比剂浓度、流率、总量、放置留置针部位、后注入生理盐水总量、扫描前屏气等。重组肺动脉选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尤其旋转法最大密度投影能显示肺动脉分支的全景且图像数少,但须注意层厚、窗宽、窗位对病变显示的影响。结论 64层螺旋CT采用预试验法和智能阈值触发技术中以30 ml对比剂进行肺动脉成像检查,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峰值时间测定,可获取高成功率及满意的肺动脉图像。因智能阈值触发技术法样本量较小,结果评价尚有一定局限,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观察。
张小胜彭飞黄德健
关键词:肺动脉成像
两种不同螺距扫描对头颈血管减影CTA成像影响的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螺距扫描对头颈血管减影CT血管造影(CTA)成像中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从而在不同头颈血管病变中选择合适的螺距进行扫描。方法搜集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46例患者头颈血管减影CTA影像资料,按照螺距分成A、B两组各23例,A组扫描螺距为0.984,B组扫描螺距为0.516,对A、B两组中颈部动脉、颅底较大动脉及颅内动脉分支图像行主、客观分析,对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采用主观分析进行评分,客观分析包括测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大脑前动脉分支CT值、本底噪声、信噪比,并统计辐射剂量。结果 A、B组两种螺距扫描在颈部动脉及颅底较大动脉的主观评分、图像信噪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CT值均>300 Hu,其接近或处于血管成像合适的CT值范围,对成像不构成影响。A、B两组扫描对颈部动脉、颅底较大动脉解剖结构显示及颅底骨质去除影响差异不大;颅内动脉分支主观评分、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图像均优于A组图像,其显示颅内动脉分支更多、更细小、管壁更光整。A组扫描的辐射剂量明显少于B组(P<0.01)。结论对于病变位于颈部或颅底较大血管处可使用0.984的螺距接受较少辐射剂量获得满意的减影CTA图像;对于怀疑颅内较小血管病变可使用0.516的螺距获得高质量的减影CTA图像,但须接受较多的辐射剂量。
张小胜彭飞黄德健
关键词:螺距
CT血管成像在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肿胀手综合征的CT血管造影表现及其在肿胀手综合征临床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18例维持血液透析肿胀手综合征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并根据CT血管造影结果明确静脉病变部位、长度、程度、范围,采用球囊扩张成形术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总结其发病部位、影响因素。结果 18例CT血管成像诊断:头臂静脉狭窄6例,头臂静脉闭塞4例,贵要静脉完全闭塞1例,锁骨下静脉支架内血栓6例,上腔静脉与心房入口处狭窄1例。除1例曾行同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外,有颈内静脉置管史患者(12例)内瘘术后发生肿胀手综合征的时间明显早于无置管史患者(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27.4)个月vs(38.5±27.9)个月,P<0.05;采用自然对数转换呈正态后行成组t检验]。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结果,15例成功,术后狭窄静脉血管通畅,侧支循环消失;2例成形术失败后行血管支架植入术,术后血流通畅;1例因静脉闭塞时间长达3个月以上,介入治疗失败,改行股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维持血透治疗。结论肿胀手综合征主要病因是中心静脉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中心静脉置管者更易发生中心静脉病变,肿胀手综合征症状出现更早。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中心静脉狭窄、闭塞的程度及部位,可为临床治疗,特别是介入治疗提供很有价值的帮助。
杨书平张小胜
关键词:血液透析CT血管造影中心静脉置管介入治疗
急性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CT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具有完整资料的急性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的表现。结果CT表现为局限性或贯通全长的细条状或宽带状高密度影,16例表现细长柳叶状高密度影,7例表现细绳索状高密度影,内缘紧贴硬脑膜侧呈平直状,外缘呈弧形或波浪状。结论大脑镰旁硬膜下血肿CT征象颇具特征,CT能够作出正确诊断,但须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镰旁钙化等相鉴别。
夏顺明张小胜杨渭川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急性大脑镰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护理干预对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行冠脉CT检查,年龄在35~78岁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干预组35例,对照组常规操作,干预组在检查前、中、后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恐惧状态,分析心理、生理指标及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组焦虑恐惧症状、血压及心率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成像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冠脉CT检查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保持心率、血压的平稳,提高呼吸屏气的配合度,提高检查质量。
彭萍张韡张小胜
关键词:64排CT冠脉成像
常见PACS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
2010年
1引言 随着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PACS)在国内各大、中型医疗机构日益普及。PACS由于其特殊性,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正常医疗活动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和研究。
张韡张小胜黄德健
关键词:PACS系统信息技术
CTA在血液透析患者上肢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上肢动静脉内瘘(AVF)功能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及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62例因上肢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行CTA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分析患者透析通路特征及CTA检查结果。结果:162例CTA检查共见狭窄病变290处,其中局限性狭窄172处(59.31%),节段性狭窄118处(40.69%)。上肢AVF位于前臂的138例患者中共见260处狭窄病变,其中近吻合口动脉狭窄17处(6.54%),吻合口狭窄47处(18.08%),近吻合口静脉狭窄132处(50.77%),流出道狭窄64处(24.62%);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介于3~5cm共47处(18.08%),5~10cm共14处(5.38%),>10cm共3处(1.15%)。上肢AVF位于上臂的24例患者中共见30处狭窄病变,其中近吻合口狭窄20处(66.67%),流出道狭窄10处(33.33);吻合口与狭窄远心端距离介于3~5cm共3处(10.00%),5~10cm共7处(23.33%)。血管狭窄程度25%~50%34例(20.99%),50%~75%84例(51.85%),>75%44例(27.16%)。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行CTA检查,可对上肢AVF功能不良的内瘘血管狭窄数量、部位及程度进行准确评估,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陈晟张小胜王勋陈琦朱永洁
关键词:CT血管成像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上肢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脂垂炎的临床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肠脂垂炎(Acute epiploic appendagitis,AEA)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对该病发病机制的探索。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7月~2018年12月急性肠脂垂炎患者资料22例,完善相关的人体学指标,并按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分为4组(轻体重、健康体重、超重、肥胖),所有患者行中下腹CT扫描,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密度、大小、边缘及邻近脂肪组织等表现。结果本组22例患者病灶均位于结肠前外侧壁,9例位于盲肠,7例位于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4例位于降结肠,1例位于乙状结肠,1例位于结肠肝曲,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典型的“环征”,中央卵圆形脂肪密度,边缘环形软组织密度,周围脂肪密度增高;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随着BMI指数增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结论急性肠脂垂炎在MSCT上表现为典型的“环征”,结合相关的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体重,能够达到方便、快捷的诊断。
李大鹏夏顺明徐萍熊中奎张小胜
关键词:多平面重建CT腹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